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童年往事(80后)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那一年,我还小,也就七八岁的模样,可也已经懂事了,下边有个弟弟,小我2岁。从大人们的口中就像听故事一样得知:爷爷奶奶在那些食不果腹的年月里,为了生活,带着几个大伯,一个姑姑还有最小的父亲一起逃荒至东北,直到我父亲20岁出头,该谈婚论嫁了才从东北黑龙江回到了山东老家。一切就像预想的那样,相亲,恋爱,结婚生子,一切水到渠成。
据老妈讲,当时爸爸长得可丑,个子像她一样高,还长了满脸的青春痘,第一次见面老妈那是一百个不愿意,奈何我姥爷相中了我爸,说我爸会木工活,能靠手艺挣钱,总比天天在地里倒腾土坷垃的强得多,意思是比只靠种地的纯庄稼人要强。还指着老妈的大脑门说:“就你这脾气,又傻又倔,找个脾气好点的,有手艺的,穷点倒没得关系,我看呀这个就不错,你要是找个有钱有势,事多的婆家,那还不得三天两头给我惹事,揍得你满头疙瘩跑回来呀,云云(后边一顿叨唠,自己脑补)……。”当时我大伯长我爸十来岁,心眼也多,嘱咐我爸再见面时买些小礼物送给我妈,别说,我妈还真吃这一套,一双女士皮鞋,一块精致的手表,再加上姥爷天天的嘟噜,估计也烦了,就答应了这门亲事。每当母亲跟我说起这段,我都会捧腹大笑,嘲笑她,一双鞋,一块手表就被爸爸拿下了,直笑得我眼泪都流了出来。
父母亲结婚后,因为父亲一家常年在东北关外,来到山东老家的小县城也没有分得一星半点的田地,生活过得很拮据,幸亏姥姥那边相对还算好些,经常接济父亲和母亲,三天两头的送些吃的用的。那时候父亲家里用家徒四壁来形容真的毫不夸张,直到我出生,家里也还是一贫如洗。村里谁家有刚出生的孩子,在孩子满12天了,满月了或者百天了,都会叫上亲朋好友,摆上几桌表示庆祝,结果因为当时家里太寒酸,连宴请宾客的吃食都没有,于是挨个通知亲属别来了。尽管如此,姥姥姥爷这样的至亲还是背了大包小包的过来看望母亲,家里没有招待的菜肴,草草做了一种母亲口中特别嫌弃,估计这辈子也不想看见或尝试的一种叫“风冷机大丸子”的菜,大概就是这个名字吧,母亲不愿多说,我也没有继续追问,我想象不出这是怎样的一道菜。也许母亲讨厌的并不是菜本身,只是不愿想起当年的寒酸吧。时隔多年,尽管母亲后来跟我描述时显得那么云淡风轻,可是从她的神情也能猜出多多少少还是留下些遗憾,你想啊,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连个普通人家都能过得起的“12天”都没能过,怎能让人轻易释怀呢。可是人生哪有那么多完美无缺,不留一丝遗憾?不提也罢,过去了就是过去了,这仅仅只是人生中的一个插曲,念念不忘又能怎样?
在当年母亲结婚时,姥爷也还算大方,给母亲陪嫁了当时很时髦的小蜜蜂牌缝纫机,脚蹬的那种,上边有根皮带,缝纫机头能从桌面上放下去,拉平盖板就能当桌子用。也能把机头拉出来,上好线辊,脚下蹬着踏板,手上随着针头起起落落,一排排密密麻麻的线就出现了,缝好了。用现在的话讲,当时看起来感觉真的很高大上。后来随着我和弟弟一天天长大,对这些“大玩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儿时的我和弟弟经常趁着母亲不留意,坐在一个方凳上,学着母亲的样子,蹬上几脚踏板。可慢慢的蹬总也感觉不过瘾,脚下的速度也就越来越快,皮带拽着带轮“呼呼地”做着旋转动作,直到感觉用尽了全力,不能再快了,才会停住脚。我们两个目不转睛的看着飞速旋转的带轮,哈哈的拍手笑着,感觉有意思极了。不得不说,当时的缝纫机质量真的是好,就那样个玩法居然没给玩坏,哈哈……当然,有时玩的正在兴头,也会被突然出现的妈妈逮个正着,免不了的,我这个老大就要挨上一顿胖揍,弟弟还小,这种挨揍的事情基本上没他什么事,顶多就被训上一两嗓子也就罢了。现在想想,当时我可是替弟弟背了不少的黑锅,挨了不少的巴掌。(想想都是泪啊)。另一件值得母亲炫耀的物件就是妈妈陪嫁的一个朱红色的,长方体的大柜子,没有脚,平平整整的那种,上边一个盖子,打开后,盖子两侧会有个支架,收纳的时候不需要人单独再用另一只手扶着盖子,方便的狠。合上以后,盖子中间还有一个合页扣,能挂上锁锁起来。这个柜子放在另一个小脚柜上面。在我小时候,母亲每次从这里边拿东西都神神秘秘的关上门,站在高脚凳上在柜子里好一顿翻腾,过了好久才会从屋里出来,一度把我的好奇心勾引了起来。后来再看见母亲搬着高脚凳进去,我就会拉上弟弟悄悄地站在门外,屏住呼吸,偷偷听屋里有什么动静,并且随时做好了逃跑的准备,再后来我就会假装不知道屋里有人,或者佯装有事,突然冲进屋里,看看妈妈在翻什么宝贝,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鬼心眼还是蛮多的哈……哈哈。
就这样,时光一天天的流逝,我和弟弟快乐的成长着,母亲每天洗洗涮涮,忙着家里和地里的活。父亲更多的是和他的木料,电锯,榔头打交道。父亲话不多,手很巧,人又勤劳,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开始了他的工作,也就三五天他就能打造出一套精致的桌椅。逢着赶集,就和母亲用地排车子拉到集市上去卖,不管卖出卖不出去,回来都会给我和弟弟捎些小玩意儿或者小零食。夏天还好,感觉没那么难熬,下学后我会等着弟弟一块回家,父母赶集没回来,我会自己打开门,带着弟弟做作业或者做完作业和其他小朋友跑出去玩耍。我脖子上经常会挂着一把家门上的钥匙,它是妈妈用一根红毛线串上的,我每天随身携带,它好像一条项链伴随着我的童年好久好久。到了冬天就没这么自由了,小时候的冬天似乎很冷,屋里屋外都是那种让人犯怵,冷到骨子里头的冷,这时候的天也容易黑,一般做完作业屋外就漆黑一片了,每当这个时候,我和弟弟就乖乖在家静静地等着,我年长些自然是要多照顾弟弟的,他闷了我就逗他玩耍,饿了,我也会把蜂窝炉的风门打开,在炉火上面给他烤一块带着金黄饹馇的馒头,嚼起来脆脆的,香香的。直等到父母带着两鬓的冰花,气喘吁吁的呼着白气回家。虽然冷,但这时的我们一家是快乐的,充实的,满足的。
成年后的我,每每回忆起这些小事,不自觉的就会嘴角上扬,满脑子都是些温馨的画面。有人说,美好的童年经历能治愈你生活中的一切不如意,我想这也许是对的吧。
据老妈讲,当时爸爸长得可丑,个子像她一样高,还长了满脸的青春痘,第一次见面老妈那是一百个不愿意,奈何我姥爷相中了我爸,说我爸会木工活,能靠手艺挣钱,总比天天在地里倒腾土坷垃的强得多,意思是比只靠种地的纯庄稼人要强。还指着老妈的大脑门说:“就你这脾气,又傻又倔,找个脾气好点的,有手艺的,穷点倒没得关系,我看呀这个就不错,你要是找个有钱有势,事多的婆家,那还不得三天两头给我惹事,揍得你满头疙瘩跑回来呀,云云(后边一顿叨唠,自己脑补)……。”当时我大伯长我爸十来岁,心眼也多,嘱咐我爸再见面时买些小礼物送给我妈,别说,我妈还真吃这一套,一双女士皮鞋,一块精致的手表,再加上姥爷天天的嘟噜,估计也烦了,就答应了这门亲事。每当母亲跟我说起这段,我都会捧腹大笑,嘲笑她,一双鞋,一块手表就被爸爸拿下了,直笑得我眼泪都流了出来。
父母亲结婚后,因为父亲一家常年在东北关外,来到山东老家的小县城也没有分得一星半点的田地,生活过得很拮据,幸亏姥姥那边相对还算好些,经常接济父亲和母亲,三天两头的送些吃的用的。那时候父亲家里用家徒四壁来形容真的毫不夸张,直到我出生,家里也还是一贫如洗。村里谁家有刚出生的孩子,在孩子满12天了,满月了或者百天了,都会叫上亲朋好友,摆上几桌表示庆祝,结果因为当时家里太寒酸,连宴请宾客的吃食都没有,于是挨个通知亲属别来了。尽管如此,姥姥姥爷这样的至亲还是背了大包小包的过来看望母亲,家里没有招待的菜肴,草草做了一种母亲口中特别嫌弃,估计这辈子也不想看见或尝试的一种叫“风冷机大丸子”的菜,大概就是这个名字吧,母亲不愿多说,我也没有继续追问,我想象不出这是怎样的一道菜。也许母亲讨厌的并不是菜本身,只是不愿想起当年的寒酸吧。时隔多年,尽管母亲后来跟我描述时显得那么云淡风轻,可是从她的神情也能猜出多多少少还是留下些遗憾,你想啊,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连个普通人家都能过得起的“12天”都没能过,怎能让人轻易释怀呢。可是人生哪有那么多完美无缺,不留一丝遗憾?不提也罢,过去了就是过去了,这仅仅只是人生中的一个插曲,念念不忘又能怎样?
在当年母亲结婚时,姥爷也还算大方,给母亲陪嫁了当时很时髦的小蜜蜂牌缝纫机,脚蹬的那种,上边有根皮带,缝纫机头能从桌面上放下去,拉平盖板就能当桌子用。也能把机头拉出来,上好线辊,脚下蹬着踏板,手上随着针头起起落落,一排排密密麻麻的线就出现了,缝好了。用现在的话讲,当时看起来感觉真的很高大上。后来随着我和弟弟一天天长大,对这些“大玩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儿时的我和弟弟经常趁着母亲不留意,坐在一个方凳上,学着母亲的样子,蹬上几脚踏板。可慢慢的蹬总也感觉不过瘾,脚下的速度也就越来越快,皮带拽着带轮“呼呼地”做着旋转动作,直到感觉用尽了全力,不能再快了,才会停住脚。我们两个目不转睛的看着飞速旋转的带轮,哈哈的拍手笑着,感觉有意思极了。不得不说,当时的缝纫机质量真的是好,就那样个玩法居然没给玩坏,哈哈……当然,有时玩的正在兴头,也会被突然出现的妈妈逮个正着,免不了的,我这个老大就要挨上一顿胖揍,弟弟还小,这种挨揍的事情基本上没他什么事,顶多就被训上一两嗓子也就罢了。现在想想,当时我可是替弟弟背了不少的黑锅,挨了不少的巴掌。(想想都是泪啊)。另一件值得母亲炫耀的物件就是妈妈陪嫁的一个朱红色的,长方体的大柜子,没有脚,平平整整的那种,上边一个盖子,打开后,盖子两侧会有个支架,收纳的时候不需要人单独再用另一只手扶着盖子,方便的狠。合上以后,盖子中间还有一个合页扣,能挂上锁锁起来。这个柜子放在另一个小脚柜上面。在我小时候,母亲每次从这里边拿东西都神神秘秘的关上门,站在高脚凳上在柜子里好一顿翻腾,过了好久才会从屋里出来,一度把我的好奇心勾引了起来。后来再看见母亲搬着高脚凳进去,我就会拉上弟弟悄悄地站在门外,屏住呼吸,偷偷听屋里有什么动静,并且随时做好了逃跑的准备,再后来我就会假装不知道屋里有人,或者佯装有事,突然冲进屋里,看看妈妈在翻什么宝贝,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鬼心眼还是蛮多的哈……哈哈。
就这样,时光一天天的流逝,我和弟弟快乐的成长着,母亲每天洗洗涮涮,忙着家里和地里的活。父亲更多的是和他的木料,电锯,榔头打交道。父亲话不多,手很巧,人又勤劳,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开始了他的工作,也就三五天他就能打造出一套精致的桌椅。逢着赶集,就和母亲用地排车子拉到集市上去卖,不管卖出卖不出去,回来都会给我和弟弟捎些小玩意儿或者小零食。夏天还好,感觉没那么难熬,下学后我会等着弟弟一块回家,父母赶集没回来,我会自己打开门,带着弟弟做作业或者做完作业和其他小朋友跑出去玩耍。我脖子上经常会挂着一把家门上的钥匙,它是妈妈用一根红毛线串上的,我每天随身携带,它好像一条项链伴随着我的童年好久好久。到了冬天就没这么自由了,小时候的冬天似乎很冷,屋里屋外都是那种让人犯怵,冷到骨子里头的冷,这时候的天也容易黑,一般做完作业屋外就漆黑一片了,每当这个时候,我和弟弟就乖乖在家静静地等着,我年长些自然是要多照顾弟弟的,他闷了我就逗他玩耍,饿了,我也会把蜂窝炉的风门打开,在炉火上面给他烤一块带着金黄饹馇的馒头,嚼起来脆脆的,香香的。直等到父母带着两鬓的冰花,气喘吁吁的呼着白气回家。虽然冷,但这时的我们一家是快乐的,充实的,满足的。
成年后的我,每每回忆起这些小事,不自觉的就会嘴角上扬,满脑子都是些温馨的画面。有人说,美好的童年经历能治愈你生活中的一切不如意,我想这也许是对的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