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青岛的优美散文:青岛之美
人类创造了城市,城市是人类的美好家园。每一座城市,都有每一座城市的美丽,无可比拟。
青岛,一座年轻而美丽的城市。青岛迄今只有一百二十七年的历史。但这片土地却古老而深沉,散发着弥久而醇香的历史文化气息。青岛,姹紫嫣红,斑斓迷人。这里依山傍海,山、海、城、景浑然一体,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交相辉映,好一幅美丽壮观的城市画卷。
初识青岛,那是在中学的地理课本上。青岛,因为这个名字,因为书本上的文字描写,让我喜欢上这个美丽的滨海城市,于是,便希望能够见到青岛。真正第一次见到青岛,那是1998年6月上旬,我参加了兰州军区组织的"老基层"疗养活动,在济南军区青岛疗养院住了半个多月,初次感受了青岛的山山水水和风土人情。青岛,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它以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给每个到过青岛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漫步在青岛街头,可以看到栈桥的“回澜阁”,鲁迅公园里的“琴女”,小鱼山的“览潮阁”,榉林山上的电视塔,奥帆基地的“情人坝”,浙江路上的“天主教堂”,黄县路的“老舍纪念馆”,福山路的“康有为故居”,海洋大学里的“一多楼”;还可以到具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美誉的八大关去转一转,那里有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有让人心情愉悦的满眼绿草,有精致而典雅的别墅群,有宁静而悠长的步行道,还有一对对浪漫美好的情侣倩影。
时隔19年后的金秋季节,我又一次来到了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再次走进了青岛,感受了青岛之美。青岛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各式各样风格的老式建筑,西式风格为多,掩映在绿树丛中。以八大关最具代表性,以及总督府、天主教堂等,包括老城区的旧建筑,大多数保存完好,并且继续具有使用功能。尽管我对建筑没有更多研究,但是,看到保存了几十年、上百年的建筑,倍感神秘且神圣,因为他凝固着历史,透过一砖一瓦,前人的生活方式似乎就在眼前。青岛的老城区并没有象其他很多城市那样推倒重建,使得各种风格的旧建筑得以保存,也保留了青岛与众不同的城市风貌。
来到青岛,我很喜欢五四广场上那个红彤彤的“五月的风”,它凭海临风,傲然挺立;也喜欢那遍布岛城的法国梧桐,铺天遮日,绿树成荫;更喜欢青岛的标志性建筑一一“栈桥”,它就像百年青岛的一张老船票,会带你登上梦想之旅。青岛的栈桥在碧蓝的大海中,秋日里显得更幽静深邃,虚无缥缈,更像是人间仙境里的海市蜃楼,却永远漂浮在一望无际的碧波之中,让人遐思无限。
秋日的早晨,我们一行人来到滨海文化广场,青岛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显得愈加雄浑、热情而豪爽,犹如一位老朋友张开双臂拥抱四方来客。矗立在青岛五四广场的那个巨大的火炬雕塑,许多人未必知道它的背景,也未必明白为何会在一个城市的政治中心放置这样一个色彩鲜艳的火炬。据了解,它的背后,关联到青岛一段悲痛的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会。会上,美、英、法三国主张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北洋军阀政府准备在和约上签字。这引起广大中国人民的愤怒。5月4日,成千上万的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示威游行,高举着“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还我青岛”、“宁肯玉碎,勿为瓦全”等字样的标语,并开展集会、罢课等活动。"五四运动"最后形成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并最终迫使北洋政府拒签和约。青岛作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被历史永记。后来,青岛五四广场对市民开放,巨大螺旋式上升的红色“五月风”仰天挺立,像是在默默诉说着历史的苍变。今天,这座雕塑已成为青岛的标志性景点之一,每天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游人在雕塑前纷纷留影,眺望眼前看不到边际的蓝茵茵海面和岸边造型独特的奥帆训练中心场馆,感到青岛确实是一座美丽的国际大都市。当夜幕降临,华灯初放,散步其中,音乐广场上如约响起了悠扬的音乐声,伴着阵阵海涛声,柴可夫斯基的钢琴曲在静静的夜空中飞扬回荡。陶醉中彷如来到了如痴如梦歌舞升平的神仙境地,恍惚中身体也飘飘然起来了。
深秋的八大关,秀掩重关,曲径通幽,建筑别致,景色怡人,也许这里会是众多影视导演们眼中最美的理想外景地,在这里拍片的人们总是追逐着独特的静悠景观,追求着清新的罗曼蒂克。这里的小洋楼独户独院,造型各异,树密遮荫,花香四溢,是消闲度假的好去处。八大关景区内,最具代表性的则是公主楼、花石楼和元帅楼,这里每天游客如织,络绎不绝。游客们感受着青岛之优,品味着青岛之美。
青岛之美,不仅仅在于山美,更在于水美。远看大海,海天一色,茫无边际,风平浪静,海面上游弋着几只训练的帆船,隐隐约约,岸边的建筑物与海面的动态物结合,人的感官处在这一视角,真是美到极致。近看海滩,第一、第二海水浴场,远近闻名,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纷至踏来。青岛第一海水浴场位于汇泉湾畔,拥有长580米,宽40余米的沙滩,曾是亚洲最大的海水浴场。这里,三面环山,绿树葱茏,现代的高层建筑与传统的别墅建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景色非常秀丽。汇泉的海湾内水清波小,滩平坡缓,沙质细软,作为海水浴场,自然条件极为优越。每当夏季,游客蜂涌而至,一个个、一双双玉体横陈,在阳光下干晒,晒得两面焦,扑通一声跳下水,冲凉了再晒。这其中有佳丽,也有老丑。玩得最尽兴的莫过于夫妻俩携带着小儿女阖第光临。小孩子携带着小铲子小耙子小水桶,在沙滩上玩沙土,好像玩个没完没了。
青岛之美,美在建筑风格迥异,别具特色。青岛的建筑多依山势而建,其建筑体量也是随着山体的起伏而变化,成为大山的一种精巧的“装饰品”。青岛的楼房建筑风格有26国之多,但不管是楼房、土房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楼房房顶从天空上往下看都是一色的:红色。不论是外观设计,还是楼体色彩,在同一地段,绝对没有两三个相同的,它们尽可能各显神态,风韵迷人。大片大片的建筑,都是以区域划分,高的是可以直插云霄的摩天大厦,低的亦或是渔家小屋,或是两三层建筑风格迥异,又有异国风情的小别墅。在青岛人的智慧里,常常能够看到的漂亮建筑,既有欧美的尖顶式,也有日本会社式的。不管是何种建筑物,摆在什么位置,在外人看来就是各种元素复合和谐的产物。大小建筑物之间,各种城市群雕镶嵌在其中,浑然一体,各得所趣,恰到好处地互相依偎着,看不到不协调、不融洽,特别扎眼的建筑。
青岛之美,不光建筑雕塑美,花草树木也很美。在青岛,花无一样同,路无一样平,树无一样高,生命不论大小,顺其自然各取原生态。走进这座城市,你真挑不出它的毛病来,在你的脑海里只有不断地跳出舒服、爽快、美丽、和谐这样的字眼来。青岛的大街小巷栽种的花草树木绝不会雷同,有的街道是小花小草和矮灌木,这些小生命由园艺工人精心培育养护,个个长得水灵可爱。有的街道则是高大乔木和灌木杂然相许,很有规律性的成排成行,互取阳光和水分,茁壮生长。有宽一些的大街,两旁的大树下长满绿草,草坪上一簇一簇的是各种造型的花坛,虽然叫不上名字,只是红的灿烂,绿的滴翠,黄的流金,蓝的沉靛,望上一眼,真让人心里陶醉。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置身于这样的美景,心里成天乐呵呵的,你不精神、不愉悦、不长寿,都对不起造物主给这块偏爱之地的日月精华,更对不起为这座城市梳妆打扮的美容师们。
青岛之美,美在山水建筑,最美的还是人。青岛人受孔孟传统思想影响极深,以善为上,豁达好客;同时,又接受西方文明思潮,平和,友善,博爱。青岛的“微尘”享誉全国——这个迄今不知名姓的“爱心人”,已经成为青岛人乐善好施的象征和代名词。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微尘”涌现,有数不清的“爱心驿站”、"文明使者”、"笑姐团队”、“志愿服务”活跃在城市大街小巷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用火热的激情,勤劳的双手,无声的行动,为这个城市描绘着一幅幅灿烂多彩的图画,让这个城市更加美好、辉煌。
青岛,这座城市一向被称作是“东方瑞士”、“万国建筑博览”之城。对于青岛之美,我的语言词汇是乏力的。可是,我想起了上个世纪初,康有为先生对青岛说的几句话:"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不寒不暑,可舟可楫"。窃以为,这就是对青岛最诗意、最完美、也是最精确的概括吧!
作者: 陕西 宋毓文
公众号:新长江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