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葛亮的小说
在回答前希望先看清楚我的要求。1.专门介绍诸葛亮的生平事迹。2.小说的第一章节的题目是北辰星什么的。满足第一条的就好了。能满足第二条就最最最好了。谢谢谢谢。...
在回答前希望先看清楚我的要求。 1.专门介绍诸葛亮的生平事迹。 2.小说的第一章节的题目是 北辰星 什么的。满足第一条的就好了。能满足第二条就最最最好了。谢谢谢谢。
展开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不必问英雄(自序)
他是个身高1米82左右的男子,史书记载他样貌奇伟英俊。这个人曾在距今1800年前生活过,将足迹留在了山东、江西、湖北、四川、云南、陕西等地,几乎每一处都流传着有关他的故事。在那些故事里,他无一例外的忠贞、坚定、神机妙算。可以说,他是中华5000年历史里最有名的之一,其姓名事迹也在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广泛流传。百余年前,当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时,为了使一些少数民族百姓更快地接受基督教,甚至宣扬他是上帝的大儿子,而耶稣是他弟弟,是上帝的小儿子。这个人在中国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1800年了,岁月留存下漫天繁星。
他——诸葛亮,是其中之一。
最开始,他只是个政治家,被同时代人比作三代时最有名的宰相“周公”与“伊尹”,后来他却成了个百战百胜的将帅、一个巧舌如簧的说客、一个通晓奇门的方士、一个呼风唤雨的道人,以至于鲁迅先生很不客气地用“妖”字来形容他:对诸葛亮的神化与渲染,从他死后不到100年就开始了。这种渲染、神化绵延持续了1000多年,到元代《三国志平话》可谓登峰造极;而到了元明之交、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时,一个集“儒、道、法、方术、阴阳”于一身的“诸葛亮”就成了型,像“借东风”、“空城计”等故事,可谓妇孺皆知;然而,这些事,大抵出于善意的想像与虚构,是在他原本严峻、清晰的面目上,加了些奇奇怪怪、神通广大的色彩。
至少还应该有个“诸葛亮”,一个更接近“真相”的他。尽管真相或许难以追寻,却不该因此放弃了这个方向的努力。至少有些事是该澄清的,譬如他绝非一出生就老了,他有过那么段青春烂漫的岁月,有过抱膝长啸、登山鼓琴的少年风流,他比常常一副“小生”做派的周瑜要小7岁,后者登临一生的巅峰时,诸葛亮才刚刚走上属于自己的舞台;又譬如他虽然挚爱妻室(传说那是个黄发黑肤的丑女)却也并非一生只娶了她一个。身居高位而又子息艰难的诸葛亮在40岁之后纳了妾,在《诸葛亮集》辑录的他写给同僚的信里谈到这件事,说自己“妾没有多余的衣服”。我想,这个叫诸葛亮的,所以能1000年地感动我们,不在于他被神魔化了的“未卜先知”,而在于他首先是个寻常人。他立足在绝不高于任何寻常人的位置上,却能一步步往更高处走去,他告诉了凡人:一个凡人能做出多少事,一个凡人,能怎样将自己的名字镌入天空,成为星辰。
有两件和诸葛亮相关的事,是我该说一说的,正是那两件事,使我早早地对这个人,产生了特别的好感与喜欢。其一见录于《蜀记》,说谯周——他是史书《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老师,去见诸葛亮。谯周生得面貌奇特,诸葛亮身边人见了他,都窃窃发笑。谯周走后,相关官员指出,应该追究那些发笑的人的责任,判一个不敬的罪;诸葛亮笑着回答说:“孤尚且忍不住想笑,何况他人呢?”轻轻抹过此事——他是个宽容的人,率性而幽默。其二记载在《小说》上,说后世桓温征蜀,见到了诸葛亮在世时的小吏,那时小吏已有百岁。桓温问:“当今谁可与诸葛孔明相比?”小吏摇头道:“诸葛公在时,也不觉他有什么特别;但他死后,就再没见到一个人能比得上他。”——他是普普通通的,就像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谈到:“凡是封建统治阶级可能做到的较好的措施,他(诸葛亮)几乎都做。他所治理的汉国,在三国中是最有条理的一国。”难的正在普通,难的是将那种普通几十年、几十年地维持下去,坚定不移。
骄傲、坚韧、从容、勇猛、宽和、刚强,是我想要呈现给读者们看到的诸葛亮的性格,那是支持着他从一个父母双亡的流浪少年成长为羽扇纶巾的国之丞相的坚强力量。而这些力量、性格也绝非一蹴而就、与生俱来。那是需要被发掘、需要培养与磨砺的,是以我不但要写这些“财富”,更重要的,我想叙说这些“财富”的生成与由来。是以我所叙说的,不仅是诸葛亮的光耀与成就,更重要的,是他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所承担的欢乐、痛苦、悲伤、无奈,以及他怎样忍耐与超越了迎面撞击他的每次疼痛,一步一步不停止地提升自身,他走不到“完善”的地步,所以直到死亡亦未停下脚步。
死亡发生在五丈原。
他自27岁起辅佐刘备,臣事两代君王,直到54岁病逝在五丈原,算起来,兢兢业业了27年。我用了20万字,主要讲述他27年的入世生活,因为有《三国演义》在前——《三国演义》,在很大程度上,也可算一部诸葛亮的传记——我在选材上,也就格外小心。演义说得多的,我就说得少些;演义谈论较少或根本没有谈及的,而对真实的诸葛亮来说,又是重要乃至不可或缺的,我就讲述得更多、更细,务使读者能尽量丰富地了解到那个人及发生在他周围的事、围绕在他身旁的人:朋友与仇敌。我所引用的材料故事,大多来自陈寿撰、裴松之注的《三国志》(以《蜀书》为主)及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清代张澍辑录的《诸葛亮集》(这应是目前收录诸葛亮资料最多的一部书),某些故事,像“五丈原飞星坠落”,看似神怪异常,却盛传于诸葛亮死后近200年间,我便将它们当作了真实的往事来记录——记录下1800年前的那种浪漫,要它使后人热泪盈眶。
公元4世纪初,诸葛亮逝世大约70年后,西晋李兴奉天子命为其故宅撰文留念,他写道:“英哉吾子,独含天灵。岂神之祗,岂人之精?何思之深,何德之清。异世通梦,恨不同生!”(“您是何等的英伟绝伦,仅您一人,就含纳了天地之灵。您是神明么,是人杰么?您所思虑的多么深刻,德行又多么清明!世代不同,唯有梦魂相通,只恨我与您不生在一时!”)这些话,也像从我心里掏出来的一样。
是了,英哉吾子,独含天灵。
谨以此文,敬给生他的阳都、养他的襄樊,敬给他深爱的成都与他永远到不了的、渭水那一面的长安。
目录
第一章 像北辰星一样亮
第二章 传奇,以三顾为开端
第三章 周郎·赤壁
第四章 天府……是属于我的
第五章 军师要小心
第六章 烧的是整整七百里
第七章 没想到丞相也会掉眼泪
第八章 青青陵上柏
第九章 孟获以为自己死了
第十章 他说自己不配做丞相
第十一章 战城南,死郭北
第十二章 飞坠五丈原
他是个身高1米82左右的男子,史书记载他样貌奇伟英俊。这个人曾在距今1800年前生活过,将足迹留在了山东、江西、湖北、四川、云南、陕西等地,几乎每一处都流传着有关他的故事。在那些故事里,他无一例外的忠贞、坚定、神机妙算。可以说,他是中华5000年历史里最有名的之一,其姓名事迹也在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广泛流传。百余年前,当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时,为了使一些少数民族百姓更快地接受基督教,甚至宣扬他是上帝的大儿子,而耶稣是他弟弟,是上帝的小儿子。这个人在中国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1800年了,岁月留存下漫天繁星。
他——诸葛亮,是其中之一。
最开始,他只是个政治家,被同时代人比作三代时最有名的宰相“周公”与“伊尹”,后来他却成了个百战百胜的将帅、一个巧舌如簧的说客、一个通晓奇门的方士、一个呼风唤雨的道人,以至于鲁迅先生很不客气地用“妖”字来形容他:对诸葛亮的神化与渲染,从他死后不到100年就开始了。这种渲染、神化绵延持续了1000多年,到元代《三国志平话》可谓登峰造极;而到了元明之交、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时,一个集“儒、道、法、方术、阴阳”于一身的“诸葛亮”就成了型,像“借东风”、“空城计”等故事,可谓妇孺皆知;然而,这些事,大抵出于善意的想像与虚构,是在他原本严峻、清晰的面目上,加了些奇奇怪怪、神通广大的色彩。
至少还应该有个“诸葛亮”,一个更接近“真相”的他。尽管真相或许难以追寻,却不该因此放弃了这个方向的努力。至少有些事是该澄清的,譬如他绝非一出生就老了,他有过那么段青春烂漫的岁月,有过抱膝长啸、登山鼓琴的少年风流,他比常常一副“小生”做派的周瑜要小7岁,后者登临一生的巅峰时,诸葛亮才刚刚走上属于自己的舞台;又譬如他虽然挚爱妻室(传说那是个黄发黑肤的丑女)却也并非一生只娶了她一个。身居高位而又子息艰难的诸葛亮在40岁之后纳了妾,在《诸葛亮集》辑录的他写给同僚的信里谈到这件事,说自己“妾没有多余的衣服”。我想,这个叫诸葛亮的,所以能1000年地感动我们,不在于他被神魔化了的“未卜先知”,而在于他首先是个寻常人。他立足在绝不高于任何寻常人的位置上,却能一步步往更高处走去,他告诉了凡人:一个凡人能做出多少事,一个凡人,能怎样将自己的名字镌入天空,成为星辰。
有两件和诸葛亮相关的事,是我该说一说的,正是那两件事,使我早早地对这个人,产生了特别的好感与喜欢。其一见录于《蜀记》,说谯周——他是史书《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老师,去见诸葛亮。谯周生得面貌奇特,诸葛亮身边人见了他,都窃窃发笑。谯周走后,相关官员指出,应该追究那些发笑的人的责任,判一个不敬的罪;诸葛亮笑着回答说:“孤尚且忍不住想笑,何况他人呢?”轻轻抹过此事——他是个宽容的人,率性而幽默。其二记载在《小说》上,说后世桓温征蜀,见到了诸葛亮在世时的小吏,那时小吏已有百岁。桓温问:“当今谁可与诸葛孔明相比?”小吏摇头道:“诸葛公在时,也不觉他有什么特别;但他死后,就再没见到一个人能比得上他。”——他是普普通通的,就像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谈到:“凡是封建统治阶级可能做到的较好的措施,他(诸葛亮)几乎都做。他所治理的汉国,在三国中是最有条理的一国。”难的正在普通,难的是将那种普通几十年、几十年地维持下去,坚定不移。
骄傲、坚韧、从容、勇猛、宽和、刚强,是我想要呈现给读者们看到的诸葛亮的性格,那是支持着他从一个父母双亡的流浪少年成长为羽扇纶巾的国之丞相的坚强力量。而这些力量、性格也绝非一蹴而就、与生俱来。那是需要被发掘、需要培养与磨砺的,是以我不但要写这些“财富”,更重要的,我想叙说这些“财富”的生成与由来。是以我所叙说的,不仅是诸葛亮的光耀与成就,更重要的,是他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所承担的欢乐、痛苦、悲伤、无奈,以及他怎样忍耐与超越了迎面撞击他的每次疼痛,一步一步不停止地提升自身,他走不到“完善”的地步,所以直到死亡亦未停下脚步。
死亡发生在五丈原。
他自27岁起辅佐刘备,臣事两代君王,直到54岁病逝在五丈原,算起来,兢兢业业了27年。我用了20万字,主要讲述他27年的入世生活,因为有《三国演义》在前——《三国演义》,在很大程度上,也可算一部诸葛亮的传记——我在选材上,也就格外小心。演义说得多的,我就说得少些;演义谈论较少或根本没有谈及的,而对真实的诸葛亮来说,又是重要乃至不可或缺的,我就讲述得更多、更细,务使读者能尽量丰富地了解到那个人及发生在他周围的事、围绕在他身旁的人:朋友与仇敌。我所引用的材料故事,大多来自陈寿撰、裴松之注的《三国志》(以《蜀书》为主)及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清代张澍辑录的《诸葛亮集》(这应是目前收录诸葛亮资料最多的一部书),某些故事,像“五丈原飞星坠落”,看似神怪异常,却盛传于诸葛亮死后近200年间,我便将它们当作了真实的往事来记录——记录下1800年前的那种浪漫,要它使后人热泪盈眶。
公元4世纪初,诸葛亮逝世大约70年后,西晋李兴奉天子命为其故宅撰文留念,他写道:“英哉吾子,独含天灵。岂神之祗,岂人之精?何思之深,何德之清。异世通梦,恨不同生!”(“您是何等的英伟绝伦,仅您一人,就含纳了天地之灵。您是神明么,是人杰么?您所思虑的多么深刻,德行又多么清明!世代不同,唯有梦魂相通,只恨我与您不生在一时!”)这些话,也像从我心里掏出来的一样。
是了,英哉吾子,独含天灵。
谨以此文,敬给生他的阳都、养他的襄樊,敬给他深爱的成都与他永远到不了的、渭水那一面的长安。
目录
第一章 像北辰星一样亮
第二章 传奇,以三顾为开端
第三章 周郎·赤壁
第四章 天府……是属于我的
第五章 军师要小心
第六章 烧的是整整七百里
第七章 没想到丞相也会掉眼泪
第八章 青青陵上柏
第九章 孟获以为自己死了
第十章 他说自己不配做丞相
第十一章 战城南,死郭北
第十二章 飞坠五丈原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