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高考考上一个普通一本都觉得丢人?
现在网络上经常给人营造一种“人均985,最低211,考个普通一本真的很丢人”的幻觉,就算是985/211大学,也要分三六九等,比如“末流985”、“政策性211”似乎都成了人们口中的劝退大学,就更别提普通一本了。
现在很多普通一本、二本学校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双非院校,读“双非院校”似乎成了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 社会环境的改变:现如今社会上好的机会正在逐渐减少,尤其是那些体面、稳定的好工作,基本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而在我们父辈的那个时代,这些坑基本是空的,大学毕业就能找到好工作;但是现在毕业后想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对能力、学历、人脉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学历方面,只有通过教育上获得很高的成就来脱颖而出,反映在学历上就是985/211高校,现在很多好的单位招聘基本都附有985/211或研究生以上学历,普通一本的存在感就低了很多。
- 掌握话语权的人:在网络上能够掌握话语权的人从来都不是低学历的人,话语权常常被掌握在那些掌握了大量社会资源的人手中,他们创造了大部分人的精神生活,因此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基本都是高学历。
- 幸存者偏差:人总会形成圈子的,在这个圈子里,大部分人的学历都是差不多的。拿我本人为例,高中读的是省级示范高中重点班,班上绝大多数人都考上了985/211大学,进了大学所接触的都是相同层次的人,毕业后进中学工作,而同事们基本都是六所部属师范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这就是所谓的幸存者偏差。
然而现实是普通一本并不丢人
虽然网络上给人的幻觉的是人均985/211,但现实情况并不是这样,拿河南省为例,全省就一所211,那么多考生,有多少人敢说普通一本丢人,同样的,江西省也是如此。
最后我们来拿数据说话,据官方数据,2018年全国高考适龄人口1909万,一本录取率只有5.97%,也就是说100个同龄人中大概只有6个人能上一本,你还好意思说一本丢人吗?因此,考上一本并不丢人,上大学后满足现状、不思进取才丢人。
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所以每个人取得一定成绩后的反应也不同。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本来能够考上一个比较好的学校,但是只考了普通的一本,他们肯定会觉得十分的尴尬和丢人。除此之外,我觉得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理由能说明这个问题。
第一个理由:这些人原本可以考得更好。相信对于很多考上一本的人来说,他们其实有能力考取更好的学校。毕竟自己在其它的模拟考试中,他们也是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只不过在高考中他们发挥失常。所以在与其它同学进行对比的时候,他们难免会心有不甘,因此可能会抱怨自己的运气较差,所以他们也觉得自己格外的丢人。
第二个理由:他们与亲戚进行了对比。其实很多人考上一个比较好的学校,作为亲戚都是会祝贺的。不过如果自己考了一个普通的一本,而亲戚家的孩子却考的比自己好。本来以为彼此实力相当,结果却发现是自己想的太天真,相处时难免会觉得尴尬,因此内心会觉得格外的丢人。
第三个理由:他们或许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处境。对于很多人来说,能考上一个更好的学校的话,未来的肯定有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不过对于一个普通的一本,它们拥有的资源是很少的,因此考上这些学校的人对自己的未来可能并没有太多的信心,会觉得有些懊悔,对不起多年的付出,所以才会表现出一种丢人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