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公司现有一台设备,原值为15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5%,预计可使用年限5年。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第一年折旧=200000×2/5=80000(元)
第二年折旧=(200000-80000)×2/5=48000(元)
第三年折旧=(200000-80000-48000)×2/5=28800(元)。
第四年前半年的折旧=(200000-80000-48000-28800-200000×5%)/2×6/12=8300(元)。
该项设备报废的净损益=5000-(200000-80000-48000-28800-8300)-2000=-31900(元);
拓展资料
1.残值率这个概念主要是围绕固定资产的一种比率,在固定资产不能再继续使用或者有需要进行核算时,进行的一种对比,即围绕固定资产的收入与支出,做一个总结,以现有价值除以购入时的价格,再乘以百分之百,就是所计算的固定资产的残值率。其它的残值可参考固定资产残值率的计算方法。
2.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例如,现金、银行存款等活钱;还有原材料、产成品、半成品、固定资产等东西;而专利权、商标权等摸不着的也是资产,投资也属于资产。资产需要能够控制,租用别人的东西,不能算做自己的资产,而租给别人的东西,虽不在自己手里,但仍算做自己的资产。资产必须能够用货币进行计量而且必须是经济资源。所谓经济资源就是能赚钱的东西。像报废的机器就不应记作资产。
3.负债是企业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后用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它又分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一般指时间较短的,一般在一年内或者比一年长但是在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比这个长的就是长期负债。如短期借款属于流动负债,期限为几年的银行贷款就是长期负债了。只有和过去的业务才会形成当前的债务。对于预期要发生的业务所产生的债务,不能作为会计上的债务。负债是将来要支付的经济责任,即使没有货币也要作为负债。比如,借款的利息一般半年支付一次,但每月都要记账,把应付利息作为一项负债处理。负债必须可以估价并且是在以后用现金或其它资产或劳务来偿付的确实的债务,需要有凭有据。
第二年折旧=(200000-80000)×2/5=48000(元)
第三年折旧=(200000-80000-48000)×2/5=28800(元)。
第四年前半年的折旧=(200000-80000-48000-28800-200000×5%)/2×6/12=8300(元)。
该项设备报废的净损益=5000-(200000-80000-48000-28800-8300)-2000=-31900(元);
拓展资料
1.残值率这个概念主要是围绕固定资产的一种比率,在固定资产不能再继续使用或者有需要进行核算时,进行的一种对比,即围绕固定资产的收入与支出,做一个总结,以现有价值除以购入时的价格,再乘以百分之百,就是所计算的固定资产的残值率。其它的残值可参考固定资产残值率的计算方法。
2.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例如,现金、银行存款等活钱;还有原材料、产成品、半成品、固定资产等东西;而专利权、商标权等摸不着的也是资产,投资也属于资产。资产需要能够控制,租用别人的东西,不能算做自己的资产,而租给别人的东西,虽不在自己手里,但仍算做自己的资产。资产必须能够用货币进行计量而且必须是经济资源。所谓经济资源就是能赚钱的东西。像报废的机器就不应记作资产。
3.负债是企业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后用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它又分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一般指时间较短的,一般在一年内或者比一年长但是在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比这个长的就是长期负债。如短期借款属于流动负债,期限为几年的银行贷款就是长期负债了。只有和过去的业务才会形成当前的债务。对于预期要发生的业务所产生的债务,不能作为会计上的债务。负债是将来要支付的经济责任,即使没有货币也要作为负债。比如,借款的利息一般半年支付一次,但每月都要记账,把应付利息作为一项负债处理。负债必须可以估价并且是在以后用现金或其它资产或劳务来偿付的确实的债务,需要有凭有据。
展开全部
年限平均法 150000*(1-5%)/5=28500
双倍余额递减法 第一年150000*2/5=60000
第二年( 150000-60000)*2/5=36000
第三年(150000-60000-36000)*2/5=21600
第四、五年(150000-60000-36000-21600-150000*5%)/2=12450
年数总和法 第一年 150000*(1-5%)*5/15=47500
第二年 150000*(1-5%)*4/15=38000
第三年 150000*(1-5%)*3/15=28500
第四年 150000*(1-5%)*2/15=19000
第五年 150000*(1-5%)*1/15=9500
双倍余额递减法 第一年150000*2/5=60000
第二年( 150000-60000)*2/5=36000
第三年(150000-60000-36000)*2/5=21600
第四、五年(150000-60000-36000-21600-150000*5%)/2=12450
年数总和法 第一年 150000*(1-5%)*5/15=47500
第二年 150000*(1-5%)*4/15=38000
第三年 150000*(1-5%)*3/15=28500
第四年 150000*(1-5%)*2/15=19000
第五年 150000*(1-5%)*1/15=9500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年限平均法:每年折旧150000(1-5%)/5=28500
双倍余额递减法:第一年:150000*2/5=60000,第二年:(150000-60000)*2/5=36000
三年:(90000-36000)*2/5=25600,第四,五年采用剩余平均法:(64000-25600)/2=19200
年数总和法:第一年:150000(1-5%)*5/15
第二年:150000(1-5%)*4/15,第三年150000(1-5%)*3/15
第四年150000(1-5%)*2/15,第五年150000(1-5%)*1/15
计算结果自己算一算!
双倍余额递减法:第一年:150000*2/5=60000,第二年:(150000-60000)*2/5=36000
三年:(90000-36000)*2/5=25600,第四,五年采用剩余平均法:(64000-25600)/2=19200
年数总和法:第一年:150000(1-5%)*5/15
第二年:150000(1-5%)*4/15,第三年150000(1-5%)*3/15
第四年150000(1-5%)*2/15,第五年150000(1-5%)*1/15
计算结果自己算一算!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