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什么意思

 我来答
妄与栀枯88
高粉答主

2019-11-11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答主
回答量:7
采纳率:85%
帮助的人:3788
展开全部

意思是在困难的时候即使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以后也应当加倍(在行动上)报答。

出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书面载最早为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其句原为民间的俗语,广记为进报者采用,后来清代朱用纯编辑收 。

扩展资料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周恩来的故事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周恩来为人处事,非常讲究知恩图报。他自己扶助他人绝少有功利感,但对于曾经教育过他、帮助过他的人则时常感念,没齿不忘,并用各种形式报答他们。他铭记着中国的一句古训:不能过河拆桥。

在延安时期,一位外国记者问周恩来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周恩来回答说:“少年时代在沈阳读书时,得山东高盘之先生教诲与鼓励,对我是个很大促进。”高盘之先生字亦吾,1881年生于山东章丘一个清贫的书香世家,自幼聪颖好学,被塾师誉为“神童”。

1901年他考人山东高等学院,每次大考都名列前茅。1903年高盘之在进步教师萧少瑜的启发下,先后组织“乐群学会”、“玫瑰花诗社”两个学生组织,与会员赋诗论文,抨击时弊。1905年冬,他与这两个组织的骨干成员秘密加入同盟会,开始从事革命活动。

1907年,高盘之领导轰动省城的高等学堂反清斗争,遭到清政府通缉而亡命东北,到沈阳东关模范小学担任历史、地理教师。1910年,十二岁的周恩来就读于沈阳东关模范小学,遂成为高盘之的弟子。

高盘之忧国忧民的情怀、渊博的学识很为周恩来所敬仰,在其影响下,周恩来率先在全校剪掉长辫子,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高先生也很器重周恩来。1913年,十五岁的周恩来毕业于沈阳东关模范小学,准备南赴天津投考南开中学

临行前,他与高先生同宿一夜以表惜别之情。高先生说:“我仅问你一事,孔子曰‘君子有三乐’,你可知晓?”周恩来不假思索地回答:“‘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此其一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此其二乐;‘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此其三乐。”

高先生满意地说:“有你这样一位英才弟子,我愿足矣。”周恩来紧紧握住高先生的手,潸然落泪。第二天清晨,高先生把写有“翔宇”二字的纸片递给周恩来,说是斟酌忖度多日后想出来的,意在祝愿少年周恩来如鲲鹏展翅,翱翔九天。

从此,“翔宇”就成了周恩来早年发表文章及留日、留法期间常用的名字。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作为总理虽然位高权重,但他并没有忘却高盘之这位恩师。1950年12月,高盘之的儿子高肇甫应周恩来之邀来到北京,周恩来热情接待了他,说起高先生,周恩来情不自禁,诚恳地表白:“没有高先生的教导,我不会有今天。”

1961年,高肇甫夫妇带着三个孩子回北京探亲,周恩来获悉后,再次邀他们相见,详细地询问高师母的健康状况,并让秘书搬出一包礼物,托他们带给师母,此外还附上放大的高先生的照片一张。这张照片是高先生在他毕业时送给他的,后来几十年一直珍藏在身边,深恐或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和蔼的回答错误0m

2020-12-17 · TA获得超过7107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758
采纳率:79%
帮助的人:221万
展开全部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注音】dī shuǐ zhī ēn,dāng yǒng quán xiāng bào
【释义】 即使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也应当加倍(在行动上)报答
【例句】:无论别人给予了我们多少,我们都要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出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书面载最早为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其句原为民间的俗语,广记为进报者采用,后来清代朱用纯编辑收 。为教子醒世采用录, 此俗语已被编入2014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中。
(近义词)乌鸦尚反哺,羔羊求跪乳。
二十个俗语之一 已编入2014中考说明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魏雨琴楼理
2020-02-07 · TA获得超过3.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万
采纳率:32%
帮助的人:917万
展开全部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比喻别人给你一点点的帮助都要加倍回报。
【出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书面记载最早为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其句原为民间的俗语,广为进报者采用,后来清代朱用纯编辑收录,为教子醒世采用。
还有这么一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德报恩。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断乐心安宁H
2019-11-13 · TA获得超过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1万
采纳率:27%
帮助的人:793万
展开全部
【释义】比喻别人给你一点点的帮助都要加倍回报。
【示例】无论别人给予了我们多少,我们都要把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出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书面记载最早为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其句原为民间的俗语,广为进报者采用,后来清代朱用纯编辑收录,为教子醒世采用。
还有这么一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德报恩。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