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证思路如下:
1、例举名人事例。先举出出身贫贱,经过艰苦磨练后,成就大业的事例。
2、道理论证,担当重任必先经过磨。就事说理,论述承担重大责任的人,必须经受方方面面的磨练的道理。
3、对比论证,人处困境奋发有为,国无忧患易遭灭亡。从正面论述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的道理,再由个人推论到国家,从反面论述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
4、中心论点,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最后得出(揭示、归纳)本文的论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赏析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孟子所举的例证是舜帝、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六人。
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成为《孟子》最著名的篇章之一,后人常引以为座右铭,激励无数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奋起。
其思想基础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英雄观念和浓厚的生命悲剧意识,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是对生命痛苦的认同以及对艰苦奋斗而获致胜利的精神的弘扬。
借用悲剧哲学家尼采的话来说,是要求我们“去同时面对人类最大的痛苦和最高的希望。”(《快乐的科学》)因为,痛苦与希望本来就同在。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