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音乐能力

 我来答
吃瓜群众1718
2022-07-06 · TA获得超过836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34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131万
展开全部

浅谈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音乐能力

  音乐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的所有内容都具有体验性和操作性,不仅包括音乐知识传授,音乐技能训练这些外显的方式,尤为重要的是体现在音乐感受上,也就是体验的方式。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浅谈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音乐能力,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浅谈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音乐能力:

  摘要:情感体验——聆听音乐——体态律动——听音视唱——演唱演奏——创作,乃是一个循环往复、循序渐进的教学结构模式,每一周期都使学习者迁移到一个新的音乐能力发展层次。在这一模式中,学习者的音乐情感能得到自然的发展。在与大量优秀音乐作品的接触与交往中,音乐能力也能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在主体地位,能够因为对音乐积极自觉地参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创造性意识的人。

  关键词:音乐教学、音乐感受能力、创造性意识

  一、音乐的情绪体验

  音乐的情绪体验是一切音乐能力发展的前提。让儿童接触音乐之前,必须有一个让学生体验自然情绪的阶段,诗意的朗诵,带感情地讲故事,都是发展自觉性音乐能力的条件,这些艺术性的活动都是与自觉性音乐能力最接近,或者说是最相通的。当孩子有了表现情绪的强烈愿望时才开始让他们接触声音,告诉他们,声音可以用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当我们快乐的时候,高亢明快、节奏活泼跳跃的声音可以表现我们愉快的情绪;当我们忧伤的时候,低沉阴暗、节奏缓慢的声音可以表达我们伤感的情绪。表达情感的声音,我们称它为音乐。音乐还可以模仿雷声、鸟叫、小溪流水等大自然美妙的音响。当孩子们有了这种认识之后,再告诉他们,音乐是他们生活中最亲密的朋友,可以借助极其丰富的音乐来倾诉内心的快乐和忧伤。经过这个阶段之后就可以开始接触音乐了。

  二、聆听音乐

  有了真实情感与音乐的联系,就可以进入聆听音乐的教学了。最初聆听的音乐,必须是具有鲜明情感选择性的音乐作品,这样才能在学生刚接触音乐时,即对音乐情绪具有敏锐的感觉能力。但聆听的音乐作品必须是完整或相对完整的,哪怕就是一段很小的片段。

  因为人们在掌握一定的视唱能力,或掌握一定的演唱、演奏技能之前是无法完整地表现音乐的整体形象的,但人们却能够在聆听音乐中完整地感受音乐。这种感受能力甚至在清晰的听觉表象形成之前,就已存在于人的心理能力结构之中了。当然最初的音乐感受力是很模糊很粗糙的。但聆听音乐所产生的对音乐感受的整体性却是音乐整体能力结构发展的关键。因此许多成功的教学方法都把学会聆听音乐作为发展音乐能力的第一步。

  三、体态律动

  体态律动正是在真实的情感体验和正确聆听音乐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作为聆听音乐者主动参与音乐的第一个最自然的行为表现,体态律动在学习音乐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说体态律动在音乐运动觉发展过程中处于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但音乐心理学家认为,正是“在音乐教学的初级阶段上,未必可以找到比节律学更直接、更有效的发展音乐节奏感的其他途径,这里,节律学被理解为以简单的,儿童容易做到的运动表达音乐节奏”。

  体态律动的基础仅仅是人在生理水平上对音乐音响的反应,这些反应包含对旋律线条上升下降、节拍、节奏变化,肌体紧张松弛的本能感受,然而基本的音乐情绪在这一水平上已开始模糊地感受到了。音乐作品不是作曲家随意编造的,它从本质上说是作曲家情绪体验的外化形式,每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一个完整的精神生命,一种情感的表现形态,体态律动促使人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深入到音乐情绪体验之中。体态律动亦可以是对音乐作品非常高水平的反应形势,犹如一个指挥家用准确简练的动作把握了整部交响乐。体态律动并不是取代听觉训练,但它极大地强化了聆听音乐的自觉意识,为音乐听觉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听音与视唱

  这一阶段一般又称为视唱练耳,并结合着必要的乐理知识教学。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是没有纯粹的知觉的,知觉必须和感觉结合在一起,听觉表象必须和调式感结合在一起。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培养进行音乐表演、欣赏及创作等各种音乐活动所必需的音乐听觉能力。孩子们开始学着用自然的嗓音来再现他们听到或看到的音乐形象。音乐心理学家认为,为了使儿童最初的音乐听觉表象能在良好的调式感基础上建立起来就必须从听唱,或视唱完整的旋律开始,哪怕是最简单的旋律片段,也应包含调式上从稳定音到不稳定音再到稳定音这样一个体现“松弛——紧张——松弛”的音乐性过程,从而体验最基本的情绪变化。音程的学习,也应该放到完整的调式旋律中去把握。唯有这样做,听觉表象能力才能建立在良好的调式感之上。音乐听觉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能够表现音乐情绪的形式也是极其丰富的,例如音色、节奏变化等,但在通过音高关系变化来表现音乐的范畴中,调式感始终是一个重要的核心。

  五、演唱、演奏

  有了聆听音乐与体态律动的基础,有了最初步的、建立在调式感基础上的听觉表象能力,就可以开始发展学生的演唱、演奏能力了。演唱、演奏是运动觉的高层次能力。演唱、演奏都需要高技巧的运动觉能力,它是细致、灵敏的局部机能运动。例如演唱的喉头、声带、气息运动,弹奏钢琴的手指、手臂运动,这些能力是在一定的技能训练中才能获得的。但这种技能的训练必须是在儿童具有初步的音乐感受能力,具有通过音乐来表现自己情感的强烈愿望之后才能开始,而器乐的学习还应在演唱的学习之后,必须在学生已经有了“通过乐器来歌唱”的愿望产生之后。

  从运动机理看,演唱、演奏的运动觉能力是高水平、高难度的,而从音乐感受的心理机制看,演唱、演奏的肌体运动又是局部的、低层次的,它必须服从表演者对音乐的整体感受,服从因音乐整体感受产生的肌体紧张状态的变化。当局部的紧张状态在演唱演奏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时,这种音乐表演是缺乏表现力的。因此,在演唱、演奏训练中,首先要求学习者学会肌体的放松与心理上的积极状态。

  六、音乐创造

  音乐创造是高层次的音乐能力。狭义的音乐创造及音乐创作是指具有创造性的创作者运用想象力对大脑记忆的音乐材料进行新的组织和创造,产生出新的音乐形象。广义的音乐创造还包括演唱、演奏等一系列包含着学习者运用想象力参与的音乐活动。因此,演唱、演奏往往被称为是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无论哪一种意义的音乐创造,实质上都是人运用音乐想象力的行为和结果。可见在一切音乐活动中,在一切音乐情绪体验中,人的想象力都是不可缺少的。

  任何一种音乐能力,都是在音乐感受能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音乐感受能力,即音乐的情绪体验能力。音乐教育从根本上说是艺术的、审美的教育,而不是一种纯粹的技能训练。音乐情绪体验是引发受教育者对音乐产生兴趣和热情的关键,也是音乐技能发展的原动力并直接构成音乐能力的核心部分。

  如何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摘要 :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幼儿个体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通过倾听、歌唱、律动、音乐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音乐的音色美、节奏美、旋律美、和声美、织体美等,从而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并实现完善人格的构建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本文主要从倾听活动、歌唱活动、韵律活动和音乐游戏活动四个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

  关键词 :幼儿音乐教育音乐审美

  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学家管建华教授指出:“音乐艺术教育对发展人的直觉、灵感、健康的情感、文化修养、性情人格、思想行为、民族意识、世界意识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音乐在人的整体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价值。”美好的音乐不仅仅能给幼儿带来极大的乐趣,使他们身心健康,同时更能培养他们对一切事物美的感受。特别是音乐中丰富多彩的音色变化、调式、调性及和声的对比等,这些音乐表现手段无不呈现美的规律与特征。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让他们充分体验感受音乐的音色美、节奏美、旋律美、和声美、织体美等等,对于他们良好个性的养成、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和情操的陶冶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以下将探讨幼儿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具体途径。

  一、倾听活动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它通过声音来反映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情感。要带领幼儿走进音乐,感受音乐之美,首先要培养他们倾听的习惯与能力。可以借助音乐作品中的声音形象,培养幼儿敏锐的感觉和细微的辨别能力,通过对音响的感知,走进音乐的王国,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对幼儿进行倾听训练,激发他们爱听、乐听、会听的情感欲望。一是带领幼儿欣赏儿童歌曲,充分体验人声的美,比如《祝你生日快乐》、《找朋友》、《摇篮曲》等,这些歌曲歌词浅显易懂,唱的都是幼儿身边的事,能够激发他们倾听的兴趣;二是带领幼儿欣赏一些描摹性的.、形象鲜明的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音乐形象,体验音符的美,比如《玩具兵进行曲》、《小狗圆舞曲》、《音乐童话曲》等等;三是欣赏中外著名的音乐作品或其中的片段,如《月光》(班得瑞)、《野蜂飞舞》(里姆斯基)等。同时,来自于自然界的美妙声响,如水滴声、雨声、雷声、风的呼啸声、知了的鸣叫声,都可以成为幼儿欣赏的源泉。

  二、歌唱活动 歌唱是音乐教学中感受、体验审美情感的直接手段。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德国音乐理论家舒巴尔特指出:“人声是自然的原音,而自然的所有其它声音,只是这个原音遥远的回声。人的喉咙是创作的第一个最纯洁的,最卓越的乐器。”歌唱可以使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可以培养他们的乐感和美感,丰富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终生保持他们对音乐的热忱。在歌唱活动中,要让幼儿初步体验歌唱的快乐,学习基本歌唱技能,初步理解和表现简单儿童歌曲形象、内容和情感。演唱形式除全班齐唱外还可使用接唱、轮唱等方式。歌曲内容不能太难,主要是为了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歌唱的乐趣,从而激发演唱歌曲的兴趣。为达到审美的目的,在歌唱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准确的咬字、吐字,恰当的运用气息,让幼儿清晰、准确地用歌声表现内容并富于感染力的表达情感。

  三、韵律活动 韵律活动泛指所有伴随音乐进行的身体艺术表现活动,主要分为创造性律动和集体舞蹈两种类型。韵律活动的开展在于引导幼儿通过动作来感受音乐的节奏美,从而能有效地培养与发展幼儿的节奏感。当幼儿随着音乐模仿或创造性地做出各种有节奏而富有形象的动作时,能很好地促进幼儿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而且在韵律活动中的各项身体律动要求能帮助幼儿学会如何协调身体各部分之间,身体与音乐之间,身体与其它人之间,身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注重在音乐伴随下引导幼儿随着音乐做相应的动作,用动作解释听到的音乐。在韵律活动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随着音乐动起来;二是激发幼儿进行大胆思考,通过身体动作有节奏地将其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出来;三是运用幼儿自己在运动中吸取的素材,指导他们创编一些优美的动作。

  四、音乐游戏活动 音乐游戏主要指在音乐的伴随、指挥下做游戏,既要保持游戏的情趣性,又要发挥游戏的音乐特点。通过音乐游戏活动,使幼儿真正得到艺术享受,感受艺术的魅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发展其音乐审美能力。音乐游戏的内容包括:以歌舞为主的歌舞游戏;带情节和角色表演的表演性游戏,通过听声音与音乐并作出快速反应的听辨游戏等。音乐游戏活动的设计首先要注意律动性,用活动激发幼儿的形体动作,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然地动起来,让肢体和思维相应地都活跃起来;其次,音乐游戏活动要注意情趣性,音乐、动作、活动要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其产生审美的体验和审美的情感;再次,每个游戏的动作,都要启发幼儿自己创编,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力和创造力。

;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