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统治者,为何只灭佛而不灭道?原因其实很简单
展开全部
佛教自从东汉年间传入中国开始,命运就一直起伏不定,在那段历史上,它有过“南朝四百八十寺”的鼎盛时期,也有过“三武一宗灭佛”的四次致命打击,佛教一度从主流退居末流,从主宰的地位堕落到三教合流中的一部分。即使到了民国,冯玉祥这个基督将军还在华北一带搞过灭佛运动,他放火烧少林寺,导致大量珍贵的典籍和建筑都灰飞烟灭。
但是,奇怪的是,同样身为宗教的道教在历史上却从来都没有过这种的情况发生,我们似乎很少听过有人“灭道”,虽然在《西游记》里,吴承恩是极力贬低道教的那一方,《西游记》里的道士几乎就没有正面的,吴承恩对道教极尽调侃嘲讽之能事。
是什么导致了佛教和道教的这种差别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相比道教这个本土宗教,佛教这个外来宗教其实并不能和古代的中国社会完全相容,或者说,它和整个儒家文化有着很多相悖的地方,其中最明显的差异就是,佛教主张放下家庭,亲人,而儒家则非常注重伦理和家庭。佛教主张无父无母,六根清净,斩断情丝,当然也会主张抛弃社会责任,这怎么行呢?用孟子的话说,这不就是无父无君吗?
其次,佛教自从在中国兴盛起来之后,政府也会给他们一些特权,比如不向他们收税,而人们还会不停地给它捐献香火钱,佛教寺院是会进行土地兼并和大肆敛财的,而到了最后,它会变得非常富有,但是与此同时,它又不具备保卫自己的能力,所以财富只会给他们招致灾难。
唐睿宗说过:天下之财,佛占七八。在历史上周武帝之所以灭佛,就是为了充实国库,有一位和尚问他不怕因此受到上天的惩罚吗?周武帝回答:只有国家繁盛,百姓富足,我宁肯一人接受那惩罚。
先比之下,道教就没有这些问题了,道家真正走向形势是在元明两代,尤其是明朝的皇帝特别信奉道教。但是整体而言,道教并没有佛教那么长的繁荣期,他们也没有积累那么多的财富。由于出身本土,它和中国文化也并不违背,他们追求的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有时候他们还会主张济世救人。佛教是普度众生,道教是清净无为,一个喜欢“传教”,一个并不喜欢。两者所能形成的规模也是差别很大的。
但是,奇怪的是,同样身为宗教的道教在历史上却从来都没有过这种的情况发生,我们似乎很少听过有人“灭道”,虽然在《西游记》里,吴承恩是极力贬低道教的那一方,《西游记》里的道士几乎就没有正面的,吴承恩对道教极尽调侃嘲讽之能事。
是什么导致了佛教和道教的这种差别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相比道教这个本土宗教,佛教这个外来宗教其实并不能和古代的中国社会完全相容,或者说,它和整个儒家文化有着很多相悖的地方,其中最明显的差异就是,佛教主张放下家庭,亲人,而儒家则非常注重伦理和家庭。佛教主张无父无母,六根清净,斩断情丝,当然也会主张抛弃社会责任,这怎么行呢?用孟子的话说,这不就是无父无君吗?
其次,佛教自从在中国兴盛起来之后,政府也会给他们一些特权,比如不向他们收税,而人们还会不停地给它捐献香火钱,佛教寺院是会进行土地兼并和大肆敛财的,而到了最后,它会变得非常富有,但是与此同时,它又不具备保卫自己的能力,所以财富只会给他们招致灾难。
唐睿宗说过:天下之财,佛占七八。在历史上周武帝之所以灭佛,就是为了充实国库,有一位和尚问他不怕因此受到上天的惩罚吗?周武帝回答:只有国家繁盛,百姓富足,我宁肯一人接受那惩罚。
先比之下,道教就没有这些问题了,道家真正走向形势是在元明两代,尤其是明朝的皇帝特别信奉道教。但是整体而言,道教并没有佛教那么长的繁荣期,他们也没有积累那么多的财富。由于出身本土,它和中国文化也并不违背,他们追求的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有时候他们还会主张济世救人。佛教是普度众生,道教是清净无为,一个喜欢“传教”,一个并不喜欢。两者所能形成的规模也是差别很大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