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俗世奇人》,作者冯骥才,讲述了旧时天津卫的十八个人物,十八个职业,十八个故事。每个人都有传奇特色,也都有自己的绰号,比如死鸟、泥人张、蓝眼等广为人知的传奇故事。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茶余饭后,这些故事都能成为闲谈的好料。本书语言精练,诙谐幽默,可供诸君一阅。
第一部分 故事概况
1.苏七块
苏七块是有名的正骨医生,但凡有人来瞧病,必须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否则便绝不搭理,不给看病。
有一次,苏七块与牌友打牌,有个三轮车夫拖着胳膊来看病。三轮车夫哪有七块银元那么多?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苏七块置之不理。一位牌友华大夫看不过去,便偷偷给了车夫七个银元,让他去找苏七块正骨。
苏七块看见银元,很快给车夫的胳膊正骨、涂药、夹上夹板,又回到了牌局。直到牌局散场,苏七块拉住华大夫,把七块银元往他手心一放说:“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底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华大夫虽然不明白苏七块的意思,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2.刷子李
刷子李专干粉刷一行,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他还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有一天,刷子李收个徒弟叫曹小三,他对师傅的绝活一直半信半疑。一次去刷浆,刷子李刷完一面墙,曹小三就看看师傅身上有没有白点,三面前刷完,刷子李黑衣黑鞋上果然没有一个白点。但是刷完最后一面墙,曹小三忽然发现师傅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对师傅的绝活 更加怀疑。
刷子李却说,这不是白点,而是抽烟时烟灰把裤子烫个窟窿,里面的白衬裤就透了出来。
曹小三这才明白师傅的绝活不是虚的。
3.酒婆
酒婆是小酒馆的头号酒鬼。她在酒馆喝了酒,每每东倒西歪地回去,一到车来车往的十字路口,便“噔”的一下醒了过来,从来没有出过事。
酒馆老板是个奸诈之人,在酒里掺水,卖给前来喝酒的酒鬼。干这行当干到了六十岁,没儿没女,忽然老婆有喜了,老板便从此发善心,发誓今后老实做人,再不往酒里掺水掺假了。
就是这日,酒婆喝了真酒,醉醺醺地走出去,这一次,到了十字路口她仍旧迷迷糊糊,结果从此绝迹。
酒馆老板心里有个疑问,到底骗人不对,还是诚实不对?
4.死鸟
死鸟是贺道台的绰号,单说他伺候鸟儿的能耐。无论什么鸟,到他手里一弄,个个毛儿鲜亮,活蹦乱跳。立夏的时候,有一位林先生送了他一只很难驯服的八哥。贺道台用尽法子,它也学不会。贺道台骂它一句“笨鸟”,第二天它却叫了一天“笨鸟”。日子一长,它倒是学会了几句“请您坐上座”“您走好了”之类的话。
九月九日那天,贺道台好不容易把直隶总督禄裕请到了家。禄裕一进门,八哥就叫:“给大人请安”。禄裕十分高兴。等到茶上来,八个就叫:“这茶是明前茶。”禄裕哈哈大笑起来,现在什么时候了,哪还有明前茶?
接着禄裕便与贺道台笑说道:“有什么好茶,也请我禄裕尝尝。”
哪知八哥听了“禄裕”二字,竟声音又高又亮地叫道:“禄裕那王八蛋!”接连说了几次。禄裕愤而离去。
这句话本是贺道台平时生气后说的,哪知就给八哥记住了呢?
5.张大力
张大力是一元赳赳武夫,身强力壮,力大无边。
侯家卖石材的店铺前有一个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锁上可这一行字:
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
自从石锁放在这,从来没有人举起过。张大力过去,两手一抓便举了起来,然并不放下。
等到侯老板来了,亲眼看见张大力举起石锁,张大力才把石锁放下了,并索要银子。
侯老板笑着说,您把石锁举起来看看,下面有一行字。张大力重新举起来,仰头看去,果然有一行字:
唯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众人见了,都笑起来。原来侯老板早就知道他能举起石锁,而这字也是对人间表示佩服的一种方式。
6.冯五爷
讲的是文人开饭店遇到内鬼的故事。
冯五爷开了一家“状元楼”,生意好得很,但是账上居然出现了赤字。冯五爷发誓要找出这个人来。
第一次,有人报告说,厨子伙计隔墙把鸡鸭鱼肉都扔了出去,外面有人接应。冯五爷马上换了一拨人,只留下从老家带来的胖厨子。
第二次,赤字仍然出现,有人说,他们把上好的铁皮罐头、好酒好烟放在垃圾下面拉出去,居然是内外勾结。于是又把伙计换了一拨人。
第三次,有人说胖厨子才是最大的偷,无日不偷。冯五爷决心抓他,然而当胖子厨提着灯笼从自己面前走过去,冯五爷并未发现异常。等到别人告诉,冯五爷才明白,胖厨子的诡计竟在灯笼底座上,那是一块冻肉。
于是,冯五爷三天没说话,第四天便把状元楼关门。
7.蓝眼
讲述专门看假画的蓝眼被骗的故事。蓝眼去市场上买画,看中了一幅画,卖画的告诉他:“听说西头的黄三爷也临摹过这幅画。”蓝眼确认这幅画是真的,便买了下来。没多久,便由许多人说这幅画是假的。
有一天,某街的店铺里有这幅画的真品。蓝眼过去看,悔恨不已,才发现这幅画更加有神,自己竟被地摊上的伙计刷了,打了眼。又辗转多久,花费重价才把画作买下来。
然而,买回来把两幅画并排放在一起看,才发现自己最初买的是真的,第二次买的是假的。这分明是黄三爷的诡计。他败给了黄三爷,并且,连人家面儿都没见过。
8.好嘴杨巴
讲的是好嘴杨巴卖茶汤,遇事随机应变、口才出众的故事。
李鸿章来天津,地方的府县费尽心思,找到了杨巴兄弟。等到李鸿章听过曲子,饶有兴致的时候,知府大人命杨巴兄弟上茶汤。
李鸿章端过来茶汤,只看了一眼便摔在地上。里面好似有灰尘之类的东西漂浮。
杨巴连忙跪下,心想,李中堂不知道那灰尘其实是碾碎的芝麻,可如果这样解释,不是让李中堂下不了台?于是他就说,不知道中堂大人不喜欢碾碎的芝麻,请恕罪。
李鸿章这才明白过来,但也看出来杨巴的机敏,非但没有罚他反而赏了钱。
9.蔡二少爷
蔡二少爷有一个本事很特别——卖家产。
常常与蔡二少爷打交道的是黄老板,他不知倒卖过多少蔡家家产。十五年前,他买二少爷的东西,全都是亲自到人府上。十年前,二少爷有东西卖,都是派人叫他。五年前,二少奶奶自己拿着旧衣服过来,黄老板理都不理。
然而,这两天蔡二少爷忽然有了好东西。黄老板本以为蔡二少爷山穷水尽,没想到他还有好东西,便高价买了回来,等到转手再卖可以赚一笔。
有次,一位毛老板到店铺里看货,居然认出了几样自己卖给蔡二的古董,还问黄老板买价几何。二人对质之后,黄老板发现,过去以为自己坑了蔡二,谁知道真相是被蔡二骗了。蔡二低价从毛老板买货,高价卖给黄老板。黄老板不知情,还以为占了蔡二的便宜,到底水坑谁呢?
10.背头杨
背头杨本事个小姐,革命的时候,她也赶时髦留了男人的发式,人称背头杨。
有天,背头杨听完课回家,下边憋了一泡尿,正好碰见道边上有茅厕,便一头钻进去。女厕所的人见进来个男人,连声尖叫:“流氓!流氓!”背头杨提着裤子跑出去,后边人跟上来,连带着路人,一起把背头杨打了一顿,直到巡警来,认出是杨家的二小姐,这才救出来送回家。
从那以后,背头杨再也不敢进外面的茅厕,但有人假冒她进女厕所型猥亵之事。
于是背头杨竟然两月没出门,慢慢地长了头发,恢复了女相。这一下女厕所自然能进去了。
11.认牙
华大夫是有名的牙医,绰号认牙。有一次店里来了两个侦探,问有没有见过一个黑脸汉子。华大夫说不记得了,他看过的病人,从不记得是什么模样。
没过几天,华大夫居然跑到巡捕房说,他看见那个犯人了。
侦探问:你不认识人,怎么就知道是他?
华大夫:他张嘴喝酒,我认得牙。
巡捕去酒馆里抓人,果然抓到了犯人。
12.青云楼主
青云楼主是一个“怀才不遇”的酸文人,自己想了个斋号叫做青云楼,还写了一副对子:人在青山里,心卧白云中。可是他的书斋从来没人进过。
忽然一天,居然有个美国人来拜访,见到了青云楼主的字画,啧啧欣赏,还寄信说中国的艺术家是天才。
青云楼主如上青云,身子发飘,于是挥笔写了“宁静致远”四个大字,亲手装裱邮寄给了美国人,并请他把这几个字挂到墙上,拍张照片发过来。
等到美国人发过来照片,青云楼主哭笑不得,原来那四个字居然挂倒了。
13.小杨月义结李金鳌
讲的是小杨月与李金鳌意气相投,相互帮衬的故事。
在天津时,发了大水,小杨月赔了钱,就拿行头当了钱养活戏班子。后来准备返回上海,买了车票,就差自己的行头。于是他就去求李金鳌,李金鳌与当铺老板一说,小杨月真的拿回了行头。
在上海,小杨月唱戏,有一回李金鳌找过来说,自己的兄弟没饭吃,想替小杨月卖票赚钱。他们邀请了上海的名角过来,票卖得很火,李金鳌的兄弟也都安稳了下来。
14.泥人张
讲述泥人张凭借捏泥人的技艺,“贱卖”海张五的故事。
在一个酒馆里,海张五嘲讽了泥人张。泥人张伸手从鞋底扣下一块你把,单凭一只手,喝着酒,酒喝完,海张五的头便被捏了出来。
第二天,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一二百个海张五泥人,摊上贴个白纸条,上面写着:
贱卖海张五
海张五花费不少钱才把所有泥人都买下来。
15.绝盗
有一对小夫妻在街里租房结婚。他们白天去上班。
一天,一个老头,带着两个儿子来到小夫妻房子前,正好碰上小夫妻上班去了。老头子骂骂咧咧数落儿子不孝,不给老娘看病居然在外面养女人等等。两个儿子砸开门,尽情地拉东西,拿不走的东西,统统砸碎。
等到下午小夫妻回来,他们一看家里惨状傻了眼,怎么回事?邻居告诉说你爹来了。把事情说了一遍。可是,新郎的父亲早就过世了,母亲也在前年过世。
大家这才知道,遇到贼了。
16.小达子
小达子是个偷,在电车上,就是小达子的天下。
一天,小达子在车上,看见一位中年男子,看见了那人脖子里纯金的怀表链。等到快到站时,小达子靠上去,趁着电车拐弯时,趁势向那人身上一靠,那表就到了自己手里。
下了车,小达子走着走着,看见了人,面容有些熟悉,不正是方才被自己偷的人吗?他的脖子里,居然戴着金的表链。小达子一摸自己的口袋,原来那人竟然投了自己的表链,更栽跟斗的是,他根本不知道对方是如何偷走表链的。
那人走过来说:你笨手笨脚也想干这个!随后扬长而去。
17.大回
大回是钓鱼的行家,他用面团钓两根绳的鲤鱼,用小孩的巴巴钓三个红绳的鲤鱼,有水坑的地方都被他掉过。远近钓者都称他“鱼绝后”。
有一天,大回趴在大街上睡觉,一个车夫驾着马车过来,马车夫也睡着了,于是马车便从大回身上碾了过去。他手里的鱼篓子居然没扎住,里面的鱼居然都还活着。
那马车上拉的什么东西?活蹦乱跳的一车鱼。
有文化的人说:能人全都死在能耐上。
18.刘道元活出殡
刘道元善写状子,谁用他的状子谁赢。但他只给大买卖写状子,局部管小店小铺的事情。挣得钱多了,他也讲义气,走在街上听见谁家哭哭啼啼,说穷道苦,他便把钱扔进人家去。人家要感谢他,他和谁翻脸骂人。
一天,刘道元和徒弟金三和马四说,师傅我活了五十六,人间的事情看透了,就是不知道阴间什么样,我装死活出殡一次,你们好好给我招呼着。
接着,全天津卫都知道大文混混儿刘道元死了。于是,来刘家吊唁的真不少,门口排成长龙。
来的都是哪些人?都是平常受到刘道元救济的穷苦人,刘道元的弟兄一枝花没来。过了一七,金三把供桌上的判官金笔放进棺材,还说这支金笔只配他师傅一个人使用。出殡的时候,竟有一帮人拦在棺材前面,这些人平日跟他一向讲理讲面,等到他一死,怎么也翻脸了。
里面居然站着一枝花,一枝花叫喊着:那支判官笔就该归我,他算个屁!不交给我,甭想过去!
刘道元脑袋轰的一下,心里倒豁朗开来了,双手一发力推开棺材盖,哐当一声,他站了起来。这一下把出殡的和看热闹的全吓得四散而逃。
只有刘道元站在灵车上大笑不绝。
第二部分 原书结尾“题外话”
本书受到冯梦龙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传奇”。古小说无奇不传,无奇也无法传。传奇主要靠一个绝妙的故事,把故事写绝了是古人的第一能耐。
二是“杂学”。杂学是生活,也是知识。杂学必须宽广与地道。
三是“语言”。小说的语言很受散文影响。中国人十分讲究文字的功力,尤重单个字的方块字的应用,绝不是一写一大片。
第三部分 艺术分析
1.书中,以传奇故事的方法,讲述了各行各业的绝活,或者讽刺了一类人。这十八篇故事可以概括为:正骨妙手,刷浆绝活,酒婆醉酒,死鸟害人,大力扛锁,五爷开店,蓝眼打眼,杨巴卖嘴,蔡二败家,背头笑话,认牙辨贼,青云自嘲,杨月结义,泥人绝技,绝盗猖狂,达子打手,大回害己,道元出殡。
2.本书的艺术手法大都采用“抑扬”的模式,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总之,结尾处需叫人会心一笑,或是出乎意料。
3.十八篇故事读完,我们见识到了各样市井人物,人间冷暖,民间技艺,正所谓俗世中不乏奇人,尘世里不乏奇事,高手往往在民间。我们从《俗世奇人》的字里行间,发现那语言的精炼,故事的干脆,不拖泥带水。这是本书的语言特色,正如作者所说,中国人十分讲究文字的功力,尤重单个字的方块字的应用,绝不是一写一大片。
4.人物描写上,遵循了特点识人的原则。人有所长,便把他的长处当做名字,人也好记,更增加读者的认同感。就好比我们写小说,主人公有一些自己的习惯,才能更令读者印象深刻,增加代入感。
5.故事写的是生活,故事也不脱离生活,但是从生活中升华而来。这就要我们需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奇人奇事,哪怕是小人小事,只要有闪光点的地方,就可以做记做传,写一篇故事出来。细心观察生活,融入生活,故事的素材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第一部分 故事概况
1.苏七块
苏七块是有名的正骨医生,但凡有人来瞧病,必须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否则便绝不搭理,不给看病。
有一次,苏七块与牌友打牌,有个三轮车夫拖着胳膊来看病。三轮车夫哪有七块银元那么多?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苏七块置之不理。一位牌友华大夫看不过去,便偷偷给了车夫七个银元,让他去找苏七块正骨。
苏七块看见银元,很快给车夫的胳膊正骨、涂药、夹上夹板,又回到了牌局。直到牌局散场,苏七块拉住华大夫,把七块银元往他手心一放说:“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底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华大夫虽然不明白苏七块的意思,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2.刷子李
刷子李专干粉刷一行,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他还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有一天,刷子李收个徒弟叫曹小三,他对师傅的绝活一直半信半疑。一次去刷浆,刷子李刷完一面墙,曹小三就看看师傅身上有没有白点,三面前刷完,刷子李黑衣黑鞋上果然没有一个白点。但是刷完最后一面墙,曹小三忽然发现师傅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对师傅的绝活 更加怀疑。
刷子李却说,这不是白点,而是抽烟时烟灰把裤子烫个窟窿,里面的白衬裤就透了出来。
曹小三这才明白师傅的绝活不是虚的。
3.酒婆
酒婆是小酒馆的头号酒鬼。她在酒馆喝了酒,每每东倒西歪地回去,一到车来车往的十字路口,便“噔”的一下醒了过来,从来没有出过事。
酒馆老板是个奸诈之人,在酒里掺水,卖给前来喝酒的酒鬼。干这行当干到了六十岁,没儿没女,忽然老婆有喜了,老板便从此发善心,发誓今后老实做人,再不往酒里掺水掺假了。
就是这日,酒婆喝了真酒,醉醺醺地走出去,这一次,到了十字路口她仍旧迷迷糊糊,结果从此绝迹。
酒馆老板心里有个疑问,到底骗人不对,还是诚实不对?
4.死鸟
死鸟是贺道台的绰号,单说他伺候鸟儿的能耐。无论什么鸟,到他手里一弄,个个毛儿鲜亮,活蹦乱跳。立夏的时候,有一位林先生送了他一只很难驯服的八哥。贺道台用尽法子,它也学不会。贺道台骂它一句“笨鸟”,第二天它却叫了一天“笨鸟”。日子一长,它倒是学会了几句“请您坐上座”“您走好了”之类的话。
九月九日那天,贺道台好不容易把直隶总督禄裕请到了家。禄裕一进门,八哥就叫:“给大人请安”。禄裕十分高兴。等到茶上来,八个就叫:“这茶是明前茶。”禄裕哈哈大笑起来,现在什么时候了,哪还有明前茶?
接着禄裕便与贺道台笑说道:“有什么好茶,也请我禄裕尝尝。”
哪知八哥听了“禄裕”二字,竟声音又高又亮地叫道:“禄裕那王八蛋!”接连说了几次。禄裕愤而离去。
这句话本是贺道台平时生气后说的,哪知就给八哥记住了呢?
5.张大力
张大力是一元赳赳武夫,身强力壮,力大无边。
侯家卖石材的店铺前有一个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锁上可这一行字:
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
自从石锁放在这,从来没有人举起过。张大力过去,两手一抓便举了起来,然并不放下。
等到侯老板来了,亲眼看见张大力举起石锁,张大力才把石锁放下了,并索要银子。
侯老板笑着说,您把石锁举起来看看,下面有一行字。张大力重新举起来,仰头看去,果然有一行字:
唯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众人见了,都笑起来。原来侯老板早就知道他能举起石锁,而这字也是对人间表示佩服的一种方式。
6.冯五爷
讲的是文人开饭店遇到内鬼的故事。
冯五爷开了一家“状元楼”,生意好得很,但是账上居然出现了赤字。冯五爷发誓要找出这个人来。
第一次,有人报告说,厨子伙计隔墙把鸡鸭鱼肉都扔了出去,外面有人接应。冯五爷马上换了一拨人,只留下从老家带来的胖厨子。
第二次,赤字仍然出现,有人说,他们把上好的铁皮罐头、好酒好烟放在垃圾下面拉出去,居然是内外勾结。于是又把伙计换了一拨人。
第三次,有人说胖厨子才是最大的偷,无日不偷。冯五爷决心抓他,然而当胖子厨提着灯笼从自己面前走过去,冯五爷并未发现异常。等到别人告诉,冯五爷才明白,胖厨子的诡计竟在灯笼底座上,那是一块冻肉。
于是,冯五爷三天没说话,第四天便把状元楼关门。
7.蓝眼
讲述专门看假画的蓝眼被骗的故事。蓝眼去市场上买画,看中了一幅画,卖画的告诉他:“听说西头的黄三爷也临摹过这幅画。”蓝眼确认这幅画是真的,便买了下来。没多久,便由许多人说这幅画是假的。
有一天,某街的店铺里有这幅画的真品。蓝眼过去看,悔恨不已,才发现这幅画更加有神,自己竟被地摊上的伙计刷了,打了眼。又辗转多久,花费重价才把画作买下来。
然而,买回来把两幅画并排放在一起看,才发现自己最初买的是真的,第二次买的是假的。这分明是黄三爷的诡计。他败给了黄三爷,并且,连人家面儿都没见过。
8.好嘴杨巴
讲的是好嘴杨巴卖茶汤,遇事随机应变、口才出众的故事。
李鸿章来天津,地方的府县费尽心思,找到了杨巴兄弟。等到李鸿章听过曲子,饶有兴致的时候,知府大人命杨巴兄弟上茶汤。
李鸿章端过来茶汤,只看了一眼便摔在地上。里面好似有灰尘之类的东西漂浮。
杨巴连忙跪下,心想,李中堂不知道那灰尘其实是碾碎的芝麻,可如果这样解释,不是让李中堂下不了台?于是他就说,不知道中堂大人不喜欢碾碎的芝麻,请恕罪。
李鸿章这才明白过来,但也看出来杨巴的机敏,非但没有罚他反而赏了钱。
9.蔡二少爷
蔡二少爷有一个本事很特别——卖家产。
常常与蔡二少爷打交道的是黄老板,他不知倒卖过多少蔡家家产。十五年前,他买二少爷的东西,全都是亲自到人府上。十年前,二少爷有东西卖,都是派人叫他。五年前,二少奶奶自己拿着旧衣服过来,黄老板理都不理。
然而,这两天蔡二少爷忽然有了好东西。黄老板本以为蔡二少爷山穷水尽,没想到他还有好东西,便高价买了回来,等到转手再卖可以赚一笔。
有次,一位毛老板到店铺里看货,居然认出了几样自己卖给蔡二的古董,还问黄老板买价几何。二人对质之后,黄老板发现,过去以为自己坑了蔡二,谁知道真相是被蔡二骗了。蔡二低价从毛老板买货,高价卖给黄老板。黄老板不知情,还以为占了蔡二的便宜,到底水坑谁呢?
10.背头杨
背头杨本事个小姐,革命的时候,她也赶时髦留了男人的发式,人称背头杨。
有天,背头杨听完课回家,下边憋了一泡尿,正好碰见道边上有茅厕,便一头钻进去。女厕所的人见进来个男人,连声尖叫:“流氓!流氓!”背头杨提着裤子跑出去,后边人跟上来,连带着路人,一起把背头杨打了一顿,直到巡警来,认出是杨家的二小姐,这才救出来送回家。
从那以后,背头杨再也不敢进外面的茅厕,但有人假冒她进女厕所型猥亵之事。
于是背头杨竟然两月没出门,慢慢地长了头发,恢复了女相。这一下女厕所自然能进去了。
11.认牙
华大夫是有名的牙医,绰号认牙。有一次店里来了两个侦探,问有没有见过一个黑脸汉子。华大夫说不记得了,他看过的病人,从不记得是什么模样。
没过几天,华大夫居然跑到巡捕房说,他看见那个犯人了。
侦探问:你不认识人,怎么就知道是他?
华大夫:他张嘴喝酒,我认得牙。
巡捕去酒馆里抓人,果然抓到了犯人。
12.青云楼主
青云楼主是一个“怀才不遇”的酸文人,自己想了个斋号叫做青云楼,还写了一副对子:人在青山里,心卧白云中。可是他的书斋从来没人进过。
忽然一天,居然有个美国人来拜访,见到了青云楼主的字画,啧啧欣赏,还寄信说中国的艺术家是天才。
青云楼主如上青云,身子发飘,于是挥笔写了“宁静致远”四个大字,亲手装裱邮寄给了美国人,并请他把这几个字挂到墙上,拍张照片发过来。
等到美国人发过来照片,青云楼主哭笑不得,原来那四个字居然挂倒了。
13.小杨月义结李金鳌
讲的是小杨月与李金鳌意气相投,相互帮衬的故事。
在天津时,发了大水,小杨月赔了钱,就拿行头当了钱养活戏班子。后来准备返回上海,买了车票,就差自己的行头。于是他就去求李金鳌,李金鳌与当铺老板一说,小杨月真的拿回了行头。
在上海,小杨月唱戏,有一回李金鳌找过来说,自己的兄弟没饭吃,想替小杨月卖票赚钱。他们邀请了上海的名角过来,票卖得很火,李金鳌的兄弟也都安稳了下来。
14.泥人张
讲述泥人张凭借捏泥人的技艺,“贱卖”海张五的故事。
在一个酒馆里,海张五嘲讽了泥人张。泥人张伸手从鞋底扣下一块你把,单凭一只手,喝着酒,酒喝完,海张五的头便被捏了出来。
第二天,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一二百个海张五泥人,摊上贴个白纸条,上面写着:
贱卖海张五
海张五花费不少钱才把所有泥人都买下来。
15.绝盗
有一对小夫妻在街里租房结婚。他们白天去上班。
一天,一个老头,带着两个儿子来到小夫妻房子前,正好碰上小夫妻上班去了。老头子骂骂咧咧数落儿子不孝,不给老娘看病居然在外面养女人等等。两个儿子砸开门,尽情地拉东西,拿不走的东西,统统砸碎。
等到下午小夫妻回来,他们一看家里惨状傻了眼,怎么回事?邻居告诉说你爹来了。把事情说了一遍。可是,新郎的父亲早就过世了,母亲也在前年过世。
大家这才知道,遇到贼了。
16.小达子
小达子是个偷,在电车上,就是小达子的天下。
一天,小达子在车上,看见一位中年男子,看见了那人脖子里纯金的怀表链。等到快到站时,小达子靠上去,趁着电车拐弯时,趁势向那人身上一靠,那表就到了自己手里。
下了车,小达子走着走着,看见了人,面容有些熟悉,不正是方才被自己偷的人吗?他的脖子里,居然戴着金的表链。小达子一摸自己的口袋,原来那人竟然投了自己的表链,更栽跟斗的是,他根本不知道对方是如何偷走表链的。
那人走过来说:你笨手笨脚也想干这个!随后扬长而去。
17.大回
大回是钓鱼的行家,他用面团钓两根绳的鲤鱼,用小孩的巴巴钓三个红绳的鲤鱼,有水坑的地方都被他掉过。远近钓者都称他“鱼绝后”。
有一天,大回趴在大街上睡觉,一个车夫驾着马车过来,马车夫也睡着了,于是马车便从大回身上碾了过去。他手里的鱼篓子居然没扎住,里面的鱼居然都还活着。
那马车上拉的什么东西?活蹦乱跳的一车鱼。
有文化的人说:能人全都死在能耐上。
18.刘道元活出殡
刘道元善写状子,谁用他的状子谁赢。但他只给大买卖写状子,局部管小店小铺的事情。挣得钱多了,他也讲义气,走在街上听见谁家哭哭啼啼,说穷道苦,他便把钱扔进人家去。人家要感谢他,他和谁翻脸骂人。
一天,刘道元和徒弟金三和马四说,师傅我活了五十六,人间的事情看透了,就是不知道阴间什么样,我装死活出殡一次,你们好好给我招呼着。
接着,全天津卫都知道大文混混儿刘道元死了。于是,来刘家吊唁的真不少,门口排成长龙。
来的都是哪些人?都是平常受到刘道元救济的穷苦人,刘道元的弟兄一枝花没来。过了一七,金三把供桌上的判官金笔放进棺材,还说这支金笔只配他师傅一个人使用。出殡的时候,竟有一帮人拦在棺材前面,这些人平日跟他一向讲理讲面,等到他一死,怎么也翻脸了。
里面居然站着一枝花,一枝花叫喊着:那支判官笔就该归我,他算个屁!不交给我,甭想过去!
刘道元脑袋轰的一下,心里倒豁朗开来了,双手一发力推开棺材盖,哐当一声,他站了起来。这一下把出殡的和看热闹的全吓得四散而逃。
只有刘道元站在灵车上大笑不绝。
第二部分 原书结尾“题外话”
本书受到冯梦龙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传奇”。古小说无奇不传,无奇也无法传。传奇主要靠一个绝妙的故事,把故事写绝了是古人的第一能耐。
二是“杂学”。杂学是生活,也是知识。杂学必须宽广与地道。
三是“语言”。小说的语言很受散文影响。中国人十分讲究文字的功力,尤重单个字的方块字的应用,绝不是一写一大片。
第三部分 艺术分析
1.书中,以传奇故事的方法,讲述了各行各业的绝活,或者讽刺了一类人。这十八篇故事可以概括为:正骨妙手,刷浆绝活,酒婆醉酒,死鸟害人,大力扛锁,五爷开店,蓝眼打眼,杨巴卖嘴,蔡二败家,背头笑话,认牙辨贼,青云自嘲,杨月结义,泥人绝技,绝盗猖狂,达子打手,大回害己,道元出殡。
2.本书的艺术手法大都采用“抑扬”的模式,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总之,结尾处需叫人会心一笑,或是出乎意料。
3.十八篇故事读完,我们见识到了各样市井人物,人间冷暖,民间技艺,正所谓俗世中不乏奇人,尘世里不乏奇事,高手往往在民间。我们从《俗世奇人》的字里行间,发现那语言的精炼,故事的干脆,不拖泥带水。这是本书的语言特色,正如作者所说,中国人十分讲究文字的功力,尤重单个字的方块字的应用,绝不是一写一大片。
4.人物描写上,遵循了特点识人的原则。人有所长,便把他的长处当做名字,人也好记,更增加读者的认同感。就好比我们写小说,主人公有一些自己的习惯,才能更令读者印象深刻,增加代入感。
5.故事写的是生活,故事也不脱离生活,但是从生活中升华而来。这就要我们需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奇人奇事,哪怕是小人小事,只要有闪光点的地方,就可以做记做传,写一篇故事出来。细心观察生活,融入生活,故事的素材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