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未必为实吗

 我来答
梦之缘文化
2022-07-29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32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157万
展开全部
上述材料试图通过一系列分析证明“眼见未必为实”的结论,但论证过程存在一系列逻辑缺陷,分析如下:

首先,哲学上的“事物表象不等于事物真相”,不能得出“我们看到的未必是真实情况”;哲学上的这句话是指“事物表象不等于本质”,并不是说“事物表象不是真实的”,材料把哲学上的“事物真相”与生活中的“事物真实性”概念混淆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看到真相,但不能以此否认事物表象可以就是真相,也就不能由此证明“眼见未必实”。

其次,“事物表象不等于事物真相”,不能说明事物表象就不是真实的。太阳东升西落是事实,虽然与地球的自转规律不一致,但表象依然是真实的,所以不能由此说“眼见未必为实”。

再次,房子的“实际效用”和“有形的结构”都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因为“房子的实际效用是无形的”,就由此得出“未见者才为实,眼见未必为实”;即使人们没有看到房子的“实际效用”,房子的“有形结构”是事实,也不能由此得出“眼见未必为实”。

最后,讲礼节是中国的传统,不是判断人之间感情深厚与否的标准。是否讲礼节和感情是否深厚没有必然联系。有人对你客气,与是否对你好,也没有必然联系。讲礼节是一种个人素质体现,可能是虚伪,也有可能是真实城,不能作为判断关系好坏的标准;因此,不能证明“眼见未必实”。

综上所述,由于材料存在诸如此类的逻辑漏洞,所以“眼见未必为实”的结论是有待商榷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