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帝历史典故记载

 我来答
粘致0gh
2022-06-14 · TA获得超过966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5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9.5万
展开全部

汉元帝彻底改变了西汉帝国沿袭多年的“儒法合一”的治国之道,以纯儒学思维治理国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汉元帝历史 典故 记载,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汉元帝人物简介

汉元帝刘奭(公元前74年-公元前33年),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前49年-前33年在位)。

汉元帝多才艺,善史书,通音律,为人柔懦。继位初时,以宫女王嫱(王昭君)配匈奴呼韩邪单于为阏氏,巩固汉、匈友好关系。后宠信宦官石显,致使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不堪,西汉由此走向衰落。前33年,在长安未央宫病死,终年42岁,葬于渭陵,谥号孝元皇帝。

汉元帝历史记载

汉元帝刘奭,生于元平元年(前74年),汉宣帝刘询的长子,母亲是恭哀皇后许平君。刘奭出生后数月,其父刘询即位,是为汉宣帝。地节三年(前67年),八岁的刘奭被宣帝立为太子。

史书上说汉元帝刘奭“柔仁好儒”,当他还是皇太子时,眼看着父皇重用法家人物,动不动就用刑罚惩治下属,大臣杨恽、盖宽饶等仅仅因为“刺讥辞语”就被杀害,很不以为然。一天乘着陪父亲用餐时,委婉地说:“陛下使用刑罚略有点过分了,应该多多重用儒生。”汉宣帝刘询顿时变了脸色,厉声说:“汉朝自有汉朝的制度,本来就是‘王道’‘霸道’兼而用之,怎能像周代那样单纯地使用所谓的‘德政’呢?更何况那班俗儒不能洞察世事变化,最喜好厚古薄今,连‘名’与‘实’之间的区别都分不清,怎能交给他们以治理国家的重任!”说完了这番话,汉宣帝又长叹一声道:“乱我家者,太子也!”鉴于对已故许皇后的感恩与报答,他最终没有更换太子,这是刘奭的一大幸运。

汉元帝主要成就

改革陵制

汉元帝永光四年(前40年)十月,汉元帝下令西汉帝王诸陵依其地界分属三辅管理,此前诸陵总属太常管理。又以渭城寿陵亭部原上为初陵,诏令不要重新建立县邑和迁徙国民。

汉匈和谐

宣帝时期,随着汉朝国力的增强,匈奴力量一再削弱,汉匈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以后,匈奴统治集团内部出现权力之争,初有“五单于争立”,互相不容,屠戮兼并,最后形成南匈奴呼韩邪单于与北匈奴郅支单于的对立。在汉元帝期间,在汉匈关系上出现了两件大事,一件是陈汤平灭北匈奴郅支,一件是昭君出塞。

平灭郅支

汉元帝刚即位的时候,匈奴郅支单于自以为与汉朝距离遥远,加之怨恨汉朝扶持他的仇敌呼韩邪单于,就有与汉绝交之意,并与康居王勾结起来,在都赖水(今恒逻斯河)畔兴建了一座郅支城(今江布尔),作为自己进一步扩张势力的基地。郅支将势力向汉西域发展,直接威胁汉朝在西域的统治。建昭三年(前36年),新一任西域太守甘延寿、陈汤对北匈奴发动攻击,获得大胜。至此,汉朝最后消灭了虎视西域的敌对势力。以后近40年,西域维持着和平状态,丝绸之路也畅通无阻。陈汤为官虽有不少劣迹,但他矫诏兴兵、平灭郅支的功绩应当肯定。

南匈奴降汉

北匈奴郅支被汉朝诛杀之后,南匈奴呼韩邪单于既为消灭政敌而高兴,又畏惧汉朝的威力。竟宁元年(前33年)正月,呼韩邪单于三次入长安朝觐汉天子,并表示愿归附汉朝娶汉女为阏氏。元帝遂将宫女王嫱配他为阏氏。

汉元帝认为这次政治联姻可使“边陲长无兵革之事”,特意把年号改为“竟宁”,意即边境安宁之意。呼韩邪单于封王昭君为“宁胡阏氏”,“宁胡”意即“匈奴得到昭君,国家就安宁了”。


汉元帝历史典故记载相关 文章 :

★ 汉朝历史人物故事

★ 帝颛顼历史典故记载

★ 古代历史典故【5则】

★ 有关武王伐纣的历史典故

★ 历史典故5则

★ 有关历史的典故有哪些

★ 著名历史典故简介

★ 十则汉朝历史人物故事简介

★ 楚国的历史典故传说故事简短

★ 最著名的历史典故整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