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否应该分科?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整理编辑 / 黄 舜
中医是否应该分科这个话题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其实这个命题如果再进一步分解的话,就会分化成——
1 不要分科
2 如果需要分科,到底该如何分?
基于中医的整体观,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经典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均没有提出分科的概念。
从古至今,众多中医大家坐堂行医,都是内外妇儿兼治的。
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概全了临床各科疾病的证治。
司马迁在《史记·扁鹊列传》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妇科医生);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耳鼻喉科医生);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儿科医生)”,就说明了扁鹊是个内外妇儿兼通的良医。
中医治病不分科,是基于中医的理论体系所决定的。
中医治病看的是证,无论是什么病,只要符合这一证型,我们就可以用同一方药。这就是异病同治。反之,同一疾病由于病情发展不同阶段,所出现的证型不同,当然也会选用不同的药方,这是同病异治。辨证论治辨的是“证”,有是证,用是药。这也就避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痹病。
从事中医的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治本病愈他病。就是说治疗病人主述疾病的同时,其他的疾病也得到好转或治愈。这在临床上经常碰到。 比如一例失眠的女性患者,38岁,长期失眠,辨为心脾两虚。应用归脾丸加减方治疗后失眠明显好转。两个月后患者再次以他病来就诊述,半年的脱发也好了。失眠和脱发本无关系,但在中医看来,二者均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这一证型的症状表现,因“发为血之余”,血气不足,发失所养,当然患者在失眠的同时是可以出现脱发的。通过治疗,脾虚改善,气血充足,失眠与脱发也就能得到治愈。另一阳虚型便秘的老年患者,在应用中药改善便秘的同时,多年的双膝关节冷痛感明显减轻,因为病人的便秘与膝关节冷痛皆是由于阳气虚弱,推动无力,不能温通足膝经络所致,故温阳补气后二症得减。
从这里我们就能知道,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治疾病就是立足于整体观念,立足于证候病机来解决问题的。
中医治病,调整的是气、血、阴、阳。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达到阴阳调和而使机体趋于康复。
中医治疗的积极意义在于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特别是对于肿瘤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治疗癌肿的同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 一般一个好的中医是不分科的,也就是不专长哪一方面,而是百病皆治。
那些报纸上打着偏方专治某一类病的大夫最好不要去看,因为中医讲求辨证论治,不同的人治法不同。
现代临床优秀医疗体系的基本评判标准就是——可以确定的、稳定的疗愈预期。
笔者翻阅了几位当代中医临床大家的医案,得出了一个基本的结论——他们几乎都是熟练驾驭了中医的基本理论,但是在治疗具体疾病的时候,都会遇到有顺利和不太顺利的情况,而且根据每个医生的认知偏好,某些领域的疾病,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都非常好,而另外一些领域的疾病,相关数据则会相对弱很多。
而像扁鹊、华佗等全科神医的记载毕竟是在传说中,没有具体的数据可考证。
所以,解决患者对医疗结果的可确定的、稳定的、疗愈的需求,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似乎还是要分科。
况且,在中医的历史变迁过程中还是有 分科的。
我们知道,中医区别于西医的特点是中医对于具体病证的宏观认识,天人一体观;而西医认识疾病是微观的,是从人体的组织器官、血管神经等来研究疾病的。所以说,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原则。
西医的分科原则
西医的分科原则是根据人体的各大功能系统来分科的。
比如消化系统——消化科
泌尿系统——泌尿科
生殖系统——男科、妇科、妇产科
等等
这样的分科到底是否对?
答案是——不一定。因为,西医在理论上并没有把各种疾病症状串联为一个证的,所以很多可是无法应对疾病的来龙去脉和综合诊治。
现实是病程稍微复杂一点的疾病就需要进行各科专家会诊,会诊的结果还可能莫衷一是。最关键是,在如今医疗资源如此稀缺的背景下,不是所有的患者,都有条件享受各科专家会诊的待遇的。
结论是——西医的分科方式并不适合中医。毕竟2者的理论体系和指导方向完全不同。
中医人都知道中医理论中“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这两大基本特点。
因此,有人认为既然中医是整体论治的,为何又分出这么多的科别?
很多大医院甚至对一个病还要再分组,病人面对不同科室医生开出的完全不同的处方,何去何从?
这还是中医吗?现在中医院分科是中医衰落的表现。
笔者以为,有必要对此争论做一澄清。
首先,我国的医学分科始于周代。据《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当时医学已分为“疾医”“疡医”“食医”“兽医”四科。至唐代,朝廷成立太医署,设置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四科。 医科之下又有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和角法五种专业。
此后,中医分科一直在不断完善,到元明时期分科达十三科。
各科的临床实践也相当丰富,在治则、治法、用药等方面都留下了极为丰富宝贵的经验资料。
中医各科辨证虽同,法术却各有侧重,正是在专科医生的精攻深研之下,才涌现出中医各科的千古良方,样样是国宝。 其次,分科就意味着中医的退化吗?因为从周朝开始的中医分科可以看出,中医学在当时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以至于需要专科化来各司其职。但是也有人认为正是如此才导致中医“五脏一体”的整体观念的淡化,使中医整体辨证体系逐渐分化。
对这一点笔者并不赞同。
以战国时期扁鹊治疗虢国太子尸厥证为例,笔者仔细考证了史料记载,原来扁鹊不是单打独斗。 《史记》中记载:“(扁鹊)乃使弟子子阳砺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更熨两胁下。” 无独有偶,在《周礼•天官冢宰》也有类似记载:“扁鹊治赵太子暴疾尸厥之病,使子明炊汤,子仪脉神,子术按摩。”
可以看到,治疗两位太子的过程,是在扁鹊的全盘调度指挥下,由针灸、按摩、理疗、汤药四科的医生合作完成的,有意思的是“子仪脉神”这句,现在看来应该是一个监护脉诊变动的医生,随时为治疗提供有效的反馈。
这个过程各科相互协作,忙而有序,活脱脱一个中医的ICU救治案例。
远在战国时期就存在这样的医疗行为,读来更加令人赞叹。
其实,中医目前的现状令人担忧并非错在分科,而是在什么样的理论指导下的分科,更重要的是分科之后缺乏监管、缺乏合作。
而目前中医院打着中西医结合旗号的治疗,实质上是在西医诊疗体系下指导着中医的医疗实践。 正是因为失去了中医整体论治的思维核心,才会导致在治疗上,各科之间相互矛盾、各自为政,使患者陷入迷茫的局面。
对此我非常赞同。
每个医生毕竟是个体,并非全能,即《周礼》所谓“分之者,医各有能也”之意。
比如妇人的“经带胎产”的异动,幼儿的“痘疹斑”的顺逆,外科的丹毒、疱疹、蚊虫所伤的特殊征象,很多容易被普通医生忽略的细节,专科医生一眼就可觉察,能在瞬间决策挽救患者性命。
这样的分科只会对医疗实践对患者更加有益,有何不可?
当然,医疗机构对医生医疗实践质量的监管更加重要。
《周礼》记载:“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这样的监管恐怕值得我们现代医院反思。
出问题的恰恰是指导临床医生的中医理论体系和中医的思辨体系被遗失了。希望同道们能够深层次把握中医理论内核,在各科实践中精深钻研,有所成就。( 本段见解摘自 王红民先生)
中医是否应该分科这个话题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其实这个命题如果再进一步分解的话,就会分化成——
1 不要分科
2 如果需要分科,到底该如何分?
基于中医的整体观,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经典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均没有提出分科的概念。
从古至今,众多中医大家坐堂行医,都是内外妇儿兼治的。
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概全了临床各科疾病的证治。
司马迁在《史记·扁鹊列传》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妇科医生);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耳鼻喉科医生);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儿科医生)”,就说明了扁鹊是个内外妇儿兼通的良医。
中医治病不分科,是基于中医的理论体系所决定的。
中医治病看的是证,无论是什么病,只要符合这一证型,我们就可以用同一方药。这就是异病同治。反之,同一疾病由于病情发展不同阶段,所出现的证型不同,当然也会选用不同的药方,这是同病异治。辨证论治辨的是“证”,有是证,用是药。这也就避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痹病。
从事中医的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治本病愈他病。就是说治疗病人主述疾病的同时,其他的疾病也得到好转或治愈。这在临床上经常碰到。 比如一例失眠的女性患者,38岁,长期失眠,辨为心脾两虚。应用归脾丸加减方治疗后失眠明显好转。两个月后患者再次以他病来就诊述,半年的脱发也好了。失眠和脱发本无关系,但在中医看来,二者均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这一证型的症状表现,因“发为血之余”,血气不足,发失所养,当然患者在失眠的同时是可以出现脱发的。通过治疗,脾虚改善,气血充足,失眠与脱发也就能得到治愈。另一阳虚型便秘的老年患者,在应用中药改善便秘的同时,多年的双膝关节冷痛感明显减轻,因为病人的便秘与膝关节冷痛皆是由于阳气虚弱,推动无力,不能温通足膝经络所致,故温阳补气后二症得减。
从这里我们就能知道,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治疾病就是立足于整体观念,立足于证候病机来解决问题的。
中医治病,调整的是气、血、阴、阳。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达到阴阳调和而使机体趋于康复。
中医治疗的积极意义在于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特别是对于肿瘤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治疗癌肿的同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 一般一个好的中医是不分科的,也就是不专长哪一方面,而是百病皆治。
那些报纸上打着偏方专治某一类病的大夫最好不要去看,因为中医讲求辨证论治,不同的人治法不同。
现代临床优秀医疗体系的基本评判标准就是——可以确定的、稳定的疗愈预期。
笔者翻阅了几位当代中医临床大家的医案,得出了一个基本的结论——他们几乎都是熟练驾驭了中医的基本理论,但是在治疗具体疾病的时候,都会遇到有顺利和不太顺利的情况,而且根据每个医生的认知偏好,某些领域的疾病,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都非常好,而另外一些领域的疾病,相关数据则会相对弱很多。
而像扁鹊、华佗等全科神医的记载毕竟是在传说中,没有具体的数据可考证。
所以,解决患者对医疗结果的可确定的、稳定的、疗愈的需求,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似乎还是要分科。
况且,在中医的历史变迁过程中还是有 分科的。
我们知道,中医区别于西医的特点是中医对于具体病证的宏观认识,天人一体观;而西医认识疾病是微观的,是从人体的组织器官、血管神经等来研究疾病的。所以说,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原则。
西医的分科原则
西医的分科原则是根据人体的各大功能系统来分科的。
比如消化系统——消化科
泌尿系统——泌尿科
生殖系统——男科、妇科、妇产科
等等
这样的分科到底是否对?
答案是——不一定。因为,西医在理论上并没有把各种疾病症状串联为一个证的,所以很多可是无法应对疾病的来龙去脉和综合诊治。
现实是病程稍微复杂一点的疾病就需要进行各科专家会诊,会诊的结果还可能莫衷一是。最关键是,在如今医疗资源如此稀缺的背景下,不是所有的患者,都有条件享受各科专家会诊的待遇的。
结论是——西医的分科方式并不适合中医。毕竟2者的理论体系和指导方向完全不同。
中医人都知道中医理论中“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这两大基本特点。
因此,有人认为既然中医是整体论治的,为何又分出这么多的科别?
很多大医院甚至对一个病还要再分组,病人面对不同科室医生开出的完全不同的处方,何去何从?
这还是中医吗?现在中医院分科是中医衰落的表现。
笔者以为,有必要对此争论做一澄清。
首先,我国的医学分科始于周代。据《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当时医学已分为“疾医”“疡医”“食医”“兽医”四科。至唐代,朝廷成立太医署,设置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四科。 医科之下又有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和角法五种专业。
此后,中医分科一直在不断完善,到元明时期分科达十三科。
各科的临床实践也相当丰富,在治则、治法、用药等方面都留下了极为丰富宝贵的经验资料。
中医各科辨证虽同,法术却各有侧重,正是在专科医生的精攻深研之下,才涌现出中医各科的千古良方,样样是国宝。 其次,分科就意味着中医的退化吗?因为从周朝开始的中医分科可以看出,中医学在当时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以至于需要专科化来各司其职。但是也有人认为正是如此才导致中医“五脏一体”的整体观念的淡化,使中医整体辨证体系逐渐分化。
对这一点笔者并不赞同。
以战国时期扁鹊治疗虢国太子尸厥证为例,笔者仔细考证了史料记载,原来扁鹊不是单打独斗。 《史记》中记载:“(扁鹊)乃使弟子子阳砺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更熨两胁下。” 无独有偶,在《周礼•天官冢宰》也有类似记载:“扁鹊治赵太子暴疾尸厥之病,使子明炊汤,子仪脉神,子术按摩。”
可以看到,治疗两位太子的过程,是在扁鹊的全盘调度指挥下,由针灸、按摩、理疗、汤药四科的医生合作完成的,有意思的是“子仪脉神”这句,现在看来应该是一个监护脉诊变动的医生,随时为治疗提供有效的反馈。
这个过程各科相互协作,忙而有序,活脱脱一个中医的ICU救治案例。
远在战国时期就存在这样的医疗行为,读来更加令人赞叹。
其实,中医目前的现状令人担忧并非错在分科,而是在什么样的理论指导下的分科,更重要的是分科之后缺乏监管、缺乏合作。
而目前中医院打着中西医结合旗号的治疗,实质上是在西医诊疗体系下指导着中医的医疗实践。 正是因为失去了中医整体论治的思维核心,才会导致在治疗上,各科之间相互矛盾、各自为政,使患者陷入迷茫的局面。
对此我非常赞同。
每个医生毕竟是个体,并非全能,即《周礼》所谓“分之者,医各有能也”之意。
比如妇人的“经带胎产”的异动,幼儿的“痘疹斑”的顺逆,外科的丹毒、疱疹、蚊虫所伤的特殊征象,很多容易被普通医生忽略的细节,专科医生一眼就可觉察,能在瞬间决策挽救患者性命。
这样的分科只会对医疗实践对患者更加有益,有何不可?
当然,医疗机构对医生医疗实践质量的监管更加重要。
《周礼》记载:“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这样的监管恐怕值得我们现代医院反思。
出问题的恰恰是指导临床医生的中医理论体系和中医的思辨体系被遗失了。希望同道们能够深层次把握中医理论内核,在各科实践中精深钻研,有所成就。( 本段见解摘自 王红民先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