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佛教和道教能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以迅速传播
1、在长期分裂战乱中,兴衰莫测的各族统治者妄图“长生世上”或死后升入天堂,并祈求神奇法术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2、同时,统治者向人民宣传因果报应说,使人民相信现实社会里封建统治者与人民之间富与穷、贵与贱的差别以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都是合理的,是前世修福与作恶的结果,要人们安于现状,“蠲去邪累,澡雪心神,积行树功”,以达到“化恶就善”的目的,用以麻痹人民的斗争意志。
3、身受阶级和民族双重压迫的各族人民,由于“他们既然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就去追寻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就去追寻思想上的安慰,以摆脱完全的绝望处境”。
特别是长期战乱,天灾人祸相寻,更加助长了广大群众对宗教所宣扬的“羽化飞天”或“登天堂”一类死后的幸福生活的憧憬。因此,佛教、道教在当时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扩展资料:
北魏太和元年(477年)全境只有佛教寺院6478所,僧尼77258人。到北魏后期,“天下多虞,王役尤甚。于是所在编户,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赋役……略而计之,僧尼大众二百万矣。”在北齐、北周时期,北齐境内共有寺院3万所,僧尼200万;
北周境内共有寺院1万所,僧尼100万。北齐北周全境共有僧尼300万人,为唐代僧尼最多时期唐武宗时代全国僧尼近30万人的10倍。当时北方人口约为3000万,僧尼人数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这个僧尼数与总人口数的比例,超过了历代僧尼人数所占总人口数的比例,这就表明,当时佛教在人民中传播之广、影响之大是空前绝后的。
一、百姓渴望得到精神上的解脱;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各方霸主连年征战,百姓生活困苦,渴望安定的幸福生活;
二、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崇;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统治者大力提倡、推广;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两家的新发展;都主张忍受今生苦难,换取来时的幸福;
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制的发展和统治者崇信佛教,导致地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佛教和道教得以迅速传播和快速发展。
社会环境:长期分裂战乱,社会经济凋零,百姓疾苦,社会矛盾严重。
统治者:大力推崇,巩固统治,精神控制,宣扬富贵等级差别合理,安于现状,消极避世,麻痹人民争斗意志。
各族人民:身受阶级和民族压迫,既然对物质解放绝望,那就寻求精神安慰。
佛道本身内容符合统治者的需要。
氏族和寺院经济发展提供经济支持和传播场所。
僧侣和道士本身的艰辛努力。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本土性、开发性,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