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的小说《四世同堂》中,你对哪个片段印象最深刻?原因是什么?
《四世同堂》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今年新推出的完整版,只能算是锦上添花吧。为业界研究加一点佐料,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做一些局部调整,在文学史和老舍研究领域多了点资料。对普通读者来说意义不大,因为读者大部分都是看故事,新版结尾如何,可能就是多了一个选择。而且这书是英文转译回来的,在语言上,比老舍亲自下笔中文写的可能也要稍逊一些。这部小说,煌煌其言上百万字,全景式呈现了抗战期间北平的社会面貌,人物刻画、风土人情细致入微。
一系列人物形象,祁老太爷、祁家三子、钱先生、冠晓荷、大赤包等个个鲜活,将大时代的动荡与小人物的悲欢融为一体,确实佳作。作为京味儿小说作家,老舍能够用心去体察世事百态,并且落在笔端,《四世同堂》称得上老舍的代表作,而且能从中读出不少老舍其他作品的影子,可以算是作家自我写作的范本。老舍的《四世同堂》从国民性弊端的视角剖析民族劣根性,意在揭示国民的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从而达到思想启蒙和社会改革的目的。
该书以祁家祖孙四代为中心线索,细致地刻画了北平人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如何挣扎在生与死的缝隙里以及他们缓慢而艰辛的觉醒过程,分析了在国破家亡的严峻时刻,国民们的精神素质和种种心态。可以说,《四世同堂》是我们认识历史的一面镜子。不知是谁说过:据我接触到的世界文学情报,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也只有沈从文和老舍。我想说的是:好的作品不是那些能够简单地提炼出中心思想的东西。1万个人心中有1万个哈姆莱特才是真正的艺术品。恰巧《四世同堂》就是类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