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传统贸易理论的思想可以用“互通有无”来概括,因为其分析的前提假设是:1、所有的同类商品是同质无差别的:2、商品的市场结构是简单的完全竞争市场。那么,贸易参与国可以通过国际分工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共享经济成果。所以,传统的贸易理论分析的是产业间贸易,是不同类产品之间的交换。可是,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更大比重的贸易是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的同一贸易分类目录下的同种产品之间的贸易,即许多国家对同一个产业内的产品既出口又进口,这被称为“产业内贸易”。其产生的背景在于现代产品往往根据不同消费者的特定需求生产具有差异性的同类商品,这样不同国家在同类产品之间也可以进一步细化分工来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而且各种商品因为自身生产工艺或外在客观条件的不同,其市场结构也不再是单一的简单竞争市场,而是呈现不同程度的垄断。这些使得产业内贸易成为国际贸易学的研究热点。 一、背景介绍 根据上节所述,按照产品的差异性和市场的垄断程度两条思路涌现了诸多产业内贸易理论。如以规模经济为新理论基点,以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分析背景,并强调消费者多样性偏好的克鲁格曼模型:以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假设相似产品因为要素比例的微小差别而存在质量区别的福尔威一凯克斯基模型,这些都是较有影响的模型。但本文想说明在放弃了产品同质性假设之后的传统的比较优势仍是有效解释产业内贸易的动因。下面介绍这个成功地整合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于一体的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赫克歇尔—俄林—李嘉图模型。 由于传统的李嘉图贸易理论的本质是如果个别部门的扩张并不抬高其生产的边际机会成本,那么技术差距,无论是不同商品之间的,还是同类商品之间的,都可以决定贸易模式。该理论依照这个原则提出了“最佳的产业内贸易商品”概念。即假定1、生产在两种此类商品中发生转向时决不会抬高生产的边际成本,这使得只要两国生产同类产品存在技术差距,两国之间必然发生生产专业化,即由具有优势的国家专门生产该产品,通过贸易供给两国居民消费。2、在要素总量和要素价格的各种组合条件下,生产这样的两种商品的要素密集度始终一样。这些假设保证了只要在这两种相似商品之间存在任意小的技术差距,两国就会出现专业化分工,由有优势的国家专门生产,通过贸易提供给两国消费。 二、具体模型 下面介绍该模型。这是一个用传统理论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模型。该模型设定用两种有形的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生产三种商品,而技术则是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无形要素。一种商品属于农业品用Y表示,另两种商品属于工业品用X1和X2,表示,它们是满足上述假定的“最佳产业内贸易商品”。而且按照常规设定:工业品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农业品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在技术条件方面假定:两国在X2和Y上的生产技术完全相同,但第一国在X1的商品生产上存在较小的技术优势。 根据前述设定,显然由第一国专门生产X1。这样使得第一国在扣除了用于生产两国对X1的消费量的生产资源之后,它相对于第二国的相对要素禀赋丰裕度可能会发生变化。这样根据传统的要素禀赋论和李嘉图理论可以确定两国的生产分工和贸易模式。具体的分析通过从第二国的角度,沿着受自身资源约束的等收入曲线的运动不断地改变生产决策,从生产一种产品转向到生产另一种产品的过程中,发现根据传统贸易理论可以很好地将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合为一体,并进而引出其他启示。 设定第二国开始仅生产Y商品,用Y交换第一国生产的X2和X1,两种商品。这是典型的纯粹产业间贸易。即不存在任何产业内贸易,两种工业品都与农业品进行贸易。由于产品转向无新成本,第二国可以部分转向,减少Y的生产,开始生产X2,且设转向比重逐步提高,直至所有资源全部用来生产X2。在整个替代过程中,贸易模式会发生多次改变。如第一阶段是Y的生产从最大产量开始下降,在X2的产量未达到自给自足之前,两国之间仍是纯粹的产业间贸易,第二国用农产品交换两种工业品。可一旦第二国X2的生产实现自给自足,贸易模式转变为它仅用Y交换Xl,这被称为部分产业间贸易,但仍还不存在产业内贸易,仅部分工业品与农业品贸易。接着第二阶段开始,伴随着第二国X2产量的增加,它也可以将X2和用于交换第一国的X1。这样,贸易格局就发生了本质变化,出现了产业内贸易。第二国这个劳动相对密集的国家开始出口一种资本密集型的产品了。尽管事先在客观技术条件上,该国并不在该产品上具有优势。由于第二国减少了Y的生产,相应第一国在Y的消费上必须逐渐自给自足。这样随着两国继续转向发展生产,第二国开始用Y和X2与第一国交换X1。这时是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并存的状态。随着X2的产量增加,第二国生产的Y的产量也只能自给自足。这时又产生一个全新贸易模式,即纯粹产业内贸易,第二国用X2交换第一国生产的X1。这就是完全符合传统贸易理论的产业内贸易。随着第二国继续减少产量Y,慢慢进入第三阶段。第二国越来越依赖于商品X2的生产来交换第一国生产的X1和Y,这被称为异类贸易阶段,即同时并存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但这次的分工结构与第二阶段中的两种贸易同时并存的情况不同。如果上次是各国充分发挥本国资源禀赋优势进行分工的话,那么这次的分工就与本国资源禀赋优势不相符了。原本劳动密集型国家可以通过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来开展贸易。 三、结论评价 1、尽管该理论源于赫克歇尔—俄林(H-O)模型这个传统理论,但它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 H-O模型分析的前提假设是两国在生产同类产品上技术水平完全一致。H-O模型认为一国会出口用本国丰裕要素为原料生产出的商品,进而推论在具有相同要素禀赋的国家之间不会开展贸易。可后来具体的实践经验说明,当所生产的产品的数量多于生产中所使用的要素种数时,两国之间仍有充分的贸易空间。H-O模型还认为:尽管无法根据商品的要素密集度来判断特定商品的贸易流向,可以从进出口商品的净额所反映的要素成分来推断各国的相对要素充裕度。 而这个新的H-O-R模型则因为修改了一些前提假设而得出这样的结论: 由于存在两种资本密集型商品,那么极有可能原本劳动密集的国家出口其中的一种。而且这个模型假定了两国在一种产品的生产上存在技术差距,不象传统理论假定两国不存在技术差异。这使得新模型中的产业内和产业间贸易方向是明确决定的。因为拥有技术优势的国家将资源优先分配到该种商品的生产以满足本国和他国的消费,而该国剩下的资源与另一国的资源的相互较将决定剩下产品的分工模式。这样,贸易分工格局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了。而且,需要重点强调的是,新模型有一个与传统理论完全相反的结论:在资源禀赋完全相同的国家之间,也有开展贸易的空间,可以开发要素密集度完全相同的商品之间的产业内贸易。 2、传统理论还有一个基本理论背景就是假定生产要素是不可移动的,且除了基本生产要素外不考虑其他决定无形投入,而由最终消费品流通来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而且特别地认为生产资料是既定的,是被外因现实分配的,没有考虑生产不同产品的设备资本是可以分为中间性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两类。而前者是可以根据市场变化而调整的。该新模型就完全冲破了这个理论约束,假设国家可以根据相对生产优势的变化需要调整固定资本的组成,无成本地从生产一种产品转向到生产另一种产品。进而在多种贸易模式寻求最优生产点。 该模型有效地将传统理论与新时期的新现象结合到一起,而且既可以解释产业间贸易,又可以解释产业内贸易。它是对现在流行的用规模收益递增规律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又一重要补充;为国家在国际分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