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生物多样性变化
生物群落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将其划分为若干类型。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十分宽泛,即包括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还包括生态适应性、形态、生理生态多样性等广泛的内容。
不同地理、气候环境具有不同的生物群落。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逐步扩张,改变了广大地区的生物环境,严重影响了生物多样性,物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地球上减少。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1988年,全世界有1200种动植物濒临灭绝。到2000年,地球上10%~20%的动植物(50万种~100万种)将消失。
全球、全国生物多样性的最新消息
(以下内容可以作为专题,设为专题链接)
3.5 亿抢救濒危植物
我国将投资 3. 5亿元建设四大植物基因库,以保护正濒临灭绝的植物。昨天,记者从正在中科院北京植物园召开的中国技术人员生物多样性培训班上了解到,中科院已启动濒危植物抢救工程。
昨天开始的培训班是由汇丰银行资助的。目前,中科院已拨款 1. 5亿元加上地方拨款的 2 亿多元重点建设一批植物基因库,将我国本土植物的 3/4 保护起来。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最大的植物基因库位于西双版纳。此外,中科院武汉、广州及北京植物园也都是重点建设项目。
陕北发现四亿至三亿五千万年前古蕨类植物化石
位于陕北的黄龙县近日发现一块有树叶痕迹的石头,有关专家称,该石头模印为蕨类植物化石,属泥盆纪末至石炭纪时期,距今约四亿至三亿五千万年。
据了解,黄龙县因黄龙山绵亘境内而得名,地貌形似芭蕉扇。气候湿润。森林覆盖率为百分之七十三,素有“黄河流域的绿洲”之称。
据黄龙县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次发现的蕨类植物化石,长三十二厘米、宽二十一厘米,有一凸面叶片和一凹面叶片,叶片长二十厘米,印纹清晰可见,两片合扣为一片完整树叶。
专家认为,这是古时高等植物中比较低级的一种类群,旧称“羊齿植物”,二迭纪时后至三迭纪时大多绝灭,其遗体形成煤层,现代生存的大多为退化了的草本,黄龙山区经常可看到。
有关专家据此石推测,这些古植物和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对研究黄龙乃至陕北历史和地质变迁提供了实物依据。
内蒙古毛乌素沙地碱湖发现两个螺旋藻种
内蒙古农业大学乔辰教授、李博生副教授带领的课题组通过多年对毛乌素沙地碱湖中自然生钝顶螺旋藻进行潜心研究,2 月 21 日证实,这一藻种在世界上属首次发现的纯天然、低温型钝顶螺旋藻。
乔辰、李博生等科研人员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就发现毛乌素沙地碱湖有 4 种形态各异的螺旋藻,他们对这些藻类进行了 4 年的分离、纯化,观察、比较研究,最后确定:鄂尔多斯螺旋藻和巴彦淖尔螺旋藻两个藻种为世界首次发现,钝顶螺旋藻和方胞螺旋藻两个藻种为中国首次发现。
从 2000 年开始,乔辰、李博生等科研人员对钝顶螺旋藻从生态适应性方面和酶分子角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碱湖钝顶螺旋藻比国外引进的钝顶螺旋藻和极大螺旋藻适宜温度要宽,它在 0—80 摄氏度都具有较高活性,其生长温度范围为 6—40 摄氏度,最适宜生长温度是 24 摄氏度;它的过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酯酶对温度的适宜范围同样比国外引进的要广,其活性在低温下比引进的钝顶螺旋藻和极大螺旋藻分别高 1.2 倍和 1.3 倍。这些研究证实,毛乌素沙地碱湖钝顶螺旋藻是耐低温型、广温型藻种。另外,乔辰、李博生等科研人员还利用 300 平方米的养殖池在国内首次实现用天然湖水养殖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结束了我国螺旋藻产业长期使用进口藻种的历史。
螺旋藻属于蓝藻门、蓝藻纲、段殖体目、颤藻科、螺旋藻属。含有极为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衰老、抗辐射、抗癌、防癌等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称螺旋藻为“21 世纪人类最佳保健品和最理想的食品”。
一项联合调查报告说
全球珊瑚礁又少了 400 多
今天在这里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说,到今年 10 月份为止,全球范围内已有 400 多处珊瑚礁面临消亡的危险。参与此项调查的科学家警告说,气候变化、过度的渔业捕捞和无节制的海底旅游活动正在使世界上的珊瑚礁面积逐渐减少。
这项联合国环境开发署、世界渔业中心和国际珊瑚礁行动组织联合发表的调查报告指出,珊瑚礁的消失是自然环境受到人类过度开发负面影响的表现形式之一。全球珊瑚礁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礁石的大面积脱色变白,而礁石的脱色变白将使珊瑚礁失去提供其能量的藻类,从而导致珊瑚消亡。今年以来,全球 400 多处珊瑚礁出现脱色变白的现象,它们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的大堡礁,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美国的佛罗里达州附近海域。
报告认为,导致珊瑚礁脱色现象的原因是全球气候变化、海洋污染和不负责任的旅游等。从近期的直接影响来看,一方面,针对珊瑚礁开展的海底旅游业每年可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但是无节制的旅游发展和不负责任的旅游方式,致使珊瑚礁受损;另一方面,对珊瑚礁造成破坏的人类活动主要是过度的渔业捕捞,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渔民常使用炸药或者采用向一些海域投放毒素的方式捕鱼,这直接危害珊瑚礁的生长。从长期的影响来看,大量温室气体排放致使全球气候变暖,使珊瑚礁受到致命打击。珊瑚礁脱色现象在 1998 年曾经最为严重,那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使得印度洋部分水域的水温上升了 1 摄氏度至 2 摄氏度,印度洋中部地区 90% 的珊瑚礁被毁。
珊瑚礁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科学家建议人类采取更负责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保障珊瑚礁的自然生长。据悉,国际珊瑚礁行动组织正在与环发署合作,搜集世界范围内珊瑚礁状况的数据和资料,以便为各国领导层决策提供科学根据。
三大因素威胁生物多样性
我国第一本专门研究森林生物多样性评价的书籍——《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评价》,最近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该书的问世,填补了我国在该研究领域的空白。该书的作者——北京林业大学张颖教授指出,人口问题、过度捕猎和森林面积消失对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成了严重威胁。
张颖研究了国内外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评价方法,分析了每种方法的利弊,认为机会成本法是目前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价比较可信的方法。他运用这一方法评价了 1998 年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他还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实物变化评价进行了研究。在森林质量指数评价方法的启发下,创造了“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方法,并采用 SPSS 软件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分析,设计了评价指标和计算公式,计算并评价了 1973 年至 1999 年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实物变化。
通过分析张颖教授发现,我国在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变化中,总体是不平稳发展的,特别是森林生物多样性压力指数、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数、森林物种多样性指数一直处于不平稳发展变化之中,从而决定了森林生物多样性指数也处于不平稳发展变化之中。张颖教授还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影响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因素,指出人口问题、过捕过猎和森林面积消失是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三大关键因素。
环保视野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成果
生物多样性公约》生效十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履约活动,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科学研究,以及开展生物多样性的公众教育和培训,取得了积极效果。
积极参与国际履约
自签署“公约”以来,我国在履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GEF)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一批国家建立了广泛的双边关系,先后制定实施了“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海洋和海岸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培训和宣传教育等一系列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公众的保护意识,并从 GEF 获得 2300 多万美元的赠款,从世界银行获得约 2.6 亿美元的贷款,大力推动了国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加强环保法制建设
我国颁布了“环境保护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种子法”及《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修订了“森林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渔业法”等法律法规,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保护规划纲要》、《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有关部门还制定了林业生物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多样性、湿地生物多样性、生物种质资源、大熊猫迁地保护等专项保护行动计划,使一些主要部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国家行动计划之中。
加强了就地和迁地保护
到 2001 年底,全国共建立自然保护区 1551 个,其中国家级 171 个,占国土面积的 12.9%,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保护区网络。中国自然保护区在国际上影响日益扩大,全国已有 21 处自然保护区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1 处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3 处自然保护区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目前我国 70% 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 的野生动物和 60% 的高等植物,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绝大多数都在自然保护区里得到较好的保护。
截至 2000 年,全国有植物园 140 多个,栽培中国区系植物约 18000 种,约占中国区系成份的 65%;全国已建立近 200 个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230 多处野生动物人工繁殖场,20 多处水族馆,数十处鸟类动物园,建立了东北虎、麋鹿、野马、高鼻羚羊、朱 、扬子鳄等濒危野生动物救助和繁育中心 14 处,建成淡水鱼类种质资源综合库、鱼类冷冻精液库、试验性牛羊精液库、胚胎库等。
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还发布了《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全书共有兽类、两栖类和爬行类、鱼类、鸟类四卷,每卷提供了濒危动物的种群分布、数量现状和趋势、濒危等级和受威胁原因的科学资料;林业、农业等有关部门发布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计有 246 种 8 类植物。
我国重视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
5 月 22 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也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生效实施十年。自 1992 年签约以来,我国对履行《公约》十分重视,且取得了显著成绩。
十年来,我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履约活动,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政策,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到 2001 年底,全国共建立自然保护区 1551 个,其中国家级 171 个,占国土面积的 12.9%,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保护区网络。我国自然保护区在国际上的影响也日益扩大,全国已有 21 处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3 处自然保护区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目前我国 70% 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 的野生动物和 60% 的高等植物,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绝大多数都在自然保护区里得到较好的保护。
西藏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
作为全国生物种类最丰富的省区之一,西藏自治区生物多样性得到较好保护。
西藏高原的地势特点是东南低、西北高。藏北草原海拔 4500 米以上,藏东南谷地海拔在 1000 米以下。从东南到西北呈现出热、温、寒三带不同的气候类型,依次出现了森林、草甸、草原和荒漠,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使西藏成为一个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
为进一步摸清西藏生物资源主要分布状况,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今年西藏把原始森林种群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列入全区重点科技项目。据勘察,目前全区拥有高等植物 6800 多种,隶属 270 多科、1510 多属,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植物有 39 种。全区拥有野生脊椎动物 799 种,其中 125 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西藏野驴、野牦牛、孟加拉虎、黑颈鹤、雪豹等 45 种为我国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裂腹鱼的种类和数量均占世界裂腹鱼的 90% 以上;488 种鸟类中,22 种为西藏所特有;昆虫种类达 2300 多种。据初步资料统计,西藏水生生物中的浮游动物有 760 多种,其中原生动物 458 种,水生植物中的硅藻类共计 340 种。
西藏目前仍是全球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最脆弱的地区,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将难以或无法恢复。
为有效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证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西藏已建立自治区级及以上级别的自然保护区 18 个,保护区总面积 33 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 27% 以上。同时,西藏林业公安部门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
针对水土流失、沙漠化、地质灾害和草原退化等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今年西藏启动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生态环境保护计划。到本世纪上半叶,西藏将投入 227 亿元,建设 160 个项目。
(以下是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现状)
濒危的物种,你们可安好
近几个世纪以来,全世界灭绝的野生动植物种类数以千计,其中自16世纪以来灭 绝的鸟类约150种,兽类约95种,两栖爬行类约80种;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统计的数字表明:现在,5%—20%的脊椎动物和树木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而且物种灭绝的速度 正以百倍的速度增长。
地球不能只有人类
在过去的400年中,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58种,大约每7年就灭绝一个种,这个 速度较正常化石记录高7—70倍;
在本世纪的100年中,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23种,大约每4年灭绝一个种,这个 速度较正常化石记录高13—135倍……
以下是一组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最新数据:
中国被子植物有珍稀濒危种1000种,极危种28种,已灭绝或可能灭绝7种;
裸子植物濒危和受威胁63种,极危种14种,灭绝1种;
脊椎动物受威胁433种,灭绝和可能灭绝10种……
生物多样性受到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威胁。生存问题已从人类的范畴扩展到地球 上相互依存的所有物种,许多人都在思考着同样一个问题——我们能留给下一代什么? 是尽可能丰富的世界,还是一个生物种类日渐贫乏的地球?
不断翻升的数字敲响了世纪末的警钟,人类改造世界的美梦蒙上了一层阴影,不 少人惊恐地自问,不曾孤独来世的人类,难道注定要孤独地离开?答案也许可以从150 年前一位印第安酋长的话中找到——“地球不属于人类,而人类属于地球”。
谁是最凶恶的动物
自然界的物种不断产生,又不断灭绝。自寒武纪以来,地球上曾有过五次大规模 的生物灭绝事件,主要都是由于地质变形和气候变化造成的。自从人类出现以后,特 别是工业革命以后,由于人类只注意到具体生物源的实用价值,对其肆意地加以开发,而忽视了生物多样性间接和潜在的价值,使地球生命维持系统遭到了人类无情地蚕食。
科学家估计,如果没有人类的干扰,在过去的2亿年中,平均大约每100年有90种 脊椎动物灭绝,平均每27年有一个高等植物灭绝。在此背景下,人类的干扰,使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1000倍。1600年以来,有记录的高等动物和植物 已灭绝724种。而绝大多数物种在人类不知道以前就已经灭绝了。经粗略测算,400年间,生物生活的环境面积缩小了90%,物种减少了一半,其中由于热带雨林被砍伐对 物种损失的影响更为突出。估计从1990—2020年由于砍伐热带森林引起的物种灭绝将使世界上的物种减少5%—15%,即每天减少50—150种。
我国的情况怎样呢?
我国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物种濒危的现象却十分严重, 以国家环保总局统计的脊椎动物受威胁的情况为例:
哺乳纲受威胁物种134种,占我国哺乳纲已知总数的23.06%;
鸟纲受威胁物种182种,占我国鸟纲已知总数的14.63%;
爬行纲受威胁物种17种,占我国爬行纲已知总数的4.52%;
两栖纲受威胁物种7种,占我国两栖纲已知总数的2.46%;
鱼纲受威胁物种93种,占我国鱼纲已知总数的2.41%。
人类应承担什么责任
对于目前物种大量濒危的原因,国家林业局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孟宪林副 主任向我们说明了个中缘由。
在造成野生动植物资源危机的诸多因素中,栖息地的破坏和商业目的的利用是最 主要的因素。
生物生活的空间不外乎海洋、陆地和天空,但环顾四周,世界上森林、草原和海 水资源形势不容乐观。草原超载过牧,严重退化;森林覆盖率低,零碎分散;水域污 染,面积减少。北美大平原的97%已经消失,在美国大陆的48个州中有许多受保护的 大平原生态环境,但是其中几乎没有一个同时有美洲野牛、熊和狼。我国是世界上沙 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沙漠化面积达到160.7万平方公里,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而且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这使得一些稀有或敏感的物种难以继续 生存。
有资料显示,全世界的森林面积正以每年约17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我国的森林 面积虽为1.3亿公顷,但其覆盖率为13.92%,仅为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的一半,而且在最近的几十年里,森林破坏情况严重。我国最大的三片针叶林区:大兴安岭、长 白山地和西南横断山区,70%的天然林已被采伐;各种阔叶树林也所剩不多。
此外,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也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威胁。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 的二氧化碳约有230亿吨,空气中的颗粒物质、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污染物也大量增加,全球在日益变暖。在我国,对大气污染十分敏感的地衣,在许多城市和 近郊以及接近污染源的森林中已无法再寻觅到它的踪迹了。
世界上绝大多数脊椎动物的肉可食,毛可衣,其中许多种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本世纪以来,各种先进的运输工具和信息媒体被广泛运用到动植物活体和产品的装运 上,使国际间野生动植物贸易(包括其中超出1/3的非法贸易)可获得高达数十亿美 元的利润,这样大量的野生动植物遭到猎捕。从1850年到1870年,北美野牛从2500万 头下降到不到1100头,美洲马鹿的数目从1000万头下降到约9万头;在南部非洲草原上的羚羊群在19世纪后半叶几乎被杀光,以猎取皮张出口;全欧洲有约600多万头狍,每 年大约被猎取200万头。
在我国,据国家环保总局的数据显示:华南虎估计野外仅存数十头,分散于湖南、 江西、广东、福建等省,一处多者5—6头,少者3—4头,已难于正常繁殖;海南长臂猿,据调查,过去岛上10个县均有分布,数量20000头左右,目前仅余15—20头,残存 于霸王岭的小片森林中,已成为极度濒危的种类;白鳍豚分布于湖北枝城以下的长江中、下游,由于长江航运的增长等原因,栖息地有效空间不断减少,质量下降,导致 种群数量急速减少,估计仅余100多头,处于极度濒危状态。
在植物方面,由于过度采摘,肉苁蓉、锁阳等名贵中药植物日渐稀少。有些植物, 如三尖杉属和红豆杉属植物自发现为新型抗癌药物后,立即遭到大规模的采伐破坏, 其资源急速减少。
另外,外来物种的入侵有时也会造成某些本地物种的灭绝。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原 产日本的松突圆蚧,于80年代初侵入中国广东沿海地区,并迅速蔓延成灾。1983年松林受害约11万公顷,到1990年底,已扩展到71.8万公顷,造成13万余公顷的马尾松枯 死。
为濒危物种做点什么
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就是认识到地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人类在走 过了刀耕火种,滥伐滥捕,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农业文明,在走过了浓烟滚滚,污水横流,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工业文明之后,从长期的迷惘和阵痛中看到30 多年前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的预言正在一步步地变为现实——人类的生存越来越依 赖于少数几种作物和禽畜,生产活动越来越局限在少数几种单调脆弱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原始意义上的生态系统已不复存在。如果不加以有效地控制,未来的生态环境将 在人们的忽视中,变成一个狼狈狰狞的活生生的现实。迈向21世纪的人类应该静下心 来思考一下,什么才是拯救人类和世界的最好办法。
世界观察研究所、国际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联盟及联合国环境项目1991年发布了 生物多样性现状报告,并起草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十年行动规划。国际上也已经签定了一系列关于保护野生生物,生物多样性与自然环境的公约。 其中,最重要的一份是1991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定 的《国际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蒋志刚博士说:“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开发利 用与区域的自然环境、物种特征有关,与各国的经济发展,生态资源开发程度以及民众科技知识水平有关。我国目前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正处于保护恢复期,濒危种类多, 程度严重。国家有关部门对这一问题给予了很高的重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了一 定成效。”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逐步开始建立自然保护区,特别是近20年来,这项事业发 展迅速,至今划建以保护森林和野生动物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有900多处,面积超过7000 万公顷。
改革开放后,我国还陆续颁布了《森林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陆生野 生动植物保护实施条例》、《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实施条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 动植物名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其中对进出口野生动植物和其产品都作出了管理规定。同时,《刑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海关法 》等对非法进出口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伪造、倒卖、转让进出口证明书等违法行为, 也作出了明确的处罚规定。
而且,我国从未忽略过和国际间的合作。我国于80年代起先后加入《生物多样性 公约》、《湿地公约》,与澳、日签订《候鸟保护协定》,与美国签订《中美自然保护议定书》,与俄、印签署《老虎保护议定书》,等等。
回顾过去的世纪,全世界人民为保护濒危的物种和生态环境的好转做出了不懈的 努力。21世纪转瞬即至,希望我们都能说一句“濒危的物种,你们好好生活”!
《光明日报》1999-11-8第11版
第二节 环境污染的危害
人类的环境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两类。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并且基本上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其中存在着对人体健康有利的许多因素。例如,清洁和具有正常化学组成的水、空气、土壤、适宜的太阳辐射和小气候,以及优美的绿化,都对健康起促进作用。但在有些地区,原生环境对人群健康也会带来不良影响。例如,由于地理地质原因,有的地区的水或土壤出现某些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的异常现象,而影响当地居民摄入这些元素的数量。人体中某些微量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时,就会引起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又叫地方病。
人类不仅能适应自然环境,而且还能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使环境更加适合于人类生存。在人为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称为次生环境。工农业生产排放大量有毒有害污染物,严重污染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使人类生活环境的质量急剧恶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排入环境各种污染物,特别是生产过程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极多,而且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还在与日俱增。这些污染物随同空气、饮水和食物进入人体后,对人体健康产生各种有害影响。
治理大气污染的紧迫感
1. 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空气被各种有害物质污染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大气污染是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现代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密集,煤炭和石油燃料的迅猛增长而产生的。近百年来,西欧,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大气污染事件日趋增多,本世纪50-60年代成为公害的泛滥时期,世界上由大气污染引起的公害事件接连发生,例如: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等等,不仅严重地危害居民健康,甚至造成数百人,数千人的死亡。
二氧化硫、颗粒物 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因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颗粒物等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质急剧增多。空气污染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据统计,1990年全国煤炭消耗量10.52亿吨,到1995年煤炭消耗量增至12.8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达2232万吨。超过欧洲和美国,居世界首位。1997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346万吨,比1995年增加114万吨,烟尘排放总量为1873万吨,比1995年减少111万吨。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燃用高硫煤,燃煤设备未能采取脱硫措施,致使二氧化硫排放量不断增加,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如不严格控制,到2000年我国煤炭消耗量增长到15亿吨时,二氧化硫排放量将达2730万吨。
空气中二氧化硫的主要危害是刺激和腐蚀呼吸道黏膜,引起炎症和气道阻力增加,继续不断作用会导致慢性鼻咽炎,慢性气管炎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居民长期接触接近年平均浓度超过100mg/m3的烟尘和二氧化硫;短期接触日平均浓度超过250mg/m3的烟尘和二氧化硫,能促使呼吸系统疾病加重,患
生物多样性变化
生物群落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将其划分为若干类型。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十分宽泛,即包括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还包括生态适应性、形态、生理生态多样性等广泛的内容。
不同地理、气候环境具有不同的生物群落。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逐步扩张,改变了广大地区的生物环境,严重影响了生物多样性,物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地球上减少。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1988年,全世界有1200种动植物濒临灭绝。到2000年,地球上10%~20%的动植物(50万种~100万种)将消失。
全球、全国生物多样性的最新消息
(以下内容可以作为专题,设为专题链接)
3.5 亿抢救濒危植物
我国将投资 3. 5亿元建设四大植物基因库,以保护正濒临灭绝的植物。昨天,记者从正在中科院北京植物园召开的中国技术人员生物多样性培训班上了解到,中科院已启动濒危植物抢救工程。
昨天开始的培训班是由汇丰银行资助的。目前,中科院已拨款 1. 5亿元加上地方拨款的 2 亿多元重点建设一批植物基因库,将我国本土植物的 3/4 保护起来。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最大的植物基因库位于西双版纳。此外,中科院武汉、广州及北京植物园也都是重点建设项目。
陕北发现四亿至三亿五千万年前古蕨类植物化石
位于陕北的黄龙县近日发现一块有树叶痕迹的石头,有关专家称,该石头模印为蕨类植物化石,属泥盆纪末至石炭纪时期,距今约四亿至三亿五千万年。
据了解,黄龙县因黄龙山绵亘境内而得名,地貌形似芭蕉扇。气候湿润。森林覆盖率为百分之七十三,素有“黄河流域的绿洲”之称。
据黄龙县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次发现的蕨类植物化石,长三十二厘米、宽二十一厘米,有一凸面叶片和一凹面叶片,叶片长二十厘米,印纹清晰可见,两片合扣为一片完整树叶。
专家认为,这是古时高等植物中比较低级的一种类群,旧称“羊齿植物”,二迭纪时后至三迭纪时大多绝灭,其遗体形成煤层,现代生存的大多为退化了的草本,黄龙山区经常可看到。
有关专家据此石推测,这些古植物和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对研究黄龙乃至陕北历史和地质变迁提供了实物依据。
内蒙古毛乌素沙地碱湖发现两个螺旋藻种
内蒙古农业大学乔辰教授、李博生副教授带领的课题组通过多年对毛乌素沙地碱湖中自然生钝顶螺旋藻进行潜心研究,2 月 21 日证实,这一藻种在世界上属首次发现的纯天然、低温型钝顶螺旋藻。
乔辰、李博生等科研人员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就发现毛乌素沙地碱湖有 4 种形态各异的螺旋藻,他们对这些藻类进行了 4 年的分离、纯化,观察、比较研究,最后确定:鄂尔多斯螺旋藻和巴彦淖尔螺旋藻两个藻种为世界首次发现,钝顶螺旋藻和方胞螺旋藻两个藻种为中国首次发现。
从 2000 年开始,乔辰、李博生等科研人员对钝顶螺旋藻从生态适应性方面和酶分子角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碱湖钝顶螺旋藻比国外引进的钝顶螺旋藻和极大螺旋藻适宜温度要宽,它在 0—80 摄氏度都具有较高活性,其生长温度范围为 6—40 摄氏度,最适宜生长温度是 24 摄氏度;它的过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酯酶对温度的适宜范围同样比国外引进的要广,其活性在低温下比引进的钝顶螺旋藻和极大螺旋藻分别高 1.2 倍和 1.3 倍。这些研究证实,毛乌素沙地碱湖钝顶螺旋藻是耐低温型、广温型藻种。另外,乔辰、李博生等科研人员还利用 300 平方米的养殖池在国内首次实现用天然湖水养殖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结束了我国螺旋藻产业长期使用进口藻种的历史。
螺旋藻属于蓝藻门、蓝藻纲、段殖体目、颤藻科、螺旋藻属。含有极为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衰老、抗辐射、抗癌、防癌等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称螺旋藻为“21 世纪人类最佳保健品和最理想的食品”。
一项联合调查报告说
全球珊瑚礁又少了 400 多
今天在这里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说,到今年 10 月份为止,全球范围内已有 400 多处珊瑚礁面临消亡的危险。参与此项调查的科学家警告说,气候变化、过度的渔业捕捞和无节制的海底旅游活动正在使世界上的珊瑚礁面积逐渐减少。
这项联合国环境开发署、世界渔业中心和国际珊瑚礁行动组织联合发表的调查报告指出,珊瑚礁的消失是自然环境受到人类过度开发负面影响的表现形式之一。全球珊瑚礁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礁石的大面积脱色变白,而礁石的脱色变白将使珊瑚礁失去提供其能量的藻类,从而导致珊瑚消亡。今年以来,全球 400 多处珊瑚礁出现脱色变白的现象,它们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的大堡礁,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美国的佛罗里达州附近海域。
报告认为,导致珊瑚礁脱色现象的原因是全球气候变化、海洋污染和不负责任的旅游等。从近期的直接影响来看,一方面,针对珊瑚礁开展的海底旅游业每年可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但是无节制的旅游发展和不负责任的旅游方式,致使珊瑚礁受损;另一方面,对珊瑚礁造成破坏的人类活动主要是过度的渔业捕捞,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渔民常使用炸药或者采用向一些海域投放毒素的方式捕鱼,这直接危害珊瑚礁的生长。从长期的影响来看,大量温室气体排放致使全球气候变暖,使珊瑚礁受到致命打击。珊瑚礁脱色现象在 1998 年曾经最为严重,那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使得印度洋部分水域的水温上升了 1 摄氏度至 2 摄氏度,印度洋中部地区 90% 的珊瑚礁被毁。
珊瑚礁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科学家建议人类采取更负责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保障珊瑚礁的自然生长。据悉,国际珊瑚礁行动组织正在与环发署合作,搜集世界范围内珊瑚礁状况的数据和资料,以便为各国领导层决策提供科学根据。
三大因素威胁生物多样性
我国第一本专门研究森林生物多样性评价的书籍——《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评价》,最近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该书的问世,填补了我国在该研究领域的空白。该书的作者——北京林业大学张颖教授指出,人口问题、过度捕猎和森林面积消失对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成了严重威胁。
张颖研究了国内外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评价方法,分析了每种方法的利弊,认为机会成本法是目前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价比较可信的方法。他运用这一方法评价了 1998 年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他还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实物变化评价进行了研究。在森林质量指数评价方法的启发下,创造了“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方法,并采用 SPSS 软件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分析,设计了评价指标和计算公式,计算并评价了 1973 年至 1999 年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实物变化。
通过分析张颖教授发现,我国在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变化中,总体是不平稳发展的,特别是森林生物多样性压力指数、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数、森林物种多样性指数一直处于不平稳发展变化之中,从而决定了森林生物多样性指数也处于不平稳发展变化之中。张颖教授还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影响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因素,指出人口问题、过捕过猎和森林面积消失是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三大关键因素。
环保视野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成果
生物多样性公约》生效十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履约活动,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科学研究,以及开展生物多样性的公众教育和培训,取得了积极效果。
积极参与国际履约
自签署“公约”以来,我国在履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GEF)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一批国家建立了广泛的双边关系,先后制定实施了“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海洋和海岸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培训和宣传教育等一系列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公众的保护意识,并从 GEF 获得 2300 多万美元的赠款,从世界银行获得约 2.6 亿美元的贷款,大力推动了国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加强环保法制建设
我国颁布了“环境保护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种子法”及《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修订了“森林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渔业法”等法律法规,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保护规划纲要》、《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有关部门还制定了林业生物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多样性、湿地生物多样性、生物种质资源、大熊猫迁地保护等专项保护行动计划,使一些主要部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国家行动计划之中。
加强了就地和迁地保护
到 2001 年底,全国共建立自然保护区 1551 个,其中国家级 171 个,占国土面积的 12.9%,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保护区网络。中国自然保护区在国际上影响日益扩大,全国已有 21 处自然保护区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1 处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3 处自然保护区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目前我国 70% 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 的野生动物和 60% 的高等植物,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绝大多数都在自然保护区里得到较好的保护。
截至 2000 年,全国有植物园 140 多个,栽培中国区系植物约 18000 种,约占中国区系成份的 65%;全国已建立近 200 个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230 多处野生动物人工繁殖场,20 多处水族馆,数十处鸟类动物园,建立了东北虎、麋鹿、野马、高鼻羚羊、朱 、扬子鳄等濒危野生动物救助和繁育中心 14 处,建成淡水鱼类种质资源综合库、鱼类冷冻精液库、试验性牛羊精液库、胚胎库等。
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还发布了《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全书共有兽类、两栖类和爬行类、鱼类、鸟类四卷,每卷提供了濒危动物的种群分布、数量现状和趋势、濒危等级和受威胁原因的科学资料;林业、农业等有关部门发布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计有 246 种 8 类植物。
我国重视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
5 月 22 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也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生效实施十年。自 1992 年签约以来,我国对履行《公约》十分重视,且取得了显著成绩。
十年来,我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履约活动,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政策,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到 2001 年底,全国共建立自然保护区 1551 个,其中国家级 171 个,占国土面积的 12.9%,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保护区网络。我国自然保护区在国际上的影响也日益扩大,全国已有 21 处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3 处自然保护区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目前我国 70% 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 的野生动物和 60% 的高等植物,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绝大多数都在自然保护区里得到较好的保护。
西藏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
作为全国生物种类最丰富的省区之一,西藏自治区生物多样性得到较好保护。
西藏高原的地势特点是东南低、西北高。藏北草原海拔 4500 米以上,藏东南谷地海拔在 1000 米以下。从东南到西北呈现出热、温、寒三带不同的气候类型,依次出现了森林、草甸、草原和荒漠,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使西藏成为一个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
为进一步摸清西藏生物资源主要分布状况,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今年西藏把原始森林种群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列入全区重点科技项目。据勘察,目前全区拥有高等植物 6800 多种,隶属 270 多科、1510 多属,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植物有 39 种。全区拥有野生脊椎动物 799 种,其中 125 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西藏野驴、野牦牛、孟加拉虎、黑颈鹤、雪豹等 45 种为我国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裂腹鱼的种类和数量均占世界裂腹鱼的 90% 以上;488 种鸟类中,22 种为西藏所特有;昆虫种类达 2300 多种。据初步资料统计,西藏水生生物中的浮游动物有 760 多种,其中原生动物 458 种,水生植物中的硅藻类共计 340 种。
西藏目前仍是全球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最脆弱的地区,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将难以或无法恢复。
为有效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证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西藏已建立自治区级及以上级别的自然保护区 18 个,保护区总面积 33 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 27% 以上。同时,西藏林业公安部门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
针对水土流失、沙漠化、地质灾害和草原退化等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今年西藏启动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生态环境保护计划。到本世纪上半叶,西藏将投入 227 亿元,建设 160 个项目。
(以下是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现状)
濒危的物种,你们可安好
近几个世纪以来,全世界灭绝的野生动植物种类数以千计,其中自16世纪以来灭 绝的鸟类约150种,兽类约95种,两栖爬行类约80种;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统计的数字表明:现在,5%—20%的脊椎动物和树木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而且物种灭绝的速度 正以百倍的速度增长。
地球不能只有人类
在过去的400年中,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58种,大约每7年就灭绝一个种,这个 速度较正常化石记录高7—70倍;
在本世纪的100年中,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23种,大约每4年灭绝一个种,这个 速度较正常化石记录高13—135倍……
以下是一组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最新数据:
中国被子植物有珍稀濒危种1000种,极危种28种,已灭绝或可能灭绝7种;
裸子植物濒危和受威胁63种,极危种14种,灭绝1种;
脊椎动物受威胁433种,灭绝和可能灭绝10种……
生物多样性受到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威胁。生存问题已从人类的范畴扩展到地球 上相互依存的所有物种,许多人都在思考着同样一个问题——我们能留给下一代什么? 是尽可能丰富的世界,还是一个生物种类日渐贫乏的地球?
不断翻升的数字敲响了世纪末的警钟,人类改造世界的美梦蒙上了一层阴影,不 少人惊恐地自问,不曾孤独来世的人类,难道注定要孤独地离开?答案也许可以从150 年前一位印第安酋长的话中找到——“地球不属于人类,而人类属于地球”。
谁是最凶恶的动物
自然界的物种不断产生,又不断灭绝。自寒武纪以来,地球上曾有过五次大规模 的生物灭绝事件,主要都是由于地质变形和气候变化造成的。自从人类出现以后,特 别是工业革命以后,由于人类只注意到具体生物源的实用价值,对其肆意地加以开发,而忽视了生物多样性间接和潜在的价值,使地球生命维持系统遭到了人类无情地蚕食。
科学家估计,如果没有人类的干扰,在过去的2亿年中,平均大约每100年有90种 脊椎动物灭绝,平均每27年有一个高等植物灭绝。在此背景下,人类的干扰,使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1000倍。1600年以来,有记录的高等动物和植物 已灭绝724种。而绝大多数物种在人类不知道以前就已经灭绝了。经粗略测算,400年间,生物生活的环境面积缩小了90%,物种减少了一半,其中由于热带雨林被砍伐对 物种损失的影响更为突出。估计从1990—2020年由于砍伐热带森林引起的物种灭绝将使世界上的物种减少5%—15%,即每天减少50—150种。
我国的情况怎样呢?
我国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物种濒危的现象却十分严重, 以国家环保总局统计的脊椎动物受威胁的情况为例:
哺乳纲受威胁物种134种,占我国哺乳纲已知总数的23.06%;
鸟纲受威胁物种182种,占我国鸟纲已知总数的14.63%;
爬行纲受威胁物种17种,占我国爬行纲已知总数的4.52%;
两栖纲受威胁物种7种,占我国两栖纲已知总数的2.46%;
鱼纲受威胁物种93种,占我国鱼纲已知总数的2.41%。
人类应承担什么责任
对于目前物种大量濒危的原因,国家林业局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孟宪林副 主任向我们说明了个中缘由。
在造成野生动植物资源危机的诸多因素中,栖息地的破坏和商业目的的利用是最 主要的因素。
生物生活的空间不外乎海洋、陆地和天空,但环顾四周,世界上森林、草原和海 水资源形势不容乐观。草原超载过牧,严重退化;森林覆盖率低,零碎分散;水域污 染,面积减少。北美大平原的97%已经消失,在美国大陆的48个州中有许多受保护的 大平原生态环境,但是其中几乎没有一个同时有美洲野牛、熊和狼。我国是世界上沙 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沙漠化面积达到160.7万平方公里,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而且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这使得一些稀有或敏感的物种难以继续 生存。
有资料显示,全世界的森林面积正以每年约17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我国的森林 面积虽为1.3亿公顷,但其覆盖率为13.92%,仅为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的一半,而且在最近的几十年里,森林破坏情况严重。我国最大的三片针叶林区:大兴安岭、长 白山地和西南横断山区,70%的天然林已被采伐;各种阔叶树林也所剩不多。
此外,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也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威胁。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 的二氧化碳约有230亿吨,空气中的颗粒物质、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污染物也大量增加,全球在日益变暖。在我国,对大气污染十分敏感的地衣,在许多城市和 近郊以及接近污染源的森林中已无法再寻觅到它的踪迹了。
世界上绝大多数脊椎动物的肉可食,毛可衣,其中许多种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本世纪以来,各种先进的运输工具和信息媒体被广泛运用到动植物活体和产品的装运 上,使国际间野生动植物贸易(包括其中超出1/3的非法贸易)可获得高达数十亿美 元的利润,这样大量的野生动植物遭到猎捕。从1850年到1870年,北美野牛从2500万 头下降到不到1100头,美洲马鹿的数目从1000万头下降到约9万头;在南部非洲草原上的羚羊群在19世纪后半叶几乎被杀光,以猎取皮张出口;全欧洲有约600多万头狍,每 年大约被猎取200万头。
在我国,据国家环保总局的数据显示:华南虎估计野外仅存数十头,分散于湖南、 江西、广东、福建等省,一处多者5—6头,少者3—4头,已难于正常繁殖;海南长臂猿,据调查,过去岛上10个县均有分布,数量20000头左右,目前仅余15—20头,残存 于霸王岭的小片森林中,已成为极度濒危的种类;白鳍豚分布于湖北枝城以下的长江中、下游,由于长江航运的增长等原因,栖息地有效空间不断减少,质量下降,导致 种群数量急速减少,估计仅余100多头,处于极度濒危状态。
在植物方面,由于过度采摘,肉苁蓉、锁阳等名贵中药植物日渐稀少。有些植物, 如三尖杉属和红豆杉属植物自发现为新型抗癌药物后,立即遭到大规模的采伐破坏, 其资源急速减少。
另外,外来物种的入侵有时也会造成某些本地物种的灭绝。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原 产日本的松突圆蚧,于80年代初侵入中国广东沿海地区,并迅速蔓延成灾。1983年松林受害约11万公顷,到1990年底,已扩展到71.8万公顷,造成13万余公顷的马尾松枯 死。
为濒危物种做点什么
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就是认识到地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人类在走 过了刀耕火种,滥伐滥捕,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农业文明,在走过了浓烟滚滚,污水横流,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工业文明之后,从长期的迷惘和阵痛中看到30 多年前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的预言正在一步步地变为现实——人类的生存越来越依 赖于少数几种作物和禽畜,生产活动越来越局限在少数几种单调脆弱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原始意义上的生态系统已不复存在。如果不加以有效地控制,未来的生态环境将 在人们的忽视中,变成一个狼狈狰狞的活生生的现实。迈向21世纪的人类应该静下心 来思考一下,什么才是拯救人类和世界的最好办法。
世界观察研究所、国际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联盟及联合国环境项目1991年发布了 生物多样性现状报告,并起草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十年行动规划。国际上也已经签定了一系列关于保护野生生物,生物多样性与自然环境的公约。 其中,最重要的一份是1991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定 的《国际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蒋志刚博士说:“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开发利 用与区域的自然环境、物种特征有关,与各国的经济发展,生态资源开发程度以及民众科技知识水平有关。我国目前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正处于保护恢复期,濒危种类多, 程度严重。国家有关部门对这一问题给予了很高的重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了一 定成效。”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逐步开始建立自然保护区,特别是近20年来,这项事业发 展迅速,至今划建以保护森林和野生动物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有900多处,面积超过7000 万公顷。
改革开放后,我国还陆续颁布了《森林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陆生野 生动植物保护实施条例》、《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实施条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 动植物名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其中对进出口野生动植物和其产品都作出了管理规定。同时,《刑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海关法 》等对非法进出口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伪造、倒卖、转让进出口证明书等违法行为, 也作出了明确的处罚规定。
而且,我国从未忽略过和国际间的合作。我国于80年代起先后加入《生物多样性 公约》、《湿地公约》,与澳、日签订《候鸟保护协定》,与美国签订《中美自然保护议定书》,与俄、印签署《老虎保护议定书》,等等。
回顾过去的世纪,全世界人民为保护濒危的物种和生态环境的好转做出了不懈的 努力。21世纪转瞬即至,希望我们都能说一句“濒危的物种,你们好好生活”!
《光明日报》1999-11-8第11版
第二节 环境污染的危害
人类的环境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两类。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并且基本上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其中存在着对人体健康有利的许多因素。例如,清洁和具有正常化学组成的水、空气、土壤、适宜的太阳辐射和小气候,以及优美的绿化,都对健康起促进作用。但在有些地区,原生环境对人群健康也会带来不良影响。例如,由于地理地质原因,有的地区的水或土壤出现某些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的异常现象,而影响当地居民摄入这些元素的数量。人体中某些微量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时,就会引起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又叫地方病。
人类不仅能适应自然环境,而且还能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使环境更加适合于人类生存。在人为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称为次生环境。工农业生产排放大量有毒有害污染物,严重污染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使人类生活环境的质量急剧恶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排入环境各种污染物,特别是生产过程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极多,而且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还在与日俱增。这些污染物随同空气、饮水和食物进入人体后,对人体健康产生各种有害影响。
治理大气污染的紧迫感
1. 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空气被各种有害物质污染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大气污染是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现代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密集,煤炭和石油燃料的迅猛增长而产生的。近百年来,西欧,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大气污染事件日趋增多,本世纪50-60年代成为公害的泛滥时期,世界上由大气污染引起的公害事件接连发生,例如: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等等,不仅严重地危害居民健康,甚至造成数百人,数千人的死亡。
二氧化硫、颗粒物 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因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颗粒物等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质急剧增多。空气污染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据统计,1990年全国煤炭消耗量10.52亿吨,到1995年煤炭消耗量增至12.8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达2232万吨。超过欧洲和美国,居世界首位。1997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346万吨,比1995年增加114万吨,烟尘排放总量为1873万吨,比1995年减少111万吨。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燃用高硫煤,燃煤设备未能采取脱硫措施,致使二氧化硫排放量不断增加,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如不严格控制,到2000年我国煤炭消耗量增长到15亿吨时,二氧化硫排放量将达2730万吨。
空气中二氧化硫的主要危害是刺激和腐蚀呼吸道黏膜,引起炎症和气道阻力增加,继续不断作用会导致慢性鼻咽炎,慢性气管炎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居民长期接触接近年平均浓度超过100mg/m3的烟尘和二氧化硫;短期接触日平均浓度超过250mg/m3的烟尘和二氧化硫,能促使呼吸系统疾病加重,患
展开全部
不要干预,这是最好的方法,还可以人工引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慎重引入外来物种,以免引起生态入侵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