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节日习俗的作文,,或者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还可以写新颖、别致的名间工艺品,500字 10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它的各种传说也很多。 春节: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独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右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另一种说法是: 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大节,颇为显要。元宵节的得名,因其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 元宵节也叫“灯节”、“灯夕”,因为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夜晚放灯,故名。此外,元宵节也叫“上元”、“上元节”,这是从道教借来的说法。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变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据称泰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 这位汉文帝是大将周勃勘平“诸吕之乱”即位称帝的,而那勘平叛乱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且确定这天为元宵节。不过,和这两位汉室皇帝有关的正月十五夜祭太一、游玩,并无张灯、放火的记载,汉室的另一位皇帝——汉明帝则敕令元宵燃灯,从而形成了后世张灯、观灯的习俗。
展开全部
福州肉松
肉松相传是百多年前一位福州官员的家厨在补错救急时发明的。清咸丰六年福州盐运使宴请宾客,由家厨林鼎鼎掌勺。当他在烹饪一块肉时,一不留神就煮过了头,好好的肉被煮得又烂又糊实在端不上桌。可当时主人正催着上菜,无奈之下他只好试着将错就错,将煮得烂糊的肉剔除了筋、膜……,又重新下到锅里,加上了酱油、白糖等调料,将其焙成松散的肉绒状。
做好后他尝了一下觉得味道还算可以,就硬着头皮端了出去。谁成想大家尝过这道新奇的肉绒竟大加赞赏,觉得不仅味道可口而且样子也十分别致,以前都不曾见过。主人便问林鼎鼎这叫什么,他见盘中的肉一团团像绒一样,就随口答道:“这是我新试做的肉绒。”此后不久这无意之中诞生的美味小吃便一下子风靡了福州城里的三坊七巷,甚至还曾作为福建的贡品被送进皇宫。这故事中的肉绒便是如今的肉松了。
制作肉松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主料的选择也极为广泛,无论是鸡、鱼、猪、牛,可随心所欲按照自己喜欢的口味选择,而且只需一台微波炉,仅仅10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在家自制出口感鲜香、色泽金黄的肉松呢。若是再添加少许咖喱粉或辣椒粉,做出来的就是咖喱肉松或辣肉松,听起来是不是相当的诱人呢。肉松不仅好学易做,而且吃法花样繁多,即可佐餐又能拌饭,即能直接当解馋的零嘴儿吃,又能包出人人都爱的早餐饭团,绝对是小吃届首屈一指,最毋庸置疑的全能冠军。
肉松相传是百多年前一位福州官员的家厨在补错救急时发明的。清咸丰六年福州盐运使宴请宾客,由家厨林鼎鼎掌勺。当他在烹饪一块肉时,一不留神就煮过了头,好好的肉被煮得又烂又糊实在端不上桌。可当时主人正催着上菜,无奈之下他只好试着将错就错,将煮得烂糊的肉剔除了筋、膜……,又重新下到锅里,加上了酱油、白糖等调料,将其焙成松散的肉绒状。
做好后他尝了一下觉得味道还算可以,就硬着头皮端了出去。谁成想大家尝过这道新奇的肉绒竟大加赞赏,觉得不仅味道可口而且样子也十分别致,以前都不曾见过。主人便问林鼎鼎这叫什么,他见盘中的肉一团团像绒一样,就随口答道:“这是我新试做的肉绒。”此后不久这无意之中诞生的美味小吃便一下子风靡了福州城里的三坊七巷,甚至还曾作为福建的贡品被送进皇宫。这故事中的肉绒便是如今的肉松了。
制作肉松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主料的选择也极为广泛,无论是鸡、鱼、猪、牛,可随心所欲按照自己喜欢的口味选择,而且只需一台微波炉,仅仅10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在家自制出口感鲜香、色泽金黄的肉松呢。若是再添加少许咖喱粉或辣椒粉,做出来的就是咖喱肉松或辣肉松,听起来是不是相当的诱人呢。肉松不仅好学易做,而且吃法花样繁多,即可佐餐又能拌饭,即能直接当解馋的零嘴儿吃,又能包出人人都爱的早餐饭团,绝对是小吃届首屈一指,最毋庸置疑的全能冠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