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D是什么意思
OSD是一种疾病的简称,全名:胫骨结节骨骺炎或胫骨结节骨软骨炎。早在1903年,Osgood教授最先报道了胫骨结节部分撕脱的病例。
没隔多久,Schlatter教授又提出本病是胫骨上端骨骺的舌状下垂部分的骨骺炎,故本病亦称胫骨结节骨骺炎或胫骨结节骨软骨炎。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增加,OSD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是青少年膝关节疼痛常见疾患之一。
扩展资料:
OSD发病机制
胫骨结节骨骺是胫骨上端骨骺向前下方延伸的舌形突起,有髌韧带附着于其上,使它经常承受牵伸张力。其骨成熟分为四个阶段(如图3):(a)软骨期 (0 - 11岁)。(b)骨突期 (11 – 14岁)。(c)骨骺期 (14-18岁)。(d)骨性期 (年龄>18岁)。
目前普遍认为OSD是一种过度牵拉引起的胫骨结节无菌性炎症反应,主要是原因是胫骨结节重复性劳损和继发性骨化中心的慢性撕脱损伤。其中重复性劳损来自股四头肌的强力拉扯,而处于骨化期的青少年,由于股四头肌的过度牵拉引起胫骨结节撕脱;
一旦骨头或软骨被拉走,它就会继续生长、骨化和扩大。若完整的愈合,则导致胫骨结节增大;若愈合不良,中间区域可能变成纤维状,则导致局部骨不连,形成游离小骨。
主要为膝关节前下方髌韧带附着处疼痛。这种疼痛的特点为行走、上下楼梯、下蹲起立或活动锻炼后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严重时可导致跛行,局部异常增生突起。
OSD的疼痛症状可持续数月或数年,骨骺完全骨化后疼痛可消失,但容易遗留局部异常骨性突起,平时行走不会出现疼痛,在俯卧躺卧竹席等硬物或跪地时局部也会有疼痛不适。
2024-06-06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