二战时,日军编制是怎样的?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的常设的编制包括师,旅,联队,中队以及两个临时编队和支队。
军队根据战略需要由几个师组成,没有固定的编制。分离更加灵活。通常,从一个旅到一个或两个步兵旅,出于某种战术目的,临时从单位中建立了支队。支队通常以指挥官的名字命名。例如,在台儿庄战役中的支队以第33步兵团为骨干,有四个半旅的步兵,但它加强了大炮和野炮的第10联队,临时野战炮兵中队,临时组成的山地炮兵大队,野战重型火炮第二联队归功于一个旅和一半的联队,中国火炮联队第三大队除了战车中队和工程单位等等。
总的来说,步兵不止是一个旅,但炮兵不止是一个师。坂本支队是台儿庄战役中的另一个主角,由六个步兵旅和三个炮兵中队组成。与支队相比,它的步兵更多,炮兵更少。在太原战役中,利迪支队的情况更糟,只有两个步兵中队。此外,每支机枪,步兵和装甲车中队都得到了加强,只有一支左右的队伍。因此,一支队伍的人数从一万多人到数千人不等。由于该部门是临时组织,因此自然机构不是固定的。
在台儿庄战役中,第10师第8旅第39联队第1旅第1旅加强了这支队,其兵力增加了1个。 战役中,迪克师还加强了两个步兵中队。在抗日战争中,日本陆军旅的记录很少。主要原因是日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与我军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而且,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日军始终掌握了主动权,其中大多数是由进攻发起的。方舟子,即使情况不利,他也可以在友好部队的配合下及时撤退。台儿庄就是一个例子。因此,在抗日战争时期重建一支日军很容易,但歼灭的情况却很少。
2024-11-22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