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

 我来答
我随风动159

2020-11-08 · TA获得超过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9752
采纳率:79%
帮助的人:204万
展开全部
对于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段话已明确的告诉我们,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对于这一具有权威性的答案,绝大多数人都表示赞同。这一认同,将语文与语文课程的性质做了统一性的认识,而并没有将其分开来理解。

对于这一权威性定论的表述以及对语文课程性质的个人理解,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对于这一个结论我是认同的,它从很大程度上囊括了“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的研究成果,但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个争论。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句话我们可以分出很多种结论:一、工具性与人文性有同等地位;二、工具性与人文性地位不平等(包括:工具性中蕴含人文性或者人文性中蕴含工具性)。下面来分析一下。


工具性的观点:对语文一词的界说,人们习惯引用叶圣陶先生的话:“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话叫书面语言,语文一名,始于1949年之中小学语文课本。彼时想法,口头为语,笔下为文,合成一词,就称为语文。”语文即语言,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由此推理得出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认为语文科的任务只是培养一种基本的生活能力,这就把语文学习的意义局限在人的“生存性’,方面。

持工具性观点的人主要是从物质生活的层面认识语文教育,把语文教育看做仅仅是维持物质生活的一种技能。这必然决定了将语文教育的重点放在言语的技能训练上,只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孤立地看待语文教育,使语文教学较多地停留在繁琐的语法规则和字、词、句的规范使用上,使语文课忽略其他应有的属性。实际上,现代语文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的使用技能、语基知识,以应立身处世之需,而且更应注意到创造性、想像力方面,人格的塑造及综合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它包含了智力因素开发和非智力因素的养成,而这些恰恰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

人文性的观点:对“人文”最早的解释见《周易》,“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化,教化,即教育之意。所谓人文性,指的是一种普遍的人类的自我关怀,以人性、人道为本位的价值取向,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系、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其目标是追求美和善,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持人文性观点的人,认为工具性太狭隘,忽视了教育的对象和主体--人。而语文教育也是教育,它注重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方面,其最主要的特色是对人的关注,对人精神的培育。语文的形式是语言文字,是表达技巧,而内容则是生活,是事物,是思想,是精神。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祖国语文和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等。

从以上我们似乎可以看出“工具性与人文性有同等地位。”这个观点较全面的表述《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的语文课程性质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