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发动政变杀害了秦二世,却被秦三世轻易反杀,这是为什么?
赵高之所以能成功地杀掉秦二世,一是因为赵高谋划周详,二是因为秦二世不得人心,三是因为秦二世毫无准备;而赵高在杀掉秦二世后又被子婴轻而易举地反杀,一是因为赵高轻敌,二是子婴时机选得好,用人也得当。
- 赵高能杀秦二世,第一个原因是赵高谋划周详。
早在陈胜揭竿而起时,赵高就不断地表示陈胜等人成不了气候,可是,时间仅仅过了两年,关东六国便已复起,项羽在巨鹿战场击败了秦将王离,秦将章邯率20万士兵叛秦,刘邦率近十万义军逼近武关,咸阳告急,关中告急,大秦帝国危在旦夕。
秦二世认为自己被赵高蒙蔽了,大怒,派人去申斥赵高,赵高害怕了,害怕秦二世杀掉自己,所以打算先下手除掉秦二世,为了能成功除掉秦二世,赵高进行了周密部署,整个谋划可谓是十分周详。
在指鹿为马之后,秦国朝堂上下多是听命于赵高的人,赵高让郎中令做内应,谎称有大盗,随后让咸阳令阎乐率兵追捕,追捕到秦二世当时居住的望夷宫,直接把望夷宫的守卫给绑了,说有盗贼进去了,守卫却不阻挡。守卫不服,阎乐二话不说,当即斩了守卫,而后进入宫中,开始射箭,宫中的人都慌了,乱作一团,阎乐直接找到了秦二世,逼杀了秦二世。
需要指出的是,阎乐是赵高的女婿,弑杀秦二世这事,赵高是和阎乐商量过的,参与谋划的,还有赵高的弟弟赵成,即便赵高和阎乐是翁婿的关系,赵高还是在阎乐逼杀秦二世前劫持了阎乐的母亲,阎乐为了母亲的性命,只能在弑杀秦二世的路上走到黑。
整件事,从谋划,到执行,可谓是十分地周详。
- 赵高能杀秦二世,第二个原因是秦二世不得人心。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赵高弑杀秦二世时,阎乐冲进望夷宫便开始放箭,宫中的郎官和宦官大为吃惊,有的逃跑了,有的格斗,但凡是格斗的,都被杀掉了,被杀掉的有几十人。
只有几十人啊!
郎官和宦官本来都是为为秦二世服务的,但在秦二世遭遇危险时,能够挺身而出的,只有几十人,这几十人中,可能还有一部分是那种忠于职守而非终于秦二世的,也就是说,偌大的皇宫之中,真正忠心于秦二世的,往多了说,也就只有几十人罢了,秦二世多么地不得人心,可见一斑。
更显得秦二世不得人心的,是秦二世临死前和近侍的对话,他质问近侍,事态已经如此严重了,你们为什么不早跟我说?近侍回答说,如果我们早跟你讲,我们早就被你杀掉了。
正因为秦二世不得人心,才闹得众叛亲离。也正因为秦二世众叛亲离,才能让阎乐带着一千多多士兵逼宫、弑杀。
- 赵高能杀秦二世,第三个原因是秦二世毫无准备。
赵高弑杀秦二世时,秦二世正在望夷宫斋戒。
秦二世之所以要斋戒,是因为秦二世做了一个噩梦,他梦见一只白虎咬了给自己驾车的马,虽然他在梦中杀掉了白虎,但他还是很奇怪,他就问解梦的人,解梦的人跟他说,是水神在作怪。他便打算祭祀水神,秦二世时候的人在祭祀前,都是要斋戒的。
虽然斋戒前,秦二世因为项羽、刘邦、章邯等人事情申斥过赵高,但秦二世心中仍然是信任赵高的,毕竟赵高是他老师,又帮他登上了皇位,他万没想过,赵高竟然会弑杀他,所以,在知道阎乐要逼死自己的时候,他仍对赵高抱有一丝希望,问阎乐,我能见一见丞相吗?秦二世口中的丞相,便是赵高。
我前边提过,秦二世临死前问一名近侍,事态已经如此严重了,你们为什么不早些告诉我?这个疑问也表明了,秦二世从来就没想过事情会这么严重,从来就没想到赵高会对他下毒手,从来就没想过这世界上竟然有人要杀皇帝。
总的来说,从秦二世临死前的表现来看,对于自己可能被弑杀这件事,秦二世是毫无准备的,倘使秦二世有些准备,或许就能逃过赵高的魔爪了。
- 赵高之所以会被子婴轻而易举地反杀,第一个原因是赵高轻敌了。
赵高和赵成、阎乐在商议弑杀秦二世,说得话十分冠冕堂皇,说什么秦二世不听劝建,说秦二世要甩锅给赵高家族,又说什么子婴仁爱谦下,深得人心。
这些话都是言不由衷的,赵高之所以要杀秦二世,就是害怕秦二世诛杀他,之所以要改立子婴,就是因为赵高觉得子婴好控制。
秦二世被诛杀后,赵高立子婴为秦王。按照当时的礼仪,子婴需要斋戒,而后去宗庙,待到需要子婴去宗庙的时候,子婴推说自己身体抱恙,赵高便亲自去请,未曾想,赵高一到子婴斋戒的宫殿,便被子婴给杀掉了。
赵高之所以会亲自去请,是因为赵高觉得自己面子大,赵高亲自去请却被杀,是因为赵高轻视了子婴,他根本就没想到,子婴竟然敢杀他,子婴竟然能杀他,简单地说,赵高轻敌了。或者说,赵高从来就没相国,子婴竟然是自己的敌人。
- 赵高之所以会被子婴轻而易举地反杀,第二个原因是子婴时机选得好,用人也得当。
子婴选择诛杀赵高的时机,是在子婴去宗庙之前,这时候的子婴还没正式成为秦王,手中并未真正握住权柄,也没什么可用之人,在赵高看来,这时候的子婴是脆弱的、急迫的,因为脆弱,所以急迫地想要获得权柄,而要获得权柄,需要征得他赵高的同意,所以这时候的赵高根本就没防范子婴。
子婴选择赵高不防范自己的时机动手,当然马到成功。
除了时机选得好,用人也用得好。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得很清楚,诛杀赵高这事,子婴是和自己的两个儿子商量的,所谓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血缘是最亲近的关系,大事与儿子商量,执行自然也肯定是和儿子一块,父子三人同心,其利断金,对付一个没防范的赵高,当然绰绰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