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于公历3月5-6日交节,各种昆虫沉睡了一冬天后惊蛰就像信号通知他们春天到了,春天常有隆雨雷电,昆虫们在这时破土而出,有种雷声惊动了蛰伏的昆虫,万物苏醒的感觉,惊蛰有三候,一候桃始华,漫山遍野的桃花盛开;二候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在古时候也是学堂开学的日子。
惊蛰时家家户户贴上了雷神的画像,摆上供品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雷神作为九天之神,地位崇高,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来震动人间,所以过去有惊蛰日祭祀雷神的习俗。
港澳地区有打小人的习俗,传说中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犯之则在年内遭邪恶小人兴风作浪,阻挠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因此大家都要买份纸料,内含纸老虎、吉纸、小人纸等去“打小人”。
惊蛰还有吃梨、蒙鼓皮、祭白虎、吃烙饼的习俗。“白虎”在民间传说里不仅是守护一方的神兽,也掌管着中国民间的口舌是非。在广东一带民间有在惊蛰“祭白虎化解是非”的说法,据称白虎为口舌之神,每年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伤人,所谓“祭白虎”,便是祭拜用绘制黄色黑斑纹的纸老虎。
惊蛰“吃梨”是民间流行的习俗,因为“梨”和“离”是谐音,有远离的意思,惊蛰是昆虫复苏的时候,吃了可以让虫害原理庄稼,惊蛰节气,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就让人感到口干舌燥,身体不舒服。因此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风俗习惯。
吃烙饼是山东的习俗,祈祷粮食的丰收。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祭雷神,蒙鼓皮。吃烙饼是山东的习俗,在惊蛰的时候人们用粮食烙饼,祈祷今年的粮食可以丰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副教授江晓东介绍,所谓惊蛰,字面意思是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这里涉及两个要素:雷和虫。
从气象特点看,惊蛰前后气温回升加快,雨水增多,寒冷的日子即将过去。除东北、西北外,全国其他地区平均气温都回升到0摄氏度以上。此时土壤温度升高,伴随着暖湿空气势力的增强,空气中水汽逐渐充沛。高耸的雷雨云系在这一时期得以发展,云中正负电荷激烈碰撞,使春雷响彻天际。不过,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春雷发生的时间并不一致,纬度越高、大气越干冷,春雷发生越迟。惊蛰节气,生活在我国江淮、江汉地区以及重庆的人们,可以听到初雷。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陈新说,惊蛰节气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春耕的开始。这一时期,江淮地区小麦拔节,田里的蔬菜长苗,果树萌芽、开花,花卉播种育苗。正如农谚“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所说,此时各种农活纷至沓来,人畜、机械都不能停歇了。
“惊蛰时节各种昆虫蠢蠢欲动,人们还会扫院子、撒草木灰或石灰等,防范病虫害。从这方面看,古人对节气的总结科学性和实用性相得益彰,是劳动人民长期经验与智慧的结晶。”陈新说。
惊蛰有哪些传统习俗?
* 吃梨
惊蛰有吃梨的习俗。惊蛰节气,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就让人感到口干舌燥,身体不舒服。因此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风俗习惯。
* 蒙鼓皮
响雷,是惊蛰节气的重要特征。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注:“惊蛰,孟春之中也,蛰虫始闻雷声而动;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契合,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 打小人
惊蛰民间习俗“打小人”
香港、澳门一向有“打小人”的习俗。传说中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犯之则在年内遭邪恶小人兴风作浪,阻挠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因此大家都要买份纸料,内含纸老虎、吉纸、小人纸等去“打小人”。
* 祭白虎化解是非
在广东一带民间有在惊蛰“祭白虎化解是非”的说法,据称白虎为口舌之神,每年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伤人,所谓“祭白虎”,便是祭拜用绘制黄色黑斑纹的纸老虎。
气候特点:惊蛰节气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冬天的尾声。在这个时期,天气逐渐转暖,春雷开始震动,蛰伏的昆虫和动物苏醒。气温明显回升,百花开始绽放,冰雪逐渐融化。
农事习俗:惊蛰节气是一个重要的农事节气,人们开始进行春耕备耕的准备工作。耕地、犁田、施肥等农事活动进入紧张阶段。农民会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作物需求,选择最佳的耕种时间。
饮食习俗:惊蛰节气中,人们会注意饮食调理,多吃一些春季养生的食物。以清淡、滋补为主,如嫩蔬、鱼肉、豆制品等,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健康。
庆祝活动:在一些地方,人们会举行一些传统的庆祝活动,如放风筝、舞龙灯、赛龟等。这些习俗象征着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好兆头。
民间传说:惊蛰节气有许多与天气、动植物和农事相关的民间传说和谚语。例如,有“惊蛰雷动百草长”、“惊蛰微雨燕飞迟”等谚语,形象地描述了节气的特点和农事情况。
总的来说,惊蛰是春天的象征,标志着冬天的结束和春季的到来。人们在这个节气中注重农事准备和健康养生,同时庆祝春天的来临。
1. 特点:惊蛰标志着春天的正式开始,气温逐渐回升,寒潮减少,天气逐渐变暖。惊蛰一词表示大地开始苏醒,万物复苏,春雷开始震动,蛰伏的动物开始苏醒。
2. 农事特点:惊蛰节气是农民朋友们开始春耕准备的时候。此时气温回升,适宜播种和栽植作物。一些地方会有举办农耕祭祀仪式的习俗,祈求农作物丰收。
3. 饮食特点:根据民间传统,惊蛰时节,人们会吃一些有助于驱寒保暖的食物,如生姜、辣椒等。同时,还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身体所需。
4. 汤水习俗:在一些地方,人们会煮一种特殊的汤水,称为“惊蛰汤”。这种汤水由不同的食材组成,如花生、红枣、莲子、糯米等。据传,喝惊蛰汤可以保健身体,预防疾病。
5. 踏青习俗:惊蛰时节,天气逐渐暖和,人们喜欢外出踏青游玩。一些公园、景区会举办花展、农产品展览等活动,吸引人们外出游览。
这些是惊蛰节气的一些特点和相关的风俗习俗。当然,具体的庆祝方式和风俗习惯可能因地域和个人习惯而有所不同。
特点:
1. 季节转折:惊蛰标志着春季进一步深入,意味着冬天的寒冷逐渐结束,气温开始回升,大地复苏。
2. 天气变暖:惊蛰后,阳光明媚,气温逐渐回暖,温度开始升高,冰雪融化,春意渐浓。
3. 阳气生发:根据中医理论,惊蛰是阳气始发的节点,万物开始生长,植物开始发芽,农民们开启了春耕备种的工作。
风俗:
1. 除旧布新:惊蛰时节,人们会进行大扫除和整理,以迎接新的一年。旧物清理干净,新衣新物会被准备好,为新的一年做准备。
2. 吃春饼:在惊蛰节,一些地区有吃春饼的习俗。春饼是一种圆形的面饼,寓意着团圆和团结。人们会在春饼中包入五香豆腐、韭菜等配料,将它们一起享用,象征着积极向上的新开始。
3. 汤圆节:一些地方将惊蛰节称为汤圆节。人们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甜汤圆。汤圆是由糯米制成的圆球,象征着团圆和幸福,也是庆祝新年的传统食物之一。
以上是惊蛰节气的一些特点和风俗,这些习俗反映了人们对于春季到来和新年的美好期望和祝福。不同地区可能存在不同的习俗和庆祝方式,这只是一些常见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