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说每天早起排便是最健康、最好的习惯,是这样的吗?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其正确之处在于:
1、清除毒素:人们早起上厕所排便,可以将前一天残存在肠道里的毒素排出体外,避免毒素的堆积。
2、直立反射:即主动将身体恢复到直立状态的反射。晨起后人变为直立状态,这时结肠发生直立反射,推动粪便向下移动进入直肠,从而引起排便反射。
3、胃结肠反射:经过一夜的消化,食物已完全从胃中排出。吃早餐后,食物进入已排空的空胃中,使得结肠强烈蠕动,结肠内容物随之进入直肠,引起排便反射。
所以晨起和早餐后都是最佳的排便时间。
但是排便习惯不仅仅包括排便时间,还包括便质、排便过程等内容。如果早晨起来有便意,但是不能及时上厕所,又或者蹲在厕所里长时间不能排出大便,即使排出大便也是羊粪蛋状的,又或者大便不成形,或成稀水状,有臭味,那就不能称之为最健康、最好的排便习惯了。
要想使晨起排便最健康,就得保证在晨起有便意感后,能够及时的上厕所,不憋大便,蹲厕所时精力集中,改掉看手机的习惯,在3到10分钟轻松地排出成形的不干、不稀、不恶臭的粪便。
如果自己不是晨起排便,想养成晨起排便的习惯也是可以的。在起床后或者早餐后,即使没有便意,也蹲会儿厕所,坚持一段时间就会逐渐建立起排便的条件反射,这样就能将排便的时间点固定在晨起或早餐后的时间点上了。
医学上,1星期排便3次到1天排便3次,都是正常的。所以如果有了便意,要及时排便。
每天早上排便是对健康最有利的哦!
第一,食物进入人体以后在消化系统中的流通周期大概是在24小时,也就是从前一天早晨开始进食,到第二天早晨排便,食物经过消化吸收沉积下来的糟粕就储存在大肠内,最后刺激肛门肌,产生排便感;
第二,人体在经过一天的消化吸收后,已经形成食物残渣,而夜间人体代谢机能是比较缓慢的,是人体各个脏器在自我修复和清除毒素垃圾的过程,这样再经过一夜的沉积,食物残渣以及需排出体外的毒素垃圾都存积在大肠内,急需排出体外,如果这个时候不进行排便,这些东西在大肠内会被继续吸收,毒素之类的可能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对健康不利,而且残渣内的水分会被大肠进一步吸收,这样造成大便干燥,容易形成便秘。因此每天坚持按时早晨排便,也会形成人体生物钟时间,到时就会有便感,这样是一种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非常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