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学思潮是什么?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明清实学,是我国学术史上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含有特定历史内容的学术思想形态。它最初主要是针对宋明理学的日趋空疏衰败、尤其是阳明"心学"的禅化而提出,至明代后期而蔚然形成了一股内容深刻丰富、影响广泛而又深远的学术思潮--"明清实学思潮",将中国儒学由宋明理学推进至又一新的阶段。这一学术思潮,由17世纪初的明末东林学派开其端绪,至19世纪60年代初的清朝道光、咸丰年间(182l-1861年)遂告结束而进入近代的"新学"思潮。这二百数十年它经历了三个阶段:明清之际以"经世致用"、倡导"实学"为主要特征的实学思潮的兴盛时期,乾嘉时期实证学风的高度发扬,道咸时期实学思潮的再度高涨。在这一思潮的前后两个阶段中,都把儒学经世传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救亡图存而务实革新。而且,从这一进步思潮的高涨而波及的范围说,由学术而遍及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艺术等领域。从其学术思想的深刻和尖锐程度说,它由批评理学而发展为对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抨击;终结了以宋明理学为主流的长期统治,冲击着旧礼教、旧传统的束缚,闪烁着早期启蒙思想的光彩。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