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有的人看不起别人
就是一种投射心理。是一种自我价值感较低或不稳定导致的。从看不起别人的行为中来获得自己比别人高级、比别人强、和别人不一样的感觉(自恋)从而把自己和看不起的人区分开来,以获得一种虚幻的优越感。
同时也是一种焦虑、恐惧心理。怕自己若也具有那些被自己讨厌的特征而被别人看不起。所以,可以说,在某方面不自信又不愿面对或改变、进步,却用一种最直接、轻易的方式,即在别人身上找点优越感,以此掩盖自己的自卑感的人,才会看不起别人。
而一个有充分的、稳定的自我价值感的人,不必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自我价值感,ta本身就不缺自信和自尊,也懂得尊重别人。其实,这些被自己看不起的方面就存在于自己身上。
自己不愿承认,甚至不愿看到自己竟然有这些问题,于是投射到别人身上。这和无缘无故讨厌某些人或物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没自这些问题,或者勇于面对、解决这些问题,就不会、不需要投射。
这些自我防御心理就是平常说的自欺,欺人。
扩展资料:
投射一词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人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个性特征,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事物或者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也就是个人的人格结构对感知、组织以及解释环境的方式发生影响的过程。
该术语由弗兰克(L. K. Frank)于1939年首先明确提出,但是在此之前已经产生了利用投射技术原理编制的投射测验,如1921年的罗夏墨迹测验。此后在心理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投射法的具体做法是:向被试呈现一定的刺激材料(一般是没有明确意义的材料),让被试加以解释或者要求他们将这些刺激材料组织起来。
其基本假设为:
第一,人们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都有其原因而且是可以预测的,不是偶然发生的。
第二,这些反应固然决定于当时的刺激或者情境,但是个人本身当时的心理结构、过去的经验、对将来的期望,也就是他整个的人格结构,对当时的知觉与反应的性质和方向,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三,人格结构的大部分处于潜意识中,个人无法凭借其意识说明自己,而个人面对一种不明确的刺激情境时,却常常可以使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需求、动机冲突等“泄漏”出来,即把一个反映他的人格特点的结构加到刺激上去。
如果知道了一个人如何对那些意义不明确的刺激情境进行解释和组织,就能够推论出有关个体人格结构的一些问题。
心理投射测验依据测验目的的不同、测验材料的不同,测验的编制、实施和对结果的解释方法的不同,以及受测者的反应方式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分类。
但是,罗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是最为常见的两种基本形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心理投射
这种人通常来说自己在一部分或者是很大一部分,地方会有自己的一些天然的优势很。比如说自己长得相对来说比较漂亮或者比较帅气,或者是自己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或者自己某一方面成绩做得很好,或者自己某一方面相对来说比较有优势,就有这样的感觉。
那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种人他的总体关系或者是他身边的人对他都会特别的迁就。所以慢慢的他会认为自己就是非常优秀的人。有些人会因为别人对他的这种迁就,而认为自己其实是一个很优秀的人,所以这种人是扩大了自己在别人心中的这种想法。
这种情况时间长了以后,就会让自己感觉自己特别优秀,所以会把别人的感情看得很淡,甚至最后会认为别人是有一定问题的,但实际上都是自己的这种想法去决定的。
所以这种人之所以看不起别人,就是他自己总是会认为自己过得比别人好太多了,自己有些事情比别人强太多了,所以有些时候就有这样的感觉。
面对这样的人,我们不要太过于暴躁,因为这样的人其实他心里也是一种无知,也是自己对于自己的一种认知感的偏差而已。所以我们不要过分的去理他。
这种人对我们有什么样的想法,那就让他去这样做就可以了,不需要我们对他们有一些额外的评判,自己怎么想,也不要去表现出来,让他们自己继续过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
终究有一天这种人会发现自己的想法有很大的问题,当有一天他们自己认识到自己问题的时候也已经太晚了。因为当一个人总是看不起别人的时候,慢慢的他就会迷失掉自己,因为他自己根本就没有那么优秀,当有一天发现自己不够优秀的时候,他可能自己就会承受不住自己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