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历史 | 周的兴起与建立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周人姬姓,起于西方渭河流域。农业相对发展较突出,相传后稷是周族的祖先,后稷也因发展农业被族人后世尊称为稷神。
后来几经传代,公刘继承了君主,公刘期间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在豳(bīn)州建都,公刘在选都上做了相对缜密的考察与规划,从地势、水源、土地等多个方面考察,并在农业、军事(驻军)、政治管理得以实施与部署,让迁都后的国家治理得安定。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公刘在迁都上采取的措施让周开始逐渐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得以后世的发展。
后来到了公亶(dǎn)父时期,公亶父又率领族人迁都到周原,迁都的原因是为了躲避夷人侵扰,另外一方面也是看重了周原土地的肥沃富饶。
公亶父迁都之后也带领周族进入到新的上升阶段,他施行修建带有城墙的建筑,开辟道路,修建宗庙(宗庙的目的在于举行献祭)等举措,以便对抗戎狄侵扰,和团结族人。
公亶父之后就是季历,季历之后是周文王,周文王过后就是周武王,周武王伐纣克商的故事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关于周武王克商前后的事迹就放到下面的小节中进行讲述。
商朝武丁在位时期,武丁多次出征讨伐周,周在此期间是商的一个诸侯国,周也向商进贡美女、珍宝物品。
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太伯、次子仲庸、幼子季历(季历是姬昌的父亲),公亶父传位给了幼子季历,安排长子太伯和次子仲庸向周的东北方向迁都,创建虞(吴)国。
根据杨宽先生《西周史》里的观点,建立虞国是一项战略措施,虞所处的位置向北可以开阔,向东可以进入商的地区,向南可以越过黄河进入洛水一带,可以说虞所处的区域是一个四通八达可向周围扩展的战略地区。
到了季历时期,季历先后出征鬼方、和讨伐狄戎。征讨鬼方大约用了三年的时间,季历征服了鬼方受到了商王武乙的赏赐,也在此时间进一步扩大了周的领土范围。
讨伐鬼方后没过多久,季历多次出征讨伐燕京戎,由于燕京戎势力范围大,讨伐多次无果,季历转为讨伐今山西附近的狄戎,最终讨伐成功(太丁四年,周人伐余无之戎,克之),季历也因此被商王封为"牧师"。
在此之后季历也继续征讨戎狄,同时也扩张周的范围,正是季历在战场上的骁勇与领土扩张的野心,引起了当时商王文丁的忌惮,季历遭到了文丁的杀害,商和周也在此时产生了矛盾。
季历虽被杀,但是在多年征战中为周获取了发展和扩张的空间。
季历的儿子姬昌(周文王)即位,商和周的矛盾冲突也逐渐变得突显。
由于商的衰落,商的附属国开始叛变,商王封姬昌为西伯,姬昌此时听命于商王,帮助商讨伐叛变的属国的同时也在扩张自己领土范围。
后来周文王也遭到了纣王的忌惮被囚禁了起来,周的大臣向纣王进贡了珍宝、美女等贡品后,周文王得到释放。
之后周文王先解决虞、芮两国间的争端将他们团结起来,又接连讨伐犬戎、密、耆、邘等国。
从讨伐顺序上来讲,周文王先讨伐了西边的犬戎、密等国是为了进军中原前解决西边的后顾之忧。讨伐了崇国之后,周文王迁都到丰,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利于出兵伐商。不过在迁都后不久周武王就崩殂了。他的儿子姬发(周武王)继承遗志,继续克商。
在内政上周文王一是安内,保证国民安居乐业;二是团结周边从国和贵族;三是任用贤才执政。
周文王为克商可以说是奠定了非常牢固的基础,周武王继承遗志后,沿用了周文王的旧政,也就是说内政上保证了延续性,对内做到连续安稳。
周武王在出征讨伐商之前,先在盟津进行了会盟和誓师,在誓词中提到:
1. 讨伐纣王是奉天命
2. 讨伐纣王同时也是顺从民意
3. 由于纣王暴虐,伐纣也是仁义之师,荣耀与成就比商伐夏更辉煌
4. 从占卜结果上讲,必胜
5. 称颂周文王,并提出伐纣是贤明之举
6. 列举纣王的罪状
这个誓词就跟檄文类似,出征之前先声讨敌方的罪状,誓词从天意、民意、纣王的残暴罪状、占卜结果等多个维度,指明伐纣的必要性,可胜性,提升士气,以及占领舆论导向。很难想象3000多年前的周人出兵讨伐前会讲究"名正言顺","正义之师"。
约公元前1056年,周武王在二月的甲子日(当时信奉的吉日)向牧野进发,用了一天的时间速战速决,决定了胜负。
从盟津誓师结束,武王采用急行军的形式向牧野进军。纣王所居之处四处有河流和山岭围绕,并且周边的都城有驻军,武王之所以进军牧野,也是因为商的驻军就在牧野,只要击破了牧野,那商则是唾手可得。
周武王的精锐部队把商的军队击破,逼得商纣王自杀。从战况上讲周的军队可谓不可阻挡,其实在此时商的内部已经不堪一击,牧野之战就像是启动了商灭亡的最后按钮,商王朝一触即崩塌。
商朝在纣王的统治下内部已经腐化,贵族们沉迷于奢靡的生活,对人民实施暴政,对鬼神缺乏敬畏(不符合当时的信仰习俗),可以说这段时期纣王的统治不得人心,失仁失德,包括军队都出现了溃散之意。
再加上周武王伐纣时,声称这些祸乱都出于纣王之手,其余的百姓和贵族都可以免罪,面对声势浩荡的周师军队,虽然军队人数上周的人数少于商的人数,但大部分商的百姓和贵族以及军队也明白此时回天乏术,纷纷放弃抵抗,从战略上来说周武王瓦解了商内部集团,也因此加快了商的灭亡。
牧野之战过后,周武王乘胜追击,命太师南下,平定商的诸侯国,最终定都到镐(hào)京建立周王朝(约公元前1046年)。
为了巩固统治,周武王分封同姓亲属、异姓功臣诸侯以及商遗留下来愿意投诚的贵族。对于功臣诸侯的分封是表示对他们的敬意,同时也是团结这些有势力的诸侯,尽可能消除矛盾和利益冲突;
由于商遗留的贵族势力也不小,对于分封遗留贵族,是起安抚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投诚则分封,不投就把你消灭掉。
除了安抚之外,周武王也并没有对这些遗留势力放松警惕,安抚的同时也有监督管控这些旧势力的目的,分封同姓亲属(兄弟: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冉季载等)则是达成这个目的的重要手段。
周武王的同姓亲属都被分封到重要的地势地段,同时把商的旧势力分封到靠近同姓亲属国的旁边以便监视和管控。这种手段就用在监视纣王之子武庚上,被称作" 三监 "。
可惜的是,这种手段并没有按照周武王预期所想的那样发展。周武王在不久后(约公元前1043年)就崩殂了。由于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年纪尚小,周武王生前把遗志托付给他最具才能的弟弟周公旦,他希望周公旦执政并辅佐教导周成王。
周公受命执政掌权后,受到了三兼的嫉妒,三兼联合武庚及其旧势力发生了叛乱,准备夺取周公的王位。
关于周公旦如何平叛这场叛乱,以及后续周公对周的治理就要放到下一篇章来介绍了。
后来几经传代,公刘继承了君主,公刘期间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在豳(bīn)州建都,公刘在选都上做了相对缜密的考察与规划,从地势、水源、土地等多个方面考察,并在农业、军事(驻军)、政治管理得以实施与部署,让迁都后的国家治理得安定。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公刘在迁都上采取的措施让周开始逐渐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得以后世的发展。
后来到了公亶(dǎn)父时期,公亶父又率领族人迁都到周原,迁都的原因是为了躲避夷人侵扰,另外一方面也是看重了周原土地的肥沃富饶。
公亶父迁都之后也带领周族进入到新的上升阶段,他施行修建带有城墙的建筑,开辟道路,修建宗庙(宗庙的目的在于举行献祭)等举措,以便对抗戎狄侵扰,和团结族人。
公亶父之后就是季历,季历之后是周文王,周文王过后就是周武王,周武王伐纣克商的故事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关于周武王克商前后的事迹就放到下面的小节中进行讲述。
商朝武丁在位时期,武丁多次出征讨伐周,周在此期间是商的一个诸侯国,周也向商进贡美女、珍宝物品。
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太伯、次子仲庸、幼子季历(季历是姬昌的父亲),公亶父传位给了幼子季历,安排长子太伯和次子仲庸向周的东北方向迁都,创建虞(吴)国。
根据杨宽先生《西周史》里的观点,建立虞国是一项战略措施,虞所处的位置向北可以开阔,向东可以进入商的地区,向南可以越过黄河进入洛水一带,可以说虞所处的区域是一个四通八达可向周围扩展的战略地区。
到了季历时期,季历先后出征鬼方、和讨伐狄戎。征讨鬼方大约用了三年的时间,季历征服了鬼方受到了商王武乙的赏赐,也在此时间进一步扩大了周的领土范围。
讨伐鬼方后没过多久,季历多次出征讨伐燕京戎,由于燕京戎势力范围大,讨伐多次无果,季历转为讨伐今山西附近的狄戎,最终讨伐成功(太丁四年,周人伐余无之戎,克之),季历也因此被商王封为"牧师"。
在此之后季历也继续征讨戎狄,同时也扩张周的范围,正是季历在战场上的骁勇与领土扩张的野心,引起了当时商王文丁的忌惮,季历遭到了文丁的杀害,商和周也在此时产生了矛盾。
季历虽被杀,但是在多年征战中为周获取了发展和扩张的空间。
季历的儿子姬昌(周文王)即位,商和周的矛盾冲突也逐渐变得突显。
由于商的衰落,商的附属国开始叛变,商王封姬昌为西伯,姬昌此时听命于商王,帮助商讨伐叛变的属国的同时也在扩张自己领土范围。
后来周文王也遭到了纣王的忌惮被囚禁了起来,周的大臣向纣王进贡了珍宝、美女等贡品后,周文王得到释放。
之后周文王先解决虞、芮两国间的争端将他们团结起来,又接连讨伐犬戎、密、耆、邘等国。
从讨伐顺序上来讲,周文王先讨伐了西边的犬戎、密等国是为了进军中原前解决西边的后顾之忧。讨伐了崇国之后,周文王迁都到丰,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利于出兵伐商。不过在迁都后不久周武王就崩殂了。他的儿子姬发(周武王)继承遗志,继续克商。
在内政上周文王一是安内,保证国民安居乐业;二是团结周边从国和贵族;三是任用贤才执政。
周文王为克商可以说是奠定了非常牢固的基础,周武王继承遗志后,沿用了周文王的旧政,也就是说内政上保证了延续性,对内做到连续安稳。
周武王在出征讨伐商之前,先在盟津进行了会盟和誓师,在誓词中提到:
1. 讨伐纣王是奉天命
2. 讨伐纣王同时也是顺从民意
3. 由于纣王暴虐,伐纣也是仁义之师,荣耀与成就比商伐夏更辉煌
4. 从占卜结果上讲,必胜
5. 称颂周文王,并提出伐纣是贤明之举
6. 列举纣王的罪状
这个誓词就跟檄文类似,出征之前先声讨敌方的罪状,誓词从天意、民意、纣王的残暴罪状、占卜结果等多个维度,指明伐纣的必要性,可胜性,提升士气,以及占领舆论导向。很难想象3000多年前的周人出兵讨伐前会讲究"名正言顺","正义之师"。
约公元前1056年,周武王在二月的甲子日(当时信奉的吉日)向牧野进发,用了一天的时间速战速决,决定了胜负。
从盟津誓师结束,武王采用急行军的形式向牧野进军。纣王所居之处四处有河流和山岭围绕,并且周边的都城有驻军,武王之所以进军牧野,也是因为商的驻军就在牧野,只要击破了牧野,那商则是唾手可得。
周武王的精锐部队把商的军队击破,逼得商纣王自杀。从战况上讲周的军队可谓不可阻挡,其实在此时商的内部已经不堪一击,牧野之战就像是启动了商灭亡的最后按钮,商王朝一触即崩塌。
商朝在纣王的统治下内部已经腐化,贵族们沉迷于奢靡的生活,对人民实施暴政,对鬼神缺乏敬畏(不符合当时的信仰习俗),可以说这段时期纣王的统治不得人心,失仁失德,包括军队都出现了溃散之意。
再加上周武王伐纣时,声称这些祸乱都出于纣王之手,其余的百姓和贵族都可以免罪,面对声势浩荡的周师军队,虽然军队人数上周的人数少于商的人数,但大部分商的百姓和贵族以及军队也明白此时回天乏术,纷纷放弃抵抗,从战略上来说周武王瓦解了商内部集团,也因此加快了商的灭亡。
牧野之战过后,周武王乘胜追击,命太师南下,平定商的诸侯国,最终定都到镐(hào)京建立周王朝(约公元前1046年)。
为了巩固统治,周武王分封同姓亲属、异姓功臣诸侯以及商遗留下来愿意投诚的贵族。对于功臣诸侯的分封是表示对他们的敬意,同时也是团结这些有势力的诸侯,尽可能消除矛盾和利益冲突;
由于商遗留的贵族势力也不小,对于分封遗留贵族,是起安抚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投诚则分封,不投就把你消灭掉。
除了安抚之外,周武王也并没有对这些遗留势力放松警惕,安抚的同时也有监督管控这些旧势力的目的,分封同姓亲属(兄弟: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冉季载等)则是达成这个目的的重要手段。
周武王的同姓亲属都被分封到重要的地势地段,同时把商的旧势力分封到靠近同姓亲属国的旁边以便监视和管控。这种手段就用在监视纣王之子武庚上,被称作" 三监 "。
可惜的是,这种手段并没有按照周武王预期所想的那样发展。周武王在不久后(约公元前1043年)就崩殂了。由于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年纪尚小,周武王生前把遗志托付给他最具才能的弟弟周公旦,他希望周公旦执政并辅佐教导周成王。
周公受命执政掌权后,受到了三兼的嫉妒,三兼联合武庚及其旧势力发生了叛乱,准备夺取周公的王位。
关于周公旦如何平叛这场叛乱,以及后续周公对周的治理就要放到下一篇章来介绍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