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临终赐死皇三子弘时,为何让乾隆稳坐皇位60年?
因为按照“立长立嫡”的原则,弘时作为乾隆弘历的哥哥,应当继承皇位。因此,如果弘历继承皇位,弘时就是重要的绊脚石。弘时死后,为乾隆继承皇位扫清了道路。
弘时是雍正第三个儿子,母亲是齐妃,齐妃在雍正尚未继承皇位时就嫁入王府,被册封为侧福晋,雍正继位后,被封为齐妃,在后宫中地位尊贵,雍正对其也很看重,对弘时也比较溺爱。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就养成了弘时骄纵任性、放荡不羁的性格。由于雍正的大儿子、二儿子先后夭折,因此,弘时虽然排序第三,但实际上就是“皇长子”。随着弘时逐渐长大成人,对皇位觊觎之心也日渐滋生膨胀。
雍正由于自己在继位时亲身经历了“九龙夺嫡”、兄弟骨肉相残的惨剧,因此,对立储君之事非常谨慎。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杜绝围绕皇位引发的皇室内部倾轧和一系列纷争,在皇位继承问题上,雍正建立了秘密立储制度,即生前不再公布储君继承人,也不再立皇太子,直至君王薨逝后再宣布遗诏。
雍正秘密立储时,弘时作为皇长子已经长大成人,而作为皇四子的弘历仍是幼童,按照“立长”的历史惯例,弘时应当毫无疑问是储君人选。但是从秘密立储后的一系列迹象看,弘历才是雍正心中真正的储君人选。当时正值康熙祭日,按照惯例举朝要举行祭典,当时雍正政务繁忙,竟然指定由9岁的弘历代替自己出席祭典。
这件事释放出的政治信号对弘时是致命的打击,导致雍正父子关系逐渐恶化,弘时放纵率直的个性使其对雍正的不满根本无法掩饰。随着第二次康熙皇帝祭典再次命弘历出席,弘时对储君之位的梦想彻底破灭,弘时与雍正的矛盾日趋激烈。
公元1727年,雍正揪住弘时的一个错误,将其削除宗籍,后将其过继给雍正的异母弟允禩,并将其从皇室玉蝶中除名,雍正对弘时的严厉打击最终使弘时抑郁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