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丰县的民风民俗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东丰农民画艺术来源于满族民间,农民画是满族习俗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民画的内容和形式大多受满族习俗活动或习俗心里的影响。东丰县的历史仅有百余年,但历史文化基础还很深厚,在四千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儿生息繁衍,历史上有满族、蒙古族的游牧文化,有朝鲜族的稻耕文化,有关内移民带来悠久的民间艺术,这些构成了东丰县的宝贵的文化基础。东丰农民画家立足家乡沃土,承袭了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以古老的民间美术形式来表现现代民风民俗,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美学特征。
一、满族习俗:东丰农民画的创作源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决条件是,首先应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相比,它应当拥有更加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及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国人口90%以上是农民阶层,中国农民画是民族文化的奇葩,农民画不仅是精神活动的产物,同时又是农民文化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农民画所起到的功能不仅仅是精神的审美功能,同时又具有民俗的文化功能。农民画的学术研究取向不仅是文化现象和艺术形态的研究,同时又是作为生活习俗的内容研究。对农民画研究要包括对历史的发生、发展、演变做细致的考察,也包括对农民画的基本概念、性质、内涵、范畴、审美造型观念等基本原理规律的探讨研究。
民俗是一个地区和民族长期形成的社会风尚和民众习惯的合称。东丰农民画家更多地受到满族民俗的影响,这种满族民俗博大精深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激励着农民画家的创作热情,从而创作出特点鲜明内涵丰富的表现满族习俗的作品。表现满族风俗习惯的作品和北方农村生活的元素随处可见,如:大火炕、小火盆、宰年猪、打打糕、吃火锅、冬捕、采参、养鹿、训海东青、萨满祭祀、婚俗、萨满舞、太平鼓、满族秧歌、满族旗袍、枕头顶、赶庙会、端午节、满族剪纸、皮影戏等。
东丰农民画在县委、县文化馆的组织与辅导下,随着作者群体的不断扩大,大批农民画家脱颖而出。以李俊敏、李俊杰、刘丹的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带头人为主,他们引领东丰农民画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东丰农民画家立足于民族艺术,植根于民间,在绘画手法上,吸取了满族民间剪纸、刺绣等艺术特点,在题材上涉猎满族民间的优秀故事、传奇、典故、习俗等,农民画家创作的作品富有浓郁的民俗乡土气息。农民画家李俊敏创作的《关东三怪》三联画,是典型的满族习俗的代表作品,表现东北“三大怪”的风俗的绘画形式很多,有年画、连环画、剪纸、泥塑等。但用农民画的表现形式创作“三大怪”题材,在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上是创新的,内容与形式也是和谐统一的,洋溢着关东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和浓郁的满族风情。
农民画家李俊敏表现第一怪“窗户纸糊在外”的画面是:整个画面的地子是深色的褐色,寓意着是北方的黑土地,人物塑造是典型的北方满族妇女装扮,她正在屋外贴窗户纸的场面。服饰中图案和色彩更多吸收了民间年画的元素,人物侧面形象的五官吸收了民间皮影的造型。背景用满族嬷嬷人剪纸作为画面的装饰,整个画面给人以鲜明的满族习俗特色。
农民画家李俊敏表现第二怪“养个孩子吊起来”的画面是:人物塑造是典型的北方满族儿童形象,小姑娘胖胖的小圆脸梳着二个小翘辫子,穿着小肚兜上面的是青蛙图案,寓意着呱呱来财,悠车上挂着一个大葫芦,葫芦谐音福禄,葫芦与它的茎叶一起被称为子孙万代人丁兴旺,寓意着家族世世荣昌。妈妈在操持家务,不时推荡摇车儿,唱着催眠小调。整个画面给人以一种回归自然的满族习俗特色。
农民画家李俊敏表现第三怪“十七八的大姑娘叨着个大烟袋” 的画面是:人物塑造是典型的北方大姑娘的装扮,梳着大辫子穿着马蹄袖的大红袄衫,大姑娘坐在火炕上,叼着大烟袋盘翘的双腿,服饰中图案和色彩更多吸收了满族枕头顶图案和西部布堆画的元素。背景用满族嬷嬷人剪纸作为画面的装饰,但与前二幅的嬷嬷人的造型和图案装饰有所不同,整个画面给人以造型稚拙、色彩艳丽、气氛热烈的特点。李俊敏农民画作品《关东三怪》以朴素情怀、崇敬心情,以物喻物的表达方式,揭示出对满族习俗的深刻领悟,并从习俗中发现生活感悟和人生真谛。所以他的画充满生活激情,充满了原始的野性率真,散发着纯朴、亲切、诱人的乡土气息。他的画没有粉饰没有矫揉造作,始终保持着纯朴本真的天性,拙朴童稚的构图形式,高亢热烈的色彩效果,健康真实的满族习俗,感情纯朴的生活内容。农民画《关东三怪》以优美的形式美感滋养着农民情怀,这一作品是农民所喜闻乐见的,农民在欣赏的同时能得到精神上的释放和审美的享受。满族习俗是农民画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著名画家石鲁对农民画有过这样的评论:“农民画最大的特点,是富有极强的创造性,我酷爱它们。”
二、东丰农民画:古老民间美术与现代满族习俗的完美结合
农民画艺术来源于民间习俗,农民画是习俗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民画的内容和形式大多受习俗活动或习俗心里的影响。农民画其中包含了强烈的习俗观念,而且是习俗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习俗又对农民画有制约性,农民画是以习俗活动为主体的表现形式,从而具有一定的依附性和局限性。
东丰农民画家立足家乡沃土,承袭了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以古老的民间美术形式来表现现代民风民俗,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关东满族习俗传说的“百怪”都可以作为农民画的创作素材,如:晚上睡觉头朝外,身穿皮袄毛朝外,腰里扎个大腰带,绑上乌拉跑得快,烟俗婚俗搅一块,家家都有篱笆寨,狗拉爬犁跑得快,烟筒安在房子外,索伦杆子竖起来。再如:喇叭一响,啥事不想。秧歌一扭,愁事没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这些习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火辣热烈、俏皮幽默,是东北满族劳动人民创作的宝贵的财富,也是农民画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新时期以来的农民画尽力突破民间美术固定的艺术观念和程式语言,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性感情的张扬,形成了有普遍审美价值的新的艺术形式。农民画还扬弃了民间美术的保守性、因袭性,从而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灵动的艺术取向,无条条框框的束缚,更具开放性、完美性、象征性、随意性、意向性等特征。农民画家大多还受到地域习俗和民间艺术的积淀影响,他们通过对生活和事物的感受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其造型虽稚拙、手法虽简单,但感情却是在创作时情不自禁的自然流露,因而少了几分匠气,多了几分帅真气。农民艺术家一般总是在其艺术创作中追求着一定的目的、意图,遵循一定的原则的。但是什么是这种目的、意图和原则呢?因世界观的不同、审美理想不同,便有创作精神不同的回答。
由于农民画特殊的存在形式,研究它没有更多所依靠的文献典籍,所以要求研究人员必须走出书斋,深入乡间田野进行考察、调研、交谈、访问等。通过考察调研对农民画获得了新的认识,并深入直接地贴近和感受农民画家的创作经历、心灵感受、艺术成长道路,从而会得出对农民画创新的观点和结论。实际上采访农民画家,他们大多数人说不出创作农民画更多的理论依据,这就需要采访者要具备一定的美术专业理论基础和对农民画艺术的界定能力,农民画家不具备院校培养出来的画家的专业素描、色彩基本功,如果你用院校的创作思路去指导农民画,去写农民画的评论文章,农民画家会产生茫然和甚至误导农民画创作,历史已经有过这样的教训。但是一个受过学院教育而天赋一般的人的特点在于:他虽然学得了一些带有使用目的的技法,但却失去了聆听内在共鸣的能力。这样的人虽然会画几幅“正确”的图画,但是这些图画都毫无生气。在造型艺术中,最理想的形态,是那种不太逼真,但又与画家要表达的观念相同构的意象。把思维与感觉统一起来的桥梁或媒介,就是意象。但作为“画”的意象,总是扑捉被描绘事物或事件的突出性质,加以再现。农民画中就有这种意象因素突现。农民画作品所反映的内容并无什么重大的现实意义,但它对线条、色彩、图案、节奏等等的处理、配置和结构却能给人以一种悦人的美感。相反,有些绘画作品所反映的内容虽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往往只停留在现象的记录上,绘画所使用的物质材料本身的形式美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因而成为缺乏艺术价值的平庸之作。
三、哲学思考:东丰农民画中勾画出的满族民俗
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述东丰农民画,表现满族习俗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及精神价值。农民画作为民间美术,它和其他美术种类一样,属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它的思维方式具有一般美术种类的形象思维特征,但它又有相对于形象思维的混沌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农民画作为民间美术而特有的,也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强烈表现,才使农民画具有鲜明特征。这种思维方式不是完全对立的,它们往往相铺相成,表现出一种辩证的对立统一的哲学规律。
用哲学的思考勾画出农民画中的满族习俗,不仅仅停留在农民画的表象描述的圈子里打转,以往研究农民画大多处在资料的收集、事迹报道的层面上,没有把作品与民族习俗中的本体形式、文化内涵、美学本质加以更深的研究和探讨,更没有借助有关学科如:社会学、民俗学、美学、哲学、人类学等来补充农民画民间美术理论不足的状况。农民画不能只是注重本体的自律性的研究,还要联系结合相关学科进行多角度交叉互补的研究,充分体现当代新学科所应该具有的多元融通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构建农民画的理论基础和框架。
农民画对中国传统美学的贡献还体现在色彩的运用上,在色彩上讲究热烈、大红大绿,讲究跳跃对比和色彩对抗,以复杂多样的色彩反映单纯物象,打破了中国传统绘画“重墨轻彩”,认为“色过三种谓之脏”的成规,不但画出的画不脏,而且以反传统为基调建立了自己的色彩观,被受众与研究者接受,成为农民画审美的重要特征。农民画在运用色彩时并不是根据色彩是否忠实于自然,而是根据对某幅特殊的画面需要而定。他们不仅使用那些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形式,在选择自己的表现手段时,应享有绝对的自由,不受解剖学或任何其它事物的限制。这种精神自由和生活中的自由一样,都是必不可少的。新的时期人们生活和生存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随之而来的社会竞争的压力、道德伦理的异化、自然环境遭到破坏都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精神与思想的负累,这种精神上的压抑往往是物质无法弥补的。这时社会就需要欢乐的、热烈的、积极向上的、对美好事物追求的艺术,去弥补人们心灵上的平衡和社会安定的效用。农民画的独特形式风格、构图饱满、色彩强烈明快、感情纯朴健康,农民画正好符合当前社会人们的心理需要。
用农民画这一独特的形式来表现满族习俗,把满族的文化遗产通过农民画的形式传承后人,从而引起国内外美术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的瞩目。向辽宁鞍山岫岩满族农民画学习创作经验,逐渐形成吉林省满族农民画乡的美誉。这对于吉林省的农民画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将起到一定的作用。要对东丰农民画的经典作品进行分析论证,怎样画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独特价值的艺术。理论工作者要长期跟踪某位农民画家,及时地给予他们理论的支撑。还要对农民画出现的不合乎艺术规律的“打造”,片面地把农民画的产业利润追求最大化等现象,指出利弊加强管理。扬弃那些没有文化内涵“变了味”的农民画作品,这样农民画家才不至于走弯路。才能承担起推进文明及繁荣自身的重要使命,才能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并画出具有农民画鲜明特色的作品。
东丰农民画要想向世界文化领域进军,只有创作出具有民族气派和中国精神的力鼎之作,才能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甚至被研究推广被借鉴宣传。努力把东丰农民画转化为文化产品,这将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也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不难设想,影响世界的大师级画家也有可能产生于民间,因此,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如果产生不出对世界有影响的文化经典和文化大师,就不能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更不能称其为世界文化强国。
一、满族习俗:东丰农民画的创作源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决条件是,首先应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相比,它应当拥有更加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及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国人口90%以上是农民阶层,中国农民画是民族文化的奇葩,农民画不仅是精神活动的产物,同时又是农民文化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农民画所起到的功能不仅仅是精神的审美功能,同时又具有民俗的文化功能。农民画的学术研究取向不仅是文化现象和艺术形态的研究,同时又是作为生活习俗的内容研究。对农民画研究要包括对历史的发生、发展、演变做细致的考察,也包括对农民画的基本概念、性质、内涵、范畴、审美造型观念等基本原理规律的探讨研究。
民俗是一个地区和民族长期形成的社会风尚和民众习惯的合称。东丰农民画家更多地受到满族民俗的影响,这种满族民俗博大精深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激励着农民画家的创作热情,从而创作出特点鲜明内涵丰富的表现满族习俗的作品。表现满族风俗习惯的作品和北方农村生活的元素随处可见,如:大火炕、小火盆、宰年猪、打打糕、吃火锅、冬捕、采参、养鹿、训海东青、萨满祭祀、婚俗、萨满舞、太平鼓、满族秧歌、满族旗袍、枕头顶、赶庙会、端午节、满族剪纸、皮影戏等。
东丰农民画在县委、县文化馆的组织与辅导下,随着作者群体的不断扩大,大批农民画家脱颖而出。以李俊敏、李俊杰、刘丹的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带头人为主,他们引领东丰农民画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东丰农民画家立足于民族艺术,植根于民间,在绘画手法上,吸取了满族民间剪纸、刺绣等艺术特点,在题材上涉猎满族民间的优秀故事、传奇、典故、习俗等,农民画家创作的作品富有浓郁的民俗乡土气息。农民画家李俊敏创作的《关东三怪》三联画,是典型的满族习俗的代表作品,表现东北“三大怪”的风俗的绘画形式很多,有年画、连环画、剪纸、泥塑等。但用农民画的表现形式创作“三大怪”题材,在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上是创新的,内容与形式也是和谐统一的,洋溢着关东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和浓郁的满族风情。
农民画家李俊敏表现第一怪“窗户纸糊在外”的画面是:整个画面的地子是深色的褐色,寓意着是北方的黑土地,人物塑造是典型的北方满族妇女装扮,她正在屋外贴窗户纸的场面。服饰中图案和色彩更多吸收了民间年画的元素,人物侧面形象的五官吸收了民间皮影的造型。背景用满族嬷嬷人剪纸作为画面的装饰,整个画面给人以鲜明的满族习俗特色。
农民画家李俊敏表现第二怪“养个孩子吊起来”的画面是:人物塑造是典型的北方满族儿童形象,小姑娘胖胖的小圆脸梳着二个小翘辫子,穿着小肚兜上面的是青蛙图案,寓意着呱呱来财,悠车上挂着一个大葫芦,葫芦谐音福禄,葫芦与它的茎叶一起被称为子孙万代人丁兴旺,寓意着家族世世荣昌。妈妈在操持家务,不时推荡摇车儿,唱着催眠小调。整个画面给人以一种回归自然的满族习俗特色。
农民画家李俊敏表现第三怪“十七八的大姑娘叨着个大烟袋” 的画面是:人物塑造是典型的北方大姑娘的装扮,梳着大辫子穿着马蹄袖的大红袄衫,大姑娘坐在火炕上,叼着大烟袋盘翘的双腿,服饰中图案和色彩更多吸收了满族枕头顶图案和西部布堆画的元素。背景用满族嬷嬷人剪纸作为画面的装饰,但与前二幅的嬷嬷人的造型和图案装饰有所不同,整个画面给人以造型稚拙、色彩艳丽、气氛热烈的特点。李俊敏农民画作品《关东三怪》以朴素情怀、崇敬心情,以物喻物的表达方式,揭示出对满族习俗的深刻领悟,并从习俗中发现生活感悟和人生真谛。所以他的画充满生活激情,充满了原始的野性率真,散发着纯朴、亲切、诱人的乡土气息。他的画没有粉饰没有矫揉造作,始终保持着纯朴本真的天性,拙朴童稚的构图形式,高亢热烈的色彩效果,健康真实的满族习俗,感情纯朴的生活内容。农民画《关东三怪》以优美的形式美感滋养着农民情怀,这一作品是农民所喜闻乐见的,农民在欣赏的同时能得到精神上的释放和审美的享受。满族习俗是农民画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著名画家石鲁对农民画有过这样的评论:“农民画最大的特点,是富有极强的创造性,我酷爱它们。”
二、东丰农民画:古老民间美术与现代满族习俗的完美结合
农民画艺术来源于民间习俗,农民画是习俗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民画的内容和形式大多受习俗活动或习俗心里的影响。农民画其中包含了强烈的习俗观念,而且是习俗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习俗又对农民画有制约性,农民画是以习俗活动为主体的表现形式,从而具有一定的依附性和局限性。
东丰农民画家立足家乡沃土,承袭了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以古老的民间美术形式来表现现代民风民俗,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关东满族习俗传说的“百怪”都可以作为农民画的创作素材,如:晚上睡觉头朝外,身穿皮袄毛朝外,腰里扎个大腰带,绑上乌拉跑得快,烟俗婚俗搅一块,家家都有篱笆寨,狗拉爬犁跑得快,烟筒安在房子外,索伦杆子竖起来。再如:喇叭一响,啥事不想。秧歌一扭,愁事没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这些习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火辣热烈、俏皮幽默,是东北满族劳动人民创作的宝贵的财富,也是农民画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新时期以来的农民画尽力突破民间美术固定的艺术观念和程式语言,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性感情的张扬,形成了有普遍审美价值的新的艺术形式。农民画还扬弃了民间美术的保守性、因袭性,从而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灵动的艺术取向,无条条框框的束缚,更具开放性、完美性、象征性、随意性、意向性等特征。农民画家大多还受到地域习俗和民间艺术的积淀影响,他们通过对生活和事物的感受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其造型虽稚拙、手法虽简单,但感情却是在创作时情不自禁的自然流露,因而少了几分匠气,多了几分帅真气。农民艺术家一般总是在其艺术创作中追求着一定的目的、意图,遵循一定的原则的。但是什么是这种目的、意图和原则呢?因世界观的不同、审美理想不同,便有创作精神不同的回答。
由于农民画特殊的存在形式,研究它没有更多所依靠的文献典籍,所以要求研究人员必须走出书斋,深入乡间田野进行考察、调研、交谈、访问等。通过考察调研对农民画获得了新的认识,并深入直接地贴近和感受农民画家的创作经历、心灵感受、艺术成长道路,从而会得出对农民画创新的观点和结论。实际上采访农民画家,他们大多数人说不出创作农民画更多的理论依据,这就需要采访者要具备一定的美术专业理论基础和对农民画艺术的界定能力,农民画家不具备院校培养出来的画家的专业素描、色彩基本功,如果你用院校的创作思路去指导农民画,去写农民画的评论文章,农民画家会产生茫然和甚至误导农民画创作,历史已经有过这样的教训。但是一个受过学院教育而天赋一般的人的特点在于:他虽然学得了一些带有使用目的的技法,但却失去了聆听内在共鸣的能力。这样的人虽然会画几幅“正确”的图画,但是这些图画都毫无生气。在造型艺术中,最理想的形态,是那种不太逼真,但又与画家要表达的观念相同构的意象。把思维与感觉统一起来的桥梁或媒介,就是意象。但作为“画”的意象,总是扑捉被描绘事物或事件的突出性质,加以再现。农民画中就有这种意象因素突现。农民画作品所反映的内容并无什么重大的现实意义,但它对线条、色彩、图案、节奏等等的处理、配置和结构却能给人以一种悦人的美感。相反,有些绘画作品所反映的内容虽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往往只停留在现象的记录上,绘画所使用的物质材料本身的形式美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因而成为缺乏艺术价值的平庸之作。
三、哲学思考:东丰农民画中勾画出的满族民俗
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述东丰农民画,表现满族习俗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及精神价值。农民画作为民间美术,它和其他美术种类一样,属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它的思维方式具有一般美术种类的形象思维特征,但它又有相对于形象思维的混沌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农民画作为民间美术而特有的,也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强烈表现,才使农民画具有鲜明特征。这种思维方式不是完全对立的,它们往往相铺相成,表现出一种辩证的对立统一的哲学规律。
用哲学的思考勾画出农民画中的满族习俗,不仅仅停留在农民画的表象描述的圈子里打转,以往研究农民画大多处在资料的收集、事迹报道的层面上,没有把作品与民族习俗中的本体形式、文化内涵、美学本质加以更深的研究和探讨,更没有借助有关学科如:社会学、民俗学、美学、哲学、人类学等来补充农民画民间美术理论不足的状况。农民画不能只是注重本体的自律性的研究,还要联系结合相关学科进行多角度交叉互补的研究,充分体现当代新学科所应该具有的多元融通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构建农民画的理论基础和框架。
农民画对中国传统美学的贡献还体现在色彩的运用上,在色彩上讲究热烈、大红大绿,讲究跳跃对比和色彩对抗,以复杂多样的色彩反映单纯物象,打破了中国传统绘画“重墨轻彩”,认为“色过三种谓之脏”的成规,不但画出的画不脏,而且以反传统为基调建立了自己的色彩观,被受众与研究者接受,成为农民画审美的重要特征。农民画在运用色彩时并不是根据色彩是否忠实于自然,而是根据对某幅特殊的画面需要而定。他们不仅使用那些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形式,在选择自己的表现手段时,应享有绝对的自由,不受解剖学或任何其它事物的限制。这种精神自由和生活中的自由一样,都是必不可少的。新的时期人们生活和生存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随之而来的社会竞争的压力、道德伦理的异化、自然环境遭到破坏都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精神与思想的负累,这种精神上的压抑往往是物质无法弥补的。这时社会就需要欢乐的、热烈的、积极向上的、对美好事物追求的艺术,去弥补人们心灵上的平衡和社会安定的效用。农民画的独特形式风格、构图饱满、色彩强烈明快、感情纯朴健康,农民画正好符合当前社会人们的心理需要。
用农民画这一独特的形式来表现满族习俗,把满族的文化遗产通过农民画的形式传承后人,从而引起国内外美术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的瞩目。向辽宁鞍山岫岩满族农民画学习创作经验,逐渐形成吉林省满族农民画乡的美誉。这对于吉林省的农民画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将起到一定的作用。要对东丰农民画的经典作品进行分析论证,怎样画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独特价值的艺术。理论工作者要长期跟踪某位农民画家,及时地给予他们理论的支撑。还要对农民画出现的不合乎艺术规律的“打造”,片面地把农民画的产业利润追求最大化等现象,指出利弊加强管理。扬弃那些没有文化内涵“变了味”的农民画作品,这样农民画家才不至于走弯路。才能承担起推进文明及繁荣自身的重要使命,才能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并画出具有农民画鲜明特色的作品。
东丰农民画要想向世界文化领域进军,只有创作出具有民族气派和中国精神的力鼎之作,才能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甚至被研究推广被借鉴宣传。努力把东丰农民画转化为文化产品,这将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也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不难设想,影响世界的大师级画家也有可能产生于民间,因此,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如果产生不出对世界有影响的文化经典和文化大师,就不能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更不能称其为世界文化强国。
展开全部
1.素净大方的基诺族穿着
基诺族的衣裙,用本民族特意纺织的衣裳布与裙子布缝制,衣裙上的花纹图案,在织布时就作过了巧妙安排,凡是可织出来的图案均在织布时织在布上。因此,布料有上衣布和裙子布之分,一般不可混用。传统的服装,以白色和黑色为基本色调,因纺织工艺落后,所织棉布缺乏紧密、光滑之感,近似麻布。基诺族酷爱刺绣花纹图案,无认男装女装都爱用横、直彩条和几何形图案装饰。男子上衣是无领、无扣的对襟衫,用织有纵横交错的彩色条格白布缝制。上衣的胸部以上部分强有彩色条格,横向彩条色彩斑斓,极为显眼。衣服背部****乡中有一个6寸见方的图案,四周配有放射性线条,开如一朵葵花。但又有太阳放光之状。基诺语称这一图案为“波罗阿波”,有太阳花与月亮花之意。衣襟边沿、袖根部、肘部和袖口等部位,都镶有数道术为显眼的横向彩条。白底上衣,被特意织上的图案和红、黄、蓝、黑相间的彩条装饰成一件色彩鲜明的花衣。
男裤为阔裆肥裤管白裤,裤脚边沿同样镶有横向红、黑、白三色相间彩条。宽大的裤腰两侧各开一道3寸长的口子,缝有一块四方形黑布。白裤在腹前打折,用缀有彩色缨穗的腰带扎系于腰部。男子头上蓄有三撮长发,用1米多长的黑色头巾包头。小腿上缠有裹脚布。男子衣服厚实宽松,穿在身上,增强了男人的壮实、强悍英姿。女子用织有彩条,再加绣图案的布片束胸。上衣色调多为青色、黑色、无领、对襟,着意用红、黄、黑、白彩色横条装饰衣襟边沿和衣袖手旁观。但凡女子,老幼均系长及膝盖,上端白、下端黑的开合围裙,裙沿上镶红条作饰,于腹前开合系于腰间。成年女子头戴织有纵向彩条的尖顶三角形白布帽,两侧帽角下垂披于肩头,额头部位的帽沿外翻,开若一保尖顶白色筲箕扣在后脑勺上。未婚女好挽发于脑后,已婚妇女挽发于胶额上方。女子着装,简朴中透出素雅,使基诺族姑娘显得楚楚动人。
基诺族服装的鲜明特点是用彩条装饰袖管和衣襟边沿及后背。人们以彩条饰衣,据说与天上彩虹有关。民间传说,古时候,有一对基诺族男女死相恋难分难舍。一个穷凶极恶的富家公子见那姑娘美丽无比,顿生歹意,用计抢走姑娘,逼其成婚。姑娘不从,被打得遍体鳞伤,死去活来。她的恋人历尽万苦千辛,救出姑娘。俩人逃离虎口不处,富家公子带人追来,年轻伙子腿中数箭,倒在地上。大灾临头多时,天空中出现了几道彩虹缠住这对恋人,放出七彩光芒逼退了富家公子,一对恋人在彩虹环绕之中腾空而起,升上空中……。因此后人在缝制衣服时,便用彩条暗寓彩虹,以求吉祥免灾。
2.昆明民风民俗
昆明是一个多民族汇集的城市,世居26个民族,形成聚居村或混居村街的有汉、彝、回、白、苗、哈尼、壮、傣、僳僳等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既相互影响,融汇贯通,同时又保持各自的民族传统,延续着许多独特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生活在昆明地区的各民族同胞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民风纯朴,无论是其待人接物的礼仪、风味独特的饮食、绚丽多彩的服饰,还是风格各异的民居建筑、妙趣横生的婚嫁,都能使人感 受到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众多的民族节日中,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绕三灵”,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踩花山”,僳僳族的“刀杆节”等久负盛名,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每逢节日,各民族群众都会穿上自己手工刺绣染制的民族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举行摔跤、斗牛、对歌等活动。按照岁时节令,农历三月初三的西山调子盛会、正月初九的金殿踏春、九九重阳的螺峰登高、中秋之夜的大观赏月等许多习俗在民间十分流行。
昆明地方文艺种类繁多,滇剧、花灯、昆曲、民歌小调以及少数民族剧种、民间叙事长诗、民间传说等,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和传颂,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3. 布依族的家教 家教,是老一辈对晚辈传教自己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方式,也可称家训。布依族认为:“家教不严;祸害子孙。”
布依族人民礼貌好客、俭朴恭谦、尊老爱幼、扶善治恶,是老一辈严于律己的身教和苦口婆心的言教培育出来的。布依老人常自勉:“族旺家兴全靠人,树大叶茂全靠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布依人入学读书的极少,从生到死,都是生活在家族的范围内。所以,布依族的家庭是终其子女一生的教育基地,家教是终身的教育方式。
布依族的家教,从幼年时代就开始抓起。“小小不扳,大了压弯”、“不教不说,观世堕落”,这是老人告诫年轻父母的话。年轻父母总是按老一辈传下来的行为规范,以慈爱的态度尽量用身教让孩子潜移默化,不让孩子染上骄、懒、贪的坏习。他们教育儿童.“担子要捆紧,做事要懂礼”、“憨人不读书,读书人不憨”、“灵人争时间,憨人混光阴”、“廊糖水滴旧窝,后辈跟着前辈学。”
老年人对年轻人的教育,重在如何做人。如:“好吃莫多吃,伶言莫说尽”、“父母留浅吃浅,不要抢人吃;父母留深吃深,不要坑人吃”、“相交要直言直语,做事要礼仪在先”、“寨邻有难多帮衬,自家天塌众人撑”、“正道之财不嫌多,不义之财莫沾摸”、“憨人要多顾,灵人可少助”等等。
传统的布依族家庭实行家长制,年最老者为长。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人家很多,给家教提供了土壤和条件。对布依族中在外做事或当官的人,老人的告诫语言有:“为官宦要识文化,做官要碴王法”、“河清能见底,官清能见心”、“当官不知足,目间百姓哭”。……
布依族有着世世代代的家教传统。新娘出嫁时,其母要唱《临嫁训女》教育新娘“……天上老天是大家的天,父母是自家的天,好吃的东西要留给公婆,你不留人家说你木懂礼。……”
布依族老人病危临终时,寨中有名望的长者要替代病危老人向其子女唱《遗训歌》。训诫后人对老人的遗产“弟兄互相分……姊妹互相分,心窄不要吵架,心恨也不要打架,免得在老人面前丢脸,也免得在朋友面前丢脸。”
大家庭生活,常使晚辈亲眼目睹老人的所做所为,家长常以身作则,为下一代树立榜样。老人的失误,又常要求下一进行弥补。这种不断完善的家教,利族利民,利国利家,世造就出大批优秀的布依儿女——罗平县****乡小德江村的李齐,从小受布依族家教的影响,勤劳纯朴,见义勇为。40年初曾带领青年向土豪劣绅进行清算斗争。加入游击队和党组织后,承担后勤工作,走村串寨,筹粮筹款。部队外出开辟新区时,他往往在部队未到达目的地之前就做好了安排部队食宿的准备,多年如一日,任劳任怨。李家齐不幸身陷魔掌后,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坚强勇敢,最后被敌人割舌、剥皮、抽筋,壮烈牺牲。表现了一个布依族共产党员的高尚气节。
历任罗平县第八、九、十届副县长的布依族女儿熊秀芬,一生廉洁自律,生活简朴,工作认真,平易近人。当副县长时,分管干部人事工作,而爱人却是农民。熊虽对其丈夫情感甚深,但并没有因为自己手中有权而给丈夫安排工作。临终前,县上的几位负责人请她提出个人的要求。她只要求她死后,丧事一切从简。又问及她的丈夫、儿女需不需要什么照顾时,熊副县长沉默了一会,才回答:“我爱人是个老好人,在农村习惯了,勤脚快手的。县政府招待所杂事多,经常找临时工。在招待所忙的时节,请让他优先来招待所当当临时工吧。”
布依族的家教,是我国宝贵的道德遗产之一。当官者如能熟悉并接受一些布依族的家训,可免于陷下腐败罪恶的泥坑;为民者如能熟悉并接受一些布依族的家训,能使自己变成一个文明、善良的人。
4.苗族民俗风情
苗族先民于秦汉时聚居在“五溪”地区,即今湘西、黔东等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历史久远,其先民可能是古代三南的一部分。一说渊源于殷周时代的“鬃”人。秦汉时主要居住在湘西、黔东一带,包括在“长沙、武陵变’或“五溪蛮”的名称之中,以后逐渐迁徙,散布在西南各地山区。还有认为是和远古的“九黎”有关。四川、贵州、湖南的苗族至今把蚩尤当做自己的祖先。传说蚩尤是“九黎”之君,在5000年前,九黎部落与黄帝部落冲突,败而退出黄河下游,占据长江中、下游。逐渐形成“三苗”。公元前2世纪后,苗族先民大部分已迁至湘、鄂、川、黔等地。海南的苗族是十六世纪从广西去的士兵。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970,000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
云南苗族人口90.7万,占中国苗族人口的12.2%。主要聚居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昭通地区以及武定、禄劝等县。苗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以能歌善舞著称,苗族民歌尤其丰富,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或5月5日花山节(即踩花山),青年男女欢聚一起踩鼓,跳芦笙舞,对歌抒情,寻求配偶,同时举行爬花杆、斗占比赛。苗族擅长渍麻织布、剌绣、蜡染,工艺精湛,深得国内外赞誉。青年男女喜穿“五色斑衣”,集蜡染、剌绣于一身,绚丽多姿。苗族主要从事家业。过去,狩猎是一项主要的副业,常用****、火****围猎猎物,实行“隔山打鸟,见者有份”的分配方式。一些苗族同胞信仰民间多神教和基督教。
【礼仪】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基诺族的衣裙,用本民族特意纺织的衣裳布与裙子布缝制,衣裙上的花纹图案,在织布时就作过了巧妙安排,凡是可织出来的图案均在织布时织在布上。因此,布料有上衣布和裙子布之分,一般不可混用。传统的服装,以白色和黑色为基本色调,因纺织工艺落后,所织棉布缺乏紧密、光滑之感,近似麻布。基诺族酷爱刺绣花纹图案,无认男装女装都爱用横、直彩条和几何形图案装饰。男子上衣是无领、无扣的对襟衫,用织有纵横交错的彩色条格白布缝制。上衣的胸部以上部分强有彩色条格,横向彩条色彩斑斓,极为显眼。衣服背部****乡中有一个6寸见方的图案,四周配有放射性线条,开如一朵葵花。但又有太阳放光之状。基诺语称这一图案为“波罗阿波”,有太阳花与月亮花之意。衣襟边沿、袖根部、肘部和袖口等部位,都镶有数道术为显眼的横向彩条。白底上衣,被特意织上的图案和红、黄、蓝、黑相间的彩条装饰成一件色彩鲜明的花衣。
男裤为阔裆肥裤管白裤,裤脚边沿同样镶有横向红、黑、白三色相间彩条。宽大的裤腰两侧各开一道3寸长的口子,缝有一块四方形黑布。白裤在腹前打折,用缀有彩色缨穗的腰带扎系于腰部。男子头上蓄有三撮长发,用1米多长的黑色头巾包头。小腿上缠有裹脚布。男子衣服厚实宽松,穿在身上,增强了男人的壮实、强悍英姿。女子用织有彩条,再加绣图案的布片束胸。上衣色调多为青色、黑色、无领、对襟,着意用红、黄、黑、白彩色横条装饰衣襟边沿和衣袖手旁观。但凡女子,老幼均系长及膝盖,上端白、下端黑的开合围裙,裙沿上镶红条作饰,于腹前开合系于腰间。成年女子头戴织有纵向彩条的尖顶三角形白布帽,两侧帽角下垂披于肩头,额头部位的帽沿外翻,开若一保尖顶白色筲箕扣在后脑勺上。未婚女好挽发于脑后,已婚妇女挽发于胶额上方。女子着装,简朴中透出素雅,使基诺族姑娘显得楚楚动人。
基诺族服装的鲜明特点是用彩条装饰袖管和衣襟边沿及后背。人们以彩条饰衣,据说与天上彩虹有关。民间传说,古时候,有一对基诺族男女死相恋难分难舍。一个穷凶极恶的富家公子见那姑娘美丽无比,顿生歹意,用计抢走姑娘,逼其成婚。姑娘不从,被打得遍体鳞伤,死去活来。她的恋人历尽万苦千辛,救出姑娘。俩人逃离虎口不处,富家公子带人追来,年轻伙子腿中数箭,倒在地上。大灾临头多时,天空中出现了几道彩虹缠住这对恋人,放出七彩光芒逼退了富家公子,一对恋人在彩虹环绕之中腾空而起,升上空中……。因此后人在缝制衣服时,便用彩条暗寓彩虹,以求吉祥免灾。
2.昆明民风民俗
昆明是一个多民族汇集的城市,世居26个民族,形成聚居村或混居村街的有汉、彝、回、白、苗、哈尼、壮、傣、僳僳等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既相互影响,融汇贯通,同时又保持各自的民族传统,延续着许多独特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生活在昆明地区的各民族同胞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民风纯朴,无论是其待人接物的礼仪、风味独特的饮食、绚丽多彩的服饰,还是风格各异的民居建筑、妙趣横生的婚嫁,都能使人感 受到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众多的民族节日中,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绕三灵”,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踩花山”,僳僳族的“刀杆节”等久负盛名,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每逢节日,各民族群众都会穿上自己手工刺绣染制的民族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举行摔跤、斗牛、对歌等活动。按照岁时节令,农历三月初三的西山调子盛会、正月初九的金殿踏春、九九重阳的螺峰登高、中秋之夜的大观赏月等许多习俗在民间十分流行。
昆明地方文艺种类繁多,滇剧、花灯、昆曲、民歌小调以及少数民族剧种、民间叙事长诗、民间传说等,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和传颂,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3. 布依族的家教 家教,是老一辈对晚辈传教自己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方式,也可称家训。布依族认为:“家教不严;祸害子孙。”
布依族人民礼貌好客、俭朴恭谦、尊老爱幼、扶善治恶,是老一辈严于律己的身教和苦口婆心的言教培育出来的。布依老人常自勉:“族旺家兴全靠人,树大叶茂全靠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布依人入学读书的极少,从生到死,都是生活在家族的范围内。所以,布依族的家庭是终其子女一生的教育基地,家教是终身的教育方式。
布依族的家教,从幼年时代就开始抓起。“小小不扳,大了压弯”、“不教不说,观世堕落”,这是老人告诫年轻父母的话。年轻父母总是按老一辈传下来的行为规范,以慈爱的态度尽量用身教让孩子潜移默化,不让孩子染上骄、懒、贪的坏习。他们教育儿童.“担子要捆紧,做事要懂礼”、“憨人不读书,读书人不憨”、“灵人争时间,憨人混光阴”、“廊糖水滴旧窝,后辈跟着前辈学。”
老年人对年轻人的教育,重在如何做人。如:“好吃莫多吃,伶言莫说尽”、“父母留浅吃浅,不要抢人吃;父母留深吃深,不要坑人吃”、“相交要直言直语,做事要礼仪在先”、“寨邻有难多帮衬,自家天塌众人撑”、“正道之财不嫌多,不义之财莫沾摸”、“憨人要多顾,灵人可少助”等等。
传统的布依族家庭实行家长制,年最老者为长。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人家很多,给家教提供了土壤和条件。对布依族中在外做事或当官的人,老人的告诫语言有:“为官宦要识文化,做官要碴王法”、“河清能见底,官清能见心”、“当官不知足,目间百姓哭”。……
布依族有着世世代代的家教传统。新娘出嫁时,其母要唱《临嫁训女》教育新娘“……天上老天是大家的天,父母是自家的天,好吃的东西要留给公婆,你不留人家说你木懂礼。……”
布依族老人病危临终时,寨中有名望的长者要替代病危老人向其子女唱《遗训歌》。训诫后人对老人的遗产“弟兄互相分……姊妹互相分,心窄不要吵架,心恨也不要打架,免得在老人面前丢脸,也免得在朋友面前丢脸。”
大家庭生活,常使晚辈亲眼目睹老人的所做所为,家长常以身作则,为下一代树立榜样。老人的失误,又常要求下一进行弥补。这种不断完善的家教,利族利民,利国利家,世造就出大批优秀的布依儿女——罗平县****乡小德江村的李齐,从小受布依族家教的影响,勤劳纯朴,见义勇为。40年初曾带领青年向土豪劣绅进行清算斗争。加入游击队和党组织后,承担后勤工作,走村串寨,筹粮筹款。部队外出开辟新区时,他往往在部队未到达目的地之前就做好了安排部队食宿的准备,多年如一日,任劳任怨。李家齐不幸身陷魔掌后,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坚强勇敢,最后被敌人割舌、剥皮、抽筋,壮烈牺牲。表现了一个布依族共产党员的高尚气节。
历任罗平县第八、九、十届副县长的布依族女儿熊秀芬,一生廉洁自律,生活简朴,工作认真,平易近人。当副县长时,分管干部人事工作,而爱人却是农民。熊虽对其丈夫情感甚深,但并没有因为自己手中有权而给丈夫安排工作。临终前,县上的几位负责人请她提出个人的要求。她只要求她死后,丧事一切从简。又问及她的丈夫、儿女需不需要什么照顾时,熊副县长沉默了一会,才回答:“我爱人是个老好人,在农村习惯了,勤脚快手的。县政府招待所杂事多,经常找临时工。在招待所忙的时节,请让他优先来招待所当当临时工吧。”
布依族的家教,是我国宝贵的道德遗产之一。当官者如能熟悉并接受一些布依族的家训,可免于陷下腐败罪恶的泥坑;为民者如能熟悉并接受一些布依族的家训,能使自己变成一个文明、善良的人。
4.苗族民俗风情
苗族先民于秦汉时聚居在“五溪”地区,即今湘西、黔东等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历史久远,其先民可能是古代三南的一部分。一说渊源于殷周时代的“鬃”人。秦汉时主要居住在湘西、黔东一带,包括在“长沙、武陵变’或“五溪蛮”的名称之中,以后逐渐迁徙,散布在西南各地山区。还有认为是和远古的“九黎”有关。四川、贵州、湖南的苗族至今把蚩尤当做自己的祖先。传说蚩尤是“九黎”之君,在5000年前,九黎部落与黄帝部落冲突,败而退出黄河下游,占据长江中、下游。逐渐形成“三苗”。公元前2世纪后,苗族先民大部分已迁至湘、鄂、川、黔等地。海南的苗族是十六世纪从广西去的士兵。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970,000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
云南苗族人口90.7万,占中国苗族人口的12.2%。主要聚居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昭通地区以及武定、禄劝等县。苗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以能歌善舞著称,苗族民歌尤其丰富,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或5月5日花山节(即踩花山),青年男女欢聚一起踩鼓,跳芦笙舞,对歌抒情,寻求配偶,同时举行爬花杆、斗占比赛。苗族擅长渍麻织布、剌绣、蜡染,工艺精湛,深得国内外赞誉。青年男女喜穿“五色斑衣”,集蜡染、剌绣于一身,绚丽多姿。苗族主要从事家业。过去,狩猎是一项主要的副业,常用****、火****围猎猎物,实行“隔山打鸟,见者有份”的分配方式。一些苗族同胞信仰民间多神教和基督教。
【礼仪】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5-02-11 · 知道合伙人历史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东丰县民风淳朴,是典型的关东民俗城市,现有人口40余万人,除汉族外融合了北方少数民族:满、蒙、朝等的民间习俗饮食文化,具有以农耕生活、农民画文艺形式、吉林省重点产粮县城,是发展较为快速的城市,具体介绍请参考东丰县政府网站。如你想了解具体关于东丰文化等方面问题,因字数等限制请发邮件,dfxnmhg@163.com 我来回答。
参考 ,可追问
参考 ,可追问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