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尊严

 我来答
达人方舟教育
2022-07-24 · TA获得超过5165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78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48万
展开全部
于漪老师当选为改革开放40年的时代先锋人物,让身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倍感自豪,自豪她让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写进了课程标准,自豪她让语言背后的文化深层编码一同刻进语文的学习。

1929年,于漪出生于历史名城江苏镇江,少年时代的她就有了一个美好的憧憬:做一个对国家真正有用的人。读中学时于漪深受语文老师的影响,迷上了中外著名的文学作品,立志要“做一名深受学生尊敬和欢迎的好老师。”

1951年夏天,于漪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从此在基础教育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至今65个春秋。

于漪的青少年时代正生活在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岁月,深感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做了一名基础教育的普通教师,于漪老师有一种自觉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她把“让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深知,教师,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人生理想,是需要以整个生命去拥抱的伟大事业,教师应该拥有这样的人生标杆和生命境界。正是因为如此:

她激情似火。于漪老师认为激情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教师只有倾注满腔的热忱,才能对学生有感染力和辐射力,教师只有激情燃烧自己,才能在学生心中点燃理想之火,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才能完成肩负的神圣使命。有了激情,就会鼓足生命的风帆,孜孜不倦地追求。

她师爱荡漾。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包蕴了崇高的使命和责任。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虽只是短短的几年,在人生的长河中仅仅是一阵子,但这短短的几年、一阵子往往影响他们一辈子的生活道路。基础打得牢,根子扎得正,不歪歪斜斜,学生就会一辈子受用不尽。

她终身学习。教师要真正完成自己的使命,必须要保持终身进步。教育的事业是着眼于未来的事业,要跟紧时代的脚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使自己站在时代的前沿来思考问题,发展自我。育人,不能一般地理解为培养学生,而是要增强学生的识别能力、抵制精神污染的能力,教师就要深入思考,寻求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她改革创新。变革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根本理念,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走自己的路,既要博采众长,吸取精神养料,又要有主心骨,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融百家之长,创自己的教学特色。

一个真正的语文教师,总是在用生命在实践,用生命在歌唱。

语文教学的大门究竟在哪儿?

这是最初于漪老师苦苦寻觅的问题,即使路漫漫其修远兮。

在回忆里寻找,向过去的老教师请教,语文课该怎样教?哪些课感人?那些声情并茂的朗读与讲解,那些旁征博引的议论和评析,眼神、手势、神往的表情,一幕幕在脑海里浮现。

在传统的语文教育论述中寻觅,朱自清、叶圣陶、吕叔湘等先生对语文教学的众多论述,认真学习,逐一推敲,从中寻觅有效的路径。

从比较中寻觅可借鉴的做法,对选文进行比较,对语法教学进行比较,对读写训练进行比较,努力探究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认真学习报章杂志上教学的鲜活经验。

然后从八个字上下功夫:“胸中有书,目中有人。”“胸中有书,”是要认真钻研教材,查阅有关资料,在“真懂”上下功夫,对教材做到烂熟于心,如出自己之口,自己之心。此后,一个学期,两个学期,一年,两年,把中学语文教师该具备的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该具备的文、史、哲,该了解的中外名家名著都摸了一遍。不走任何捷径,就是老老实实,以勤补拙。

“目中有人”,是指教语文,不能只见书不见人,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研究学生,对学生满腔热情满腔爱。在教学实践中,教过不等于教会,真正的“教会”非常难,教会每一个学生,不花一番功夫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对学生满怀炽热的情感,去体验育人的艰辛和甘甜。

此后,三尺讲台无限爱,爱学生,爱未来,爱寓含着灿烂中华文化的语文,用清澈明净的泉水浇灌学生的心田。

这个做了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语文人,几十年如一日,在基础教育的园地里辛勤耕耘,无怨无悔。

我渴望我们的学生一捧起语文书,就能升腾起对母语的挚爱申请;一捧起中国经典作品,就有强烈的阅读愿望,精读深思,感受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民族睿智、民族思维方式,享受精神的愉悦。

我渴望我们的语文教师用智慧和心血铺就的一节节语文课充满勃勃生机,有时代活水流淌。在语言文字弹奏的交响曲中,用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优美的情操,源源不断扣动学生心弦,使他们如入宝山之中,有风光无限、目不暇接之感,有进入母语宝库探宝而欲罢不能的冲动。

我渴望学生学习语文有理性的思考。汉字特别具有灵性,是具象的,灵活的,富有弹性的,创造的空间大。理解汉字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生命的百科全书。一个方块字,就是一片天地,就是一部历史,就是祖先的回忆与希望寄托之所在。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与语文形成骨肉亲情,我们要珍惜、要传承。

我渴望学生学习语文真切地懂得:一个个汉字的故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哲学智慧、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审美意识,稍加触摸,就会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无穷魅力。热爱语文,在习得语文能力的同时,孜孜不倦地把蕴藏的文化基因植入自己的血脉,促进灵魂发育,精神成长。

我渴望从事教育的部门真正重视母语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价值与意义。多一点尊重与敬畏,少一点急功与近利,更不能让它沦落为应试的工具,母语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学生智力的发展、素养的提高,关系到未来公民的素质,社会的文明程度。

人是有情感世界的,语言是和思维、情感同时发生的。语文教师对语言文字浇灌而成的美文佳作充满热爱之情,才会进入作品深处了解精髓,深入作者内心触摸、感悟其深邃的思想、缜密的思维、生命的诉求、人生的探索,才会产生思维碰撞,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才会真正懂得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人生是无法打草稿的,稿子可以涂改,实在不行,可以撕掉重来。可是人生没有第二次,人为形成的缺憾,一辈子都弥补补上。我们应该对孩子的生命都怀有敬畏之心,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珍惜他们的生命,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学生没有欢乐的童年,会造成一辈子的遗憾,青少年时代没有心灵的放飞,没有思想的驰骋,不仅影响今后生活的道路,还会影响人生的高度和厚度。

我们不知说了多少遍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可是这中间有多少沟沟坎坎和明明暗暗的障碍?!

人的生命被赋予一种责任,就是精神的成长。用精神的成长创造使命的精彩,铸就生命的辉煌。

基础教育是大众教育,须面向全体学生。人是有多元智能的,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拔苗助长的对象,无后劲。要倾听每个生命的呼唤,施以阳光和雨露。

人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教育从来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它永远面向未来,不会结束。一个不重视成长、也不会成长的人,他的视野将会越来越逼仄。

《中庸》说“赞天地之化育。”学生成长、心理、认知在每位个体身上均有其固有的规律,既不能视而不见,掉以轻心,更不能逆规律而动。

推荐阅读: 《于漪知行录》 山西教育出版社

            《语文的尊严》 山西教育出版社

            《教育的姿态》 山西教育出版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