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展开全部
维生素也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素。但它既不供给能量也不构大人体的组织,而是调节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平时只需少量便可满足需要,但绝对不能缺少。除了维生素D以外,其他维生素都不能由人体合成,或合成的数量极少,故需经常由食物中获得。维生素的种类很多,作用各异,根据它们的溶解性,维生素可分成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四种,有时是以可被人体利用的维生素前体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如胡萝卜素(可转变成维生素A)、麦角固醇(可转变成维生素D)等。由于它们溶解在脂肪中,故凡能促进脂肪吸收的因素都有助于其吸收,吸收后主要贮存在体内的脂肪组织中,通过胆道慢慢排泄。由于排泄速度缓慢,故缺乏以后症状出现较迟;而大剂量摄入常可引起中毒,所以宝宝的鱼肝油(富含维生素A、D)摄入量不宜过多。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两类。B族维生素有维生素B1(硫胺素)、B2(核黄素)、133(泛酸)、B6(吡哆醇)、B12(钴胺素)、尼克酸(菸酸)、叶酸、生物素、胆碱等。这类维生素皆易溶于水,摄入过量时可从尿中迅速排泄,故体内贮存量不多。当供给量不足时,易出现缺乏的症状;由于排泄较快,故一般不易中毒,但也不宜过量。例如服用过多的维生素c可形成大量草酸,从而易致泌尿道结石。 在自然界中,有些维生素(如维生素A、D、E、B6等)实际上包括了多种结构类似、功能相仿的化合物,如维生素A1、A2;维生素D2、D3、D4、D5;a一、b一、y--生育酚(维生素E)以及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维生素B6)。
某些天然食物中含有抗维生素的成分,多吃这些食物可使人出现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如双香豆中所含的双香豆素可拮抗维生素K而使人出血后不易凝固;生鸡蛋中有抗生物素球蛋白,可与生物素紧密结合使之失去活性,从而出现纳呆、皮炎、舌炎、肌肉疼痛、精神抑郁等生物素缺乏的症状。 另外还有一些化合物其作用与维生素极相似,但因人体可自行合成,或其本身就是人体代谢过程中的产物,如生物类黄酮、辅酶Q、肌醇、硫辛酸、乳清酸和对氨基苯甲酸等,一般常称为“类维生素”。
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对人体的作用 天然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A有两种形式:维生素A,(视黄醇)和A2(3一脱氢视黄醇)。前者主要存在于海鱼的肝脏以及奶类和蛋黄中;后者主要存在于淡水鱼的肝脏里,其活性只有A.的40%左右。绿色、黄色蔬菜(如菠菜、胡萝b、辣椒、苜蓿、韭菜和南瓜)以及李子、柿子等水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胡萝b素的化学结构与维生素A相似,并能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故又称为维生素A原。在自然界中已知有数十种胡萝b素类的化合物,其中以a一、b一、y--胡萝卜素和隐黄素为最多见,而以b--胡萝卜素的活性为最高。 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皆易溶于脂肪和大多数有机溶剂中,但不溶于水。在肠道中它们与脂肪一起被吸收。胡萝卜素可在肠粘膜细胞以及肝脏中转化成维生素A并供人体所利用。暴露于空气中或受日光照射可使之氧化破坏。食物中的磷脂、维生素C和E均有抗氧化作用,故能保护维生素A和胡萝b素。在同样的贮存条件下,胡萝卜素不及维生素A那样稳定。 从理论上讲,每个胡萝b素分子能形成2个维生素A分子,但实际上胡萝卜素的吸收利用率远低于维生素A。从它们的生理活性来看,胡萝卜素的作用只有维生素A的1/6。
其他胡萝卜素的活性更低,约相当于维生素A的1/12。通常,每日摄入的维生素A的量不满1岁的宝宝为200微克,1~4岁的宝宝为500微克,5—12岁的宝宝为750微克,大人每天800微克,孕妇和乳母每天分别为1000和1200微克。维生素A摄入过多可引起中毒。由于人体对胡萝卜素的转化速度有一定的限制,故胡萝卜素摄入过多,仅有皮肤和粘膜的黄染,而不会中毒,所以从安全性来讲,胡萝卜素则优于维生素A。 ‘目前我国人民的膳食结构中,肝、奶、蛋所占的比例还较小,所以有色蔬菜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在保证维生素A的营养方面,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四种,有时是以可被人体利用的维生素前体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如胡萝卜素(可转变成维生素A)、麦角固醇(可转变成维生素D)等。由于它们溶解在脂肪中,故凡能促进脂肪吸收的因素都有助于其吸收,吸收后主要贮存在体内的脂肪组织中,通过胆道慢慢排泄。由于排泄速度缓慢,故缺乏以后症状出现较迟;而大剂量摄入常可引起中毒,所以宝宝的鱼肝油(富含维生素A、D)摄入量不宜过多。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两类。B族维生素有维生素B1(硫胺素)、B2(核黄素)、133(泛酸)、B6(吡哆醇)、B12(钴胺素)、尼克酸(菸酸)、叶酸、生物素、胆碱等。这类维生素皆易溶于水,摄入过量时可从尿中迅速排泄,故体内贮存量不多。当供给量不足时,易出现缺乏的症状;由于排泄较快,故一般不易中毒,但也不宜过量。例如服用过多的维生素c可形成大量草酸,从而易致泌尿道结石。 在自然界中,有些维生素(如维生素A、D、E、B6等)实际上包括了多种结构类似、功能相仿的化合物,如维生素A1、A2;维生素D2、D3、D4、D5;a一、b一、y--生育酚(维生素E)以及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维生素B6)。
某些天然食物中含有抗维生素的成分,多吃这些食物可使人出现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如双香豆中所含的双香豆素可拮抗维生素K而使人出血后不易凝固;生鸡蛋中有抗生物素球蛋白,可与生物素紧密结合使之失去活性,从而出现纳呆、皮炎、舌炎、肌肉疼痛、精神抑郁等生物素缺乏的症状。 另外还有一些化合物其作用与维生素极相似,但因人体可自行合成,或其本身就是人体代谢过程中的产物,如生物类黄酮、辅酶Q、肌醇、硫辛酸、乳清酸和对氨基苯甲酸等,一般常称为“类维生素”。
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对人体的作用 天然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A有两种形式:维生素A,(视黄醇)和A2(3一脱氢视黄醇)。前者主要存在于海鱼的肝脏以及奶类和蛋黄中;后者主要存在于淡水鱼的肝脏里,其活性只有A.的40%左右。绿色、黄色蔬菜(如菠菜、胡萝b、辣椒、苜蓿、韭菜和南瓜)以及李子、柿子等水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胡萝b素的化学结构与维生素A相似,并能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故又称为维生素A原。在自然界中已知有数十种胡萝b素类的化合物,其中以a一、b一、y--胡萝卜素和隐黄素为最多见,而以b--胡萝卜素的活性为最高。 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皆易溶于脂肪和大多数有机溶剂中,但不溶于水。在肠道中它们与脂肪一起被吸收。胡萝卜素可在肠粘膜细胞以及肝脏中转化成维生素A并供人体所利用。暴露于空气中或受日光照射可使之氧化破坏。食物中的磷脂、维生素C和E均有抗氧化作用,故能保护维生素A和胡萝b素。在同样的贮存条件下,胡萝卜素不及维生素A那样稳定。 从理论上讲,每个胡萝b素分子能形成2个维生素A分子,但实际上胡萝卜素的吸收利用率远低于维生素A。从它们的生理活性来看,胡萝卜素的作用只有维生素A的1/6。
其他胡萝卜素的活性更低,约相当于维生素A的1/12。通常,每日摄入的维生素A的量不满1岁的宝宝为200微克,1~4岁的宝宝为500微克,5—12岁的宝宝为750微克,大人每天800微克,孕妇和乳母每天分别为1000和1200微克。维生素A摄入过多可引起中毒。由于人体对胡萝卜素的转化速度有一定的限制,故胡萝卜素摄入过多,仅有皮肤和粘膜的黄染,而不会中毒,所以从安全性来讲,胡萝卜素则优于维生素A。 ‘目前我国人民的膳食结构中,肝、奶、蛋所占的比例还较小,所以有色蔬菜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在保证维生素A的营养方面,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