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孩子作业不多也写到很晚?“假勤奋”应如何避免?
很多家长很奇怪,自己的孩子明明每天学习到很晚,可是成绩却一直没有起色。心疼孩子的同时,也隐隐约约地产生了疑问:难道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笨吗?
还是因为老师留得作业太多了?其实这部分孩子的智商并不低,学习时间长并不能代表学习效率高。
坐在书桌前的孩子,真的在刻苦用功吗?
家长平时只看到了自己家孩子的学习状况,并不了解,可能自己的孩子用三个小时都写不完的作业,一模一样地放到效率高的孩子身上,只用半个小时就写完了。
这是为什么呢?
1、孩子属于“慢性子”做事没有积极性
这类孩子从小没有被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遇到问题的时候从不会积极的面对,而是尽量逃避,能拖就拖,多半属于消极心态。
2、孩子抗拒学习,不爱动脑
明明很快就可以完成的作业,可是孩子情绪上抵触学习这件事本身,拖拖拉拉,看似在看书学习,实则思绪早已跑到九霄云外神游去了。这种情况下,陪伴孩子学习的家长们的痛苦不堪。任凭自己怎么催促鼓励,孩子也无动于衷。
3、没有找到好的学习方法
我们都知道,学习就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需要大量的积累、重复、总结,才能够有效地把知识消化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孩子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枯燥的学习中找到乐趣。
而有的同学,面对日复一日的重复,觉得乏味极了,自然不愿意主动学习,产生抗拒心理。当然,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学习方法不能一概而论,要讲究针对性。
家长应提防孩子处于“假勤奋”而不自知
在家长发现孩子学习成绩没有起色而找孩子沟通时,孩子自身或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低效率的学习,也不会承认自己在假努力、假勤奋。
这类孩子通常面对质疑时,会变得非常委屈,他们会认为:我已经这么努力了,每天都学习到深夜,难道我还做错了吗?为什么还要来质疑我?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要耐心与孩子进行沟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从而能够把时间利用的更好,让自己的学习更加高效。
家长不妨从这几个方面与孩子进行沟通:
1、询问孩子,在你认为自己花大量时间学习之后,学到的内容是什么,学到了多少?能否在经过了一整天的学习之后,自己做一个总结。这样一来,能够很好的帮助孩子进行知识的梳理,也能让孩子自己很直观的看到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利用的,是不是真的做到了认认真真的在学习。
2、让孩子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交流,而不要自己一个人守着书本“死学”。在学校里,可以和同班同学多多地交流经验。询问彼此完成作业的时间,或者做完一套练习题的时间。
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对自己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在横向对比的过程中,孩子自己会校正自己的时间利用率。
如果他的时间利用率低于大多数同学,那么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自己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却没有收获很好的结果。在发现问题以后,自己才能主观的解决问题,也会更加有效。
3、让孩子掌握管理时间的方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让孩子自己清楚的计算时间。比如写一篇作文时间控制在45分钟左右,背一个单元的单词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
这种习惯慢慢养成以后,时间利用率会大大的提高,假勤奋现象也不攻自破了。
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单纯的从学习时间长短并不能看出一个人是否真正在努力,反而这是一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正确的努力方式,应该是建立在清晰目标的基础上,脚踏实地的向目标前进。
这种努力应该是高效且富有成效的,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让小毛病影响自己的学习进度,比如一边学习一边看会手机、一边学习一边吃东西、一边学习一边心不在焉。这些不易察觉的小毛病,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一些。家长一定要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孩子逐一改正。
如何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学会分配时间
每个人的生物钟都是不同的,有些人适合早起,每天早上起来都精力充沛,此时学习效率高、专注力高。这样的同学应该将比较困难的学习任务,或者是自己比较不喜欢的学习科目,尽量放在早上或者上午来完成。比如:背单词、古诗。
在大脑最活跃的状态下,即使是比较难的任务也能更轻松的完成。而有的人习惯晚睡,越到晚上精力越充沛,学习效率越高。那么就要把这些学习任务调整到晚上来完成。
这要求孩子首先能够清晰的了解自己的生物钟,知道自己在一天之中,大脑最活跃的状态是什么时候,从而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能够更加高效率的完成学习任务。
有的人每天只睡5个小时就能精神饱满的迎接新的一天,而大部分的人要睡足7-8个小时才能解除疲劳,把身体各项机能调整到最佳状态。学习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没有一把钥匙能开所有的锁。都需要针对自己的特点去计划。
二、学会分清主次
在每一天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会面临着很多问题:预习、复习、做题、背诵等等,如果不懂得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每天都会像无头苍蝇一样没有头绪,感觉自己要做的事情很多,但又不知道从哪儿开始。
这时家长们要及时的给孩子指导,教会孩子区分事情的主次。首先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完,也就是自己认为最能够有助于提高成绩的,然后做第二重要的,这样每一件事情做下去,都是重要的,不会浪费时间,有目的性的计划,也更有动力,并且可以帮助孩子脱离焦虑。
三、方法用了才是你的
说了这么多解决“假勤奋”的方法,家长要和孩子积极配合,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孩子就会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轻松,而不是事倍功半、徒劳无功。
一直处于拖沓的状态下,孩子会渐渐的对学习失去兴趣,也对自己失去信心。面对日日夜夜的苦读,成绩始终没有长进,又搞不清楚自己问题出在哪里。这是很严重的后果,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状态,更会影响孩子性格发展和心理状态。
一旦制定了学习计划,家长要配合孩子、监督孩子严格的执行下去,21天才能形成一个习惯,不可半途而废。
或许生活对每一个人并不都是公平的,有的人含着金钥匙出生,有的人却出生在贫寒的家庭。但是生活又是公平的,特别是在学习方面,只要你肯付出就一定有回报。或许很多人会说,现在社会多元化,学习未必是唯一的出路。
我个人对这个说法持保留意见,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勤奋地人永远会得到好的回报。或许勤奋地人最后未必会成功,但是不勤奋地人一定不会成功。道理都清楚了,那我们为什么不为了自己的未来去拼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