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精神世界高质量的陪伴,父母需要怎么做呢?
教育与陪伴分不开,在小的时候孩子没有自理能力,自然需要大人的陪伴,但等到他们年纪稍大一些之后,父母就认为孩子有了自己活动的能力,可以放松下来让他们自娱自乐。
但事实上这个时候的陪伴才更凸显意义,因为婴幼儿期的孩子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尚未成形,对于大人陪伴的感觉和反馈是比较直接的。
等到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和逻辑思维能力之后,能够对父母的言行做出思考从而进一步影响他们,这个时候父母的陪伴才会更具有教育意义。
教育并不等于一板一眼的说教或者讲道理,无声的教育行为就发生在每一天每一个平淡的相处中,不要认为孩子年纪小不懂事,其实他们会将每天的见闻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和想法,从而转变为行动。
不同的陪伴方式暴露了每个家庭的教育内涵,以下四种是最常见的,看看你家是哪一种。
明明在孩子的身边,但是父母却很少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机会,总是给自己安排很多事情,没完没了地忙碌,觉得和孩子在一起只要保证他们安全能好好玩就够了。
却很少和孩子产生互动,或者总是觉得先要忙完自己的事情然后再和孩子一起玩。
尽管父母出发点是为了能给孩子创造出一个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想要给他们最好的,但那并不代表一定要牺牲掉和孩子相处的时间。
流于形式的陪伴甚至是敷衍和应付,对孩子没有耐心其实都算不上真正的陪伴,孩子虽然坐在孩子身边,却总是刷手机,追剧或者做别的家务,这样忙碌的家长充实了自己却伤害了孩子。
在很多孩子的眼里,自己可能还没有家长手里的手机重要,本应该是生活助手的智能手机变成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障碍。
原本重要的亲子关系变成了手机的陪衬,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唯有忽略会削弱这种力量。
父母总是在自己的世界里忙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听不到他们的声音,看不到他们期待的眼神,久而久之孩子可能就不会再想要期盼父母的回应。
有忽略就有关注,甚至是过度的保护,这种属于过犹不及的陪伴。家长时刻都恨不得将孩子的言行看在眼里,希望他们一切都要按照自己说的做,这样才能感到安心。
望子成龙的期望和社会竞争的压力,让家长产生了教育焦虑,对于孩子抱有太多的期盼,利用家长的权威掌控和逼迫孩子。
将自己的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美其名曰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了保护和他们的未来,最终形成的结果就是孩子做什么都是不对的,家长说什么才是正确的。
监督,控制,指手画脚成为了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日常状态,在这种高压逼迫下,孩子变得没有主见,做任何事都没有信心,家长看不到孩子现在的表现,只会对未来有深深的焦虑。
除了掌控型步步紧逼,还有就是过度保护和溺爱,这其实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控制,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家长能包办的就全部都替他们做好,对孩子的要求千依百顺。
过分的插手和过度的保护,都会给孩子带来压迫感养成他们依赖别人的习惯,时间久了孩子要不想要摆脱和逃离,要不认为一切围着自己转是理所当然的,那个本该有闪亮特色的个体逐渐失去了光辉。
这样的父母能够和孩子有一定的分工,对他们做出的行为做出客观的评价,但总体来说总是说教大于实践,动不动就讲道理。
家长总是给孩子制定各种各样的规则,让他们去做,但自己却并不遵守自己的说法。孩子需要的是正确的引导,而这种引导需要的是身边亲身实践的例子而并非纸上谈兵的道理。
家庭教育不是管理,而是示范和引导,父母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做好榜样,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优秀的示范才是最好的说教。
双向陪伴优秀的陪伴是家长时而适当倾听,时而适当说教,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为孩子做出最好的示范。
当孩子需要家长的时候,父母就愿意放下手中的工作,家务,专注地陪伴在孩子身旁,倾听他们的话语,当孩子想要自己玩耍的时候,父母也能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尊重,让孩子自己去探索。
有的时候越是无意识的感知越容易渗透进深层意识之中,变成一种行为和思维方式。
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用自己的言行去带动孩子,用恰当的陪伴方式来拉近彼此的距离。
孩子永远都不会乖乖听家长的话,但是他们一定会有意无意地模仿大人的言行,父母对生活的热爱,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对梦想的追求都是对孩子精神世界高质量的陪伴。
孩子不同年龄阶段需要的陪伴方式是不同的,不能从小到大只是单纯地使用一种模式,否则不利于孩子完整人格的形成。
- 留出陪伴时间,专时专用,只要足够用心,哪怕只是短短的十分钟,陪伴的效果可能也会优于几个小时的心在别处。
- 关注孩子的优点,减少干扰,孩子的发展方向会追随家长的关注点,父母对孩子优点关注越多他们的优势就会越突出,反之亦然。如果家长总是盯着孩子的错误和缺点看,就会让孩子的缺点变得越来越明显,要维护好孩子的专注力,不要剥夺他们的体验和实践,尽量地提供适宜的环境而非突然指手画脚的干扰。
- 发挥游戏力的杠杆作用,如果觉得陪伴孩子的方式机械无聊,那就尝试换一种陪伴,用游戏来化解尴尬的气氛。
- 巧用阅读和旅行,这样能够滋养孩子的见识,让内心有不一样的格局,可以挑选不同类型的图书和他们一起阅读,旅行的时候让孩子参与出游的策划,出门在外多让孩子尝试新鲜事物,能够开拓他们的眼界。
- 以身作则发挥示范作用,如果父母能够在品行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远比枯燥的说教要好得多。
陪伴孩子的过程也是示范爱的过程,不要让忙碌的生活绑架了孩子的陪伴,怠慢了和他们相处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