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语文高手帮忙翻译一下这两篇文言文!谢谢!

(一)郑人逃暑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一)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1.徙(___)2.去(___)
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哪里?
(二)欧阳修论作文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1.尝(___)2.为(___)3.工(___)4.疵(___)
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代表什么。
1.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
2.尝乘间以文字问之(______________)
3.惟勤读书而多为之(____________)
4.多作自能见之(__________)
欧阳修认为学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
展开
 我来答
恬恬≌依然
2007-11-21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原文]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①,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②。及至暮反席

于树下③,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④。其阴逾⑤去,而

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苻子》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
①孤林——孤树。独立的一棵树。

②徙衽(xǐrén)——移动席子。徙,迁移。衽,席子。

③反——同“返”。

④濡(rú)——沾湿。

⑤逾——同“愈”,更加。

有个郑国人怕热,他跑到一棵树荫下去乘凉,太阳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也挪动着自己的卧席随着树荫走。到了黄昏,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又挪动着卧席随着树影走,因而受到了露水沾湿身子的伤害。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湿了。这个人白天乘凉的办法很巧妙,但晚上用同样办法乘凉就相当笨拙了。 。。。

【说明】这则寓言告诉人们,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不能只用老眼光,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不然就会碰壁受灾。
客观世界在不断运动、发展、变化,我们也一定要认识并适应这种发展变化,不能墨守成规。郑人用避暑的办法
去对待夜间的露水,当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用狭隘的经验去对待变化着的事物,必然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欧阳修论作文
近年来孙莘老结识欧阳修,乘机问他怎样才能写好文章。欧阳修说:“没有其它办法,只有勤奋读书多动笔,就会写好世人的弊病在于:写作太少,又懒于读书,每写出一篇,就想超过别人,这样很少有达到目的的。文章缺点不需要别人指出,只要写多了,自己能发现。

【注释】

(1)[顷岁]近年来。(2)[乘间]乘机,乘着间隙。(3)[工]精,妙。(4)[患]毛病、弊端(在于)。(5)[指摘]挑剔,批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