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我来答
CAOHANJVA

2020-10-09 · TA获得超过46.7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21.9万
采纳率:92%
帮助的人:1.6亿
展开全部
文/颜雨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通过描写诗人在舟中所见的夜景,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亲人和友人的感情。

峨眉山月歌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感情

1峨眉山月歌原文及翻译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翻译: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2《峨眉山月歌》赏析
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写诗人在舟中所见的夜景:峨眉山上空高悬着半轮秋月,平羌江水中流动着月亮映影。首句是仰望,写静态之景;次句是俯视,写动态之景。第三句写出发和前往的地点,第四句写思念友人之情。全诗连用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语言自然流畅,构思新颖精巧,意境清朗秀美,充分显示了青年李白的艺术天赋。
  此诗是作者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出蜀途中所作。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前两句是说,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别明亮。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句式,是说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境。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入妙。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后两句是说,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这位“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而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以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语言流转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容易受到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是超越时空。但这首诗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上达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个字中出现了五个地名,共计十二个字,这在万首唐
zxyjyd
高粉答主

2020-10-09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5万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832万
展开全部
峨眉山月歌这首诗用了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表现了作者依恋家乡山水的思想感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以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语言流转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宗怜雪34

2020-10-09 · TA获得超过3083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313
采纳率:67%
帮助的人:90.1万
展开全部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青年李白的《峨眉山月歌》,简直就是四句大白话:除了一一罗列沿江而下的平羌江、峨眉山、清溪驿、渝州、三峡等五个地名,唯一的诗歌意象是老生常谈的月亮,李白笔下经常拟人化的月亮。“思君不见下渝州”里的“君”,也就是第一句诗中的“峨眉山月半轮秋”。

那么这首诗的意蕴,这样轻轻松松地就算是抵达了么?

数百年后,苏轼在《送张嘉州》一诗中写道:“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谪仙此语难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

苏轼似乎想说,这首诗其实并没那么容易理解。想要更好地理解它,需要和“嘉州”这个地方的月相观察联系起来。

嘉州,也就是今天的乐山,嘉州郡下曾设有平羌县,人们把北起青神县,南至嘉州城的这段岷江称为平羌江。25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乘舟离开成都,停船休憩的第一个重要站点,就是嘉州。现代以前,人们水路出川的行程大抵如此,这是由河流和交通方式决定的。

依据地图指示的方位,和月相的基本规律,我们可以知道,李白抵达嘉州的那天,应该是那年秋天的某月初七八。

“半轮秋”,可能是上弦月,也可能是下弦月。初七八,二十三四,都是半轮月,也称弦月——此时月亮的外圆弧像弓身,内侧像弓弦。

但“峨眉山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意思是说入暮之后月亮高悬在平羌江西面的峨眉山上,那这个时间就只能是上弦月。

初七初八的上弦月,正中午时月出,正子夜时月落。秋天入暮大概是在七八点,此时月亮已经渐渐偏西。从嘉州城边的平羌江上望过去,月亮理应在白日还能看见山影的峨眉山上。

而如果是下弦月,也就是农历二十二三,晚上二十四点时月出,中午十二点时月落,下午和前半夜,天空中是没有月亮的。

确实,对《峨眉山月歌》的理解,不仅与地理有关,还与月相有关。以往的解释,都只把重点放在地理上,但正如苏轼提醒的那样,也许解释此诗的奥秘,还应该重视月相。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歌的后两句,地点已经转换,从嘉州城来到了沿江而下一百多里的犍为县城,也就是诗歌中的清溪驿,清溪驿仍然是嘉州治下,也就是说,苏轼的那首诠释《峨眉山月歌》的诗,依然有效。峨眉山、平羌江、清溪驿,都属于嘉州。

依据行程,时间也已经转变,从第一日的入夜,转到了第三日的凌晨。从嘉州城到清溪驿,顺水而下正好一天行程,历史上许多人留下的日记里都能佐证这一点。毕竟,这是一条极其重要、极其忙碌的出川水道。

在清溪驿停船睡了一晚,第二日,天还未亮,船夫就启程赶路了。“夜发清溪”,不是说晚上赶路,而是说天还未亮就出发了。

夜发清溪,意思是从清溪驿出发。后面的两个地点(三峡、渝州)在诗歌中是作为尚未到达的远方而出现的。也就是说,《峨眉山月歌》的写作地点应该就是清溪驿,前两句是对前晚风景的回忆,后面提到的渝州和三峡,是需要再奔波很多天才能抵达的远方。

夜发清溪向三峡,此时新的起点是清溪驿,目的地是三峡。

前面我们说过:“初七初八的上弦月,正中午时月出,正子夜时月落。”也就是说,后半夜和上午的天空中是看不见月亮的。所以李白的小船凌晨启程时,是抬头不见明月的。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诗歌的妙处,就是把这个“不见”和“下渝州”毫无理由地扭在了一起。本来明明是摸黑赶路,现在却变成了对身后家乡的怀念,和对道路远方、人生前程的热切向往。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既然三峡还远,那么就先到渝州吧。诗人对远方的热切,在两个地点的倒置中,巧妙地呈现出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绝带5
2023-05-16 · TA获得超过64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74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9.1万
展开全部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通过描写诗人在舟中所见的夜景,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亲人和友人的感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