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比较
中外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比较论文,下面我为你带来 本科毕业论文模板 ,欢迎阅读。谢谢!
摘要: 艺术歌曲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文学与音乐、人声与器乐的珠联璧合。它以高雅的艺术品位、完美的艺术表现,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本文拟从中外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和演唱特点进行比较研究,以引导歌者更好地演唱、表现艺术歌曲。
关键词: 艺术歌曲 风格特点 演唱特点 艺术表现
艺术歌曲是一种文学性、专业性和抒情性相结合的音乐体裁,起源于19世纪的德国和奥地利。作为一种声乐体裁,它以特定的表现手段和相应的形式结构,以及浓郁的抒情魅力,成为世界声乐艺术中十分杰出的艺术形态。艺术歌曲以独唱居多,表现内容较为广泛。它是指由诗歌与音乐精密结合的一种歌曲,是一种专业性、室内性、抒情性相统一的音乐体裁,它是由诗、声乐、旋律,相对独立的器乐(钢琴)构成的统一的有机整体,是文学与音乐,人声与器乐高度融合的艺术形式。
一、外国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
艺术歌曲是音乐史上一种特定的体裁。在德国,由舒伯特、舒曼、勃拉姆等作曲家创作的歌曲被称为Lied;在法国艺术歌曲,与之同类的歌曲被称为Melodie;流传到中国,我们将它译为“艺术歌曲”。它原本的意思是“这种微妙的艺术用不同于歌剧的策略,令人领会到歌词中戏剧性的内容”。还有与Lied一词相近的Kunstlied,它的意思则是“不同于民歌的歌曲”。曲此我们可以知道,区别于歌剧和民歌的这种歌曲形式——艺术歌曲,具体说来是指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艺术歌曲在德国,代表作曲家是舒柏特,他所作的艺术歌曲有600余首,采用歌德、席勒、海涅、米勒等人的诗为歌词。他的艺术歌曲曲调优美,意境深邃,《野玫瑰》、《春天的信念》、《魔王》等已成为流传世界的名曲。沃尔夫的200多首艺术歌曲,曲调刻意表达德语声调的特点,与歌词紧密结合,钢琴伴奏富交响性。此外,舒曼、勃拉姆斯、施特劳斯等人也作有不少艺术歌曲。艺术歌曲在法国称为chanson,代表作曲家有迪帕克、福雷、德彪西等。法国艺术歌曲比较精致纤柔。德彪西的歌曲多根据波德莱尔、魏尔兰等人的诗歌谱成,具有印象派的特征。艺术歌曲在俄罗斯称为романс,格林卡是此种体裁的第一个经典作曲家。随后的代表人物有柴科夫斯基、穆索尔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等。俄罗斯艺术歌曲的特点注重心理刻划。
二、我国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
我国艺术歌曲的启蒙深受欧洲艺术歌曲的影响,它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大约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如火如荼的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为这时期中国借鉴外来音乐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结合,开辟了广阔的天地。第二个时期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随着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很好结合,艺术歌曲的创作日趋成熟。至本世纪40年代,在借鉴欧洲艺术歌曲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早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高峰。如: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黄自的《思乡》、青主的《我住长江头》、贺绿汀的《嘉陵江上》都是非常优秀的艺术歌曲。
这些艺术歌曲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第一:许多艺术歌曲采用古诗词谱曲,就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清雅秀丽,幽若兰香,注重抒发内心情感,重视自传性和心理动态的表现。好似人生写照或是某种情怀的倾诉、慨叹,用词精炼,引人入胜,具有“借抒怀以古喻今,以回归探求现实”的特点。还有采用现代诗词谱写的艺术歌曲,如黄自的《思乡》(韦瀚章词),是抒情艺术歌曲的代表之作。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好像一幅色彩鲜明的水彩画。第二:艺术歌曲把诗歌与音乐完美的构成了一个艺术整体,达到“诗中有歌,歌中有诗”的境界。这也是艺术歌曲的主要特征之一。
我们在朗诵诗歌时,能感受到诗歌之美。也能感受到诗歌在朗诵当中语调的变化与停顿以及情绪的起伏。那么给诗歌谱上曲,它语调的抑扬顿挫和情绪的变化起伏,尤其是诗歌意境的表达更是贴切。如黄自的《花非花》(唐·白居易)。这首歌曲采用四句体结构,歌曲在语调和情绪的变化与诗词的语调、情绪变化非常吻合,在词曲结合中很好的采用依字创腔,唱歌犹如在吟诵,使人对诗词所描绘的朦胧的景象的遐想的空间更为广阔,给人以无限的柔美感。第三:要求演唱者(包括演奏)严格的遵从曲谱上的要求来诠释作品。
最大限度的、细腻的、发自内心的用音乐来描绘诗歌音乐所创造的意境。这也是艺术歌曲的特征之一。在演唱上更讲究“精雕细琢”,要求演唱者要具有较好的文学底蕴和丰富的音乐想象力,并且必须严格遵守曲谱的要求,不可对音乐或歌词做任何的改动否则会破坏歌曲的整体性和完整性以及意境。第四:钢琴伴奏在音乐的总体结构中居于重要地位。
在气氛渲染,意境烘托的手法下,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运用色彩的变化,速度的急缓,音的延长与停顿,更深层地对歌词的内涵作进一步地挖掘,为演唱者创造出特定意境,从而加深了艺术感然力,与声乐旋律一起完成对音乐形象的塑造。因此,在艺术歌曲中以“钢琴伴奏”一词来定义不太确切,准确的说钢琴和诗词、旋律一样在艺术歌曲中占据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它能够用来表现旋律不能表现的东西,是艺术歌曲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中外艺术歌曲演唱风格的把握:
作品的风格或者说音乐的风格掌握得好与坏,演唱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我们常常听一些独唱音乐会的演出,有的人声音相当漂亮,发声技巧也很高超,但整台音乐会从中国民歌唱到欧洲的古典艺术歌曲,听起来声音上也好,力度上也好,韵味上也好,总是一个样,一个味,让人听了过耳即忘,缺少心灵的共鸣和艺术的回味,更有甚者太缺少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把各种风格的歌曲混淆在一起,使之南腔北调,南辕北辙,与原作差距甚远。造成这些现象的理由主要是歌唱者没有很好地在歌唱前对作品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区风格、个人风格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和了解,没有能恰如其分地用自己的歌唱技巧来表达作品的风格
因此歌唱者要准确地表现作品的内涵还必须事先研究作品的风格(也就是演唱风格)。当然与其它姐妹艺术相比,音乐的风格具有更多的抽象性。音乐是无形的时间艺术,而绘画、雕塑、建筑等都是有形的空间艺术,因而他们的风格往往比音乐更容易一目了然。一个歌唱者文学修养的深浅,会直接影响他对作品的理解和风格的把握,因为风格的形成,主要就是建立在最深刻的认识基础上的。成熟的歌唱家是能把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风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能把音乐的全部涵义,让听众“一耳了然”的。
比如演唱勃拉姆斯的作品,他的作品重视和反映德奥民族特点,体现民间诗歌和语言特色。演唱他的《摇篮曲》要注意平稳、连贯地气息制约声音,音量不易太大,唱出柔和委婉的声音效果。表现出母亲对孩子的怜爱和美好的祝愿。切忌伴随着音高的移动,提喉、挤嗓子,使音色不统一、不流畅,破坏了作品的意境。演唱自始至终要保持温柔、充满疼爱的心情,营造出母爱的朴实与伟大。
再比如演唱黄自的艺术歌曲《玫瑰三愿》、《思乡曲》、《燕语》这三首艺术作品充分体现了调式调性转换、临时变化音、临时移调等。以增强乐曲的色彩变化而常用的创作手法。德奥的艺术歌曲作品中运用调式调性转换的创作手法,以调式调性转换、临时变化音的色彩运用和歌词的韵律紧密结合,非常恰到好处的描绘了歌曲内容的意境。
当演唱到《玫瑰三愿》中“我愿那红颜常好莫凋谢”中的高音“红”字,声音既要有力度又不能喊叫;音色既要亮又要柔;既要体现少女渴望幸福的热烈心情,又要唱出当时封建社会背景下的压抑心情。所以我们演唱的声音处理必须亮而不艳,体现压抑的心情。只有亮而圆润的音色,加上运用自如的气息配合,以及对歌曲意境的理解,对音乐风格的把握,才能把黄自先生的中国的“玫瑰三愿”表达得淋漓尽致。
总之,当一首艺术歌曲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这部作品,怎样在会唱、学会的基础上去做到完整的表达,这些是需要我们从歌曲的各个不同层面,各个不同角度去体验,去提炼,直到将作品了解到一个更深的层面。演唱者除了要具备较高的演唱技巧与艺术修养,艺术歌曲的特质决定它的演唱者必须具有良好的音质,细腻的声线,清晰的咬字与恰当的情绪表达能力。因此能否唱好艺术歌曲是衡量一名合格歌唱家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沈湘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2]石惟正,声乐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3]李林,论黄自艺术歌曲创作之特征,菏泽学院学报,2005
2020-06-05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