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丕篡汉东汉灭亡,忠于汉室的臣子为什么不投奔刘备呢?
实际上董卓掌权时,汉室已经没有威信了,董卓可以轻易的废天子,汉献帝沦为了傀儡。汉室已经没有多少忠诚的臣子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朝中大臣几乎都是曹操的手下,他们只听曹操的,汉天子没有任何权利,少数忠臣被曹操杀死了,剩下个别的也是无能为力,曹操一步一步的从丞相做到魏王,离帝位只差一层纸了,曹丕篡汉已经是水到渠成了。那为什么汉室剩下的忠臣不去投靠刘备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份量不够。
刘备虽然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的后代,但和东汉皇室血缘太远了,刘表等人对汉室都不闻不问,占地称王,刘备若没有私心,估计没人相信。再说刘备家族到他这辈已经沦落到卖草鞋了,贵族出身的忠臣们看不起他,至少荀彧就很看不起他这个汉室宗亲。
二,衣带诏事件让汉室的忠臣们彻底看清了刘备忠臣的面目。
汉献帝对刘备真的不薄,认皇叔,加官进爵,当然汉献帝也有自己的算盘,想利用刘备抗衡曹操,但对刘备来说一步登天,可谓是大恩,可是刘备先一步逃走了,只可惜那些忠臣被曹操灭了九族,这件事,刘备做的确实不厚道,让汉室的忠臣们彻底看清了刘备忠臣的面目。。
三,古人常说家国大事,家族是排在第一位的。
古代常常一个人犯罪就株连九族,也有一人得到,鸡犬升天,这迫使那些士族官员始终把家族利益放第一位。
四,曹丕拉拢士族,重用士族,使得士族都拥护曹丕。
曹丕出于篡汉的目的,对士族采取了拉拢的政策,曹操出于维护曹家统治的需要,提拔了一批寒门为官,来平衡士族,对士族既用也防,曹丕上台后,对士族百依百顺,听取了士族子弟陈群的建议,采用了他的九品中正制,从此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当官全靠出身,寒门再也没有机会了,得了利益的士族当然支持曹丕篡汉。再说曹丕表面是接受汉献帝的禅让。
综上所述,曹操已经为曹丕篡汉扫除了障碍,打下了基础,而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不够份量,加上出身低,被士族大家看不起,衣带诏事件更是让汉献帝和忠臣们看清了刘备的嘴脸,所以那些忠臣没有投靠刘备。而家天下的情况下,家族利益高于一切,没有几个会去玩火自焚,而曹丕更是大力拉拢士族,所以没有所谓的忠臣去投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