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人名言引用举例
展开全部
1、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译: 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这类的小人,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译: 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4、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译: 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有如神助。
5、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译: 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6、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译: 读书要持之以恒,一天也不能间断。
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 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8、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译: 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 懂得学业的人不如喜爱学业的人,喜爱学业的人不如以从事学业为快乐的人。
10、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 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11、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 用公平正直来对待怨恨,以恩德来报答恩德。
1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 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的人,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1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 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从中获得新知识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1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 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忧患很快就会出现。
1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 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1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 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 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1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译: 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
19、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译: 热衷于传播小道消息的行为,是对道德的背弃。
20、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译: 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2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译: 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22、满招损,谦受益。 译: 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23、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译: 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24、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译: 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2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 既有志于学习和追求真理却又以贫困为耻辱的读书人,不值得与他讨论真理。
2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译: 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荒废在嬉笑中,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他却能毁灭于随随便便。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译: 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4、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译: 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有如神助。
5、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译: 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6、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译: 读书要持之以恒,一天也不能间断。
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 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8、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译: 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 懂得学业的人不如喜爱学业的人,喜爱学业的人不如以从事学业为快乐的人。
10、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 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11、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 用公平正直来对待怨恨,以恩德来报答恩德。
1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 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的人,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1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 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从中获得新知识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1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 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忧患很快就会出现。
1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 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1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 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 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1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译: 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
19、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译: 热衷于传播小道消息的行为,是对道德的背弃。
20、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译: 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2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译: 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22、满招损,谦受益。 译: 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23、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译: 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24、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译: 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2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 既有志于学习和追求真理却又以贫困为耻辱的读书人,不值得与他讨论真理。
2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译: 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荒废在嬉笑中,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他却能毁灭于随随便便。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