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 我来答
爱创文化
2022-07-03 · TA获得超过9903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24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9万
展开全部
读完《战争与和平》几天之后,我仍然无法再翻开其它的书,也无法写下一个字。合上书本,我想今后再也不必读其它任何小说作品了(这当然是假话,怎么能忍得住不读),小说这种题材已经被托尔斯泰的妙笔写尽了。

作为一介凡夫,我自然是没有资格评价这部作品的,那么除了一味去褒奖它,我是不是该思考这部作品的影响力是否真的对我有所改变?我不知道,我觉得人的本性是难以改变的。譬如陶洛霍夫以一个流氓的身份出场,历经劫难,依旧是个英勇的流氓。我觉得自己就非常符合书中一个人物——普拉东,一个卑微的小人物,皮埃尔后来倒是时常想起他。

事实上,我们大部分都是普拉东这样的人,善良、愚蠢、充满惰性、逆来顺受、乐天知命……即使再过去两百年,人类依旧也不会改变。拿破仑那样的大人物,时代的弄潮儿,最终都难免被汹涌浪潮淹没。托翁是这样表达的:在所有重大历史事件之中,所谓伟大人物所起作用都微乎其微。在时代洪流的流向上,大小人物所起的决定性因素是同等的,或者就同样微不足道。那真正的因素又是什么?

我很喜欢皮埃尔这个人物,与《安娜卡列尼娜》中冷静的列文相比,皮埃尔是个多么可爱的可怜胖子啊。但是不管是皮埃尔还是列文,都是迷惘的人,他们在属于他们的时代思考、挣扎,求得幸福,就像一个绝望的人最后陷入疲倦的酣睡,那么醒来之后呢?托翁写到他们酣睡为止,至于醒来后世界是什么样子,俄国后来的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了。

为什么当代再也不能产生类似《战争与和平》这样划时代的巨作,因为我们已进入一个无限分裂的琐碎时代。

陈丹青先生在《无知的游历》中扼腕叹息,现而今,几个青年愿读《战争与和平》。我觉得他是为古人而担忧了,读完又如何,不读又如何,木心先生早有评说,托翁那儿求不到的,别家去求,一家家求过去,总有合适的,还有一家,就是你自己——纪德亦有言:“做到人群中不可更替的一员。”

最后附木心先生短诗一则:

树林的远处

出现了骑马的宪兵

列夫托尔斯泰的棺木

徐徐放下墓穴

几万人跪地,唱

永垂不朽

有谁用很不协调的高音

喊道:警察跪地

宪兵们纷纷落马一齐跪倒

开始撒土,唱

永垂不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