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发音问题

有很多日本词的读法有点疑问,有很多,在下只举几个常见,典型的问一问。比如,姐姐,有人读naisang也有人读naijiang当然2种都不错,难道一个词有2种发音吗?(当然... 有很多日本词的读法有点疑问,有很多,在下只举几个常见,典型的问一问。
比如,姐姐,有人读 nai sang 也有人读 nai jiang 当然2种都不错,难道一个词有2种发音吗?(当然有其他读法比如 a nai wei 之类的,不同的不与讨论)
再举个例 没关系 dai jiao bu 也可以读 dai xiao bu 也是一个词多个正确发音,请问为什么会这样?
果然的发音。多数人发 ya ba li 那么也有少数读ya ha li 这个也是一词多音吗?
展开
 我来答
wlnkzc2000
2007-11-21
知道答主
回答量:1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4.4万
展开全部
要是我没记错的话"nai sang"和 "nai jiang"
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单词,就如我们的"姐姐"和"老姐"
是一样的.而且日语写法也是不同的

dai jiao bu与 dai xiao bu 么....
这应该是楼主听错了,这个单词没有变音的.
或者是日本某地方方言发音不同造成的.....
就如苏州话和上海话不一样....

我猜楼主问的是日语中“清音浊化”问题吧.
http://bbs.sumisora.com/read.php?tid=205231&fpage=2
这个上面的连接是澄空论坛中的解释
为什么“清音浊化”的,因为不是我的劳动成果,
为了尊重作者,就不全部引用过来了.

-------------------------------------
其中部分引用....
1.什么是“清音浊化”
所谓“清音浊化”,是指语流中本应发为清辅音(unvoiced,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音素,在前后语流的影响下变为浊辅音(voiced,发音时声带振动)的现象。这个现象在许多语言(包括汉语普通话)中都是客观存在的。

2.什么时候会产生“清音浊化”
清辅音的发音比较清脆响亮,它主要靠气流经过发声部位产生的声响(如擦音s,h,爆破音p,t,k)而被他人察觉。而浊辅音一般比较低沉,它除了发声部位对气流的影响外,同时声带要振动。因为人的声带位置在下咽部,故浊辅音一般会感觉低沉些。二者的区别可通过“窃窃私语”来判断:能够在小声讲话时保持原样听感的是清辅音,而浊辅音此时要么被化为清辅音,要么就相对显得“声音很大”。当然所谓清浊也并非两极分明、非清即浊,它是有一个清浊程度的。如普通话的“爸”声母很清,日语的バ、美式英语的ba就比较浊(算是半浊音),法语与英式英语的ba就已经算是全浊音了。美声唱法演唱的中文歌曲大部分也都是相当浊的,所以感觉比较重,可以给大家一个“浊音化”大致的印象。
普通话中大部分念轻声的爆破音声母(b,d,g)音节可认为是一定程度的“清音浊化”(自然地发出),如“爸爸”的第二个字。这个字本身念得较低,又受前后a元音的影响,故产生一定程度的浊化现象。要注意的是,标准普通话(即《汉语拼音方案》)中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浊辅音的。普通话的b,d,g声母其实是标准的不送气清音,与此相对,p,t,k则是标准的送气清音。可以看出普通话中“爸”与“怕”的区别是靠声母的送气与否来区分的,而这与英语、日语等语言形成了显著区别,它们是靠辅音的清浊(而非送气与否)来区分意义的。

3.日语中的“清音浊化”是怎样的规律
标准日本语中没有清音浊化现象(这里要与所谓连浊*现象区分开来)。因为日语中辅音的清浊之分直接影响着语义,在关键问题上不可能含糊,那为什么日语初学者总是觉得日语的清音假名在语流中听起来像浊音假名呢?
原因之一在上面提过了:普通话中没有浊辅音。限于普通话教学的普及性,即便是家乡方言中存在有浊音的同学,在没有学习过语音学知识之前,也只是能感觉到“两个音是不一样的”而未必能上升到利用它指导外语学习的程度。我们中国人已经习惯了靠辅音的送气与否来区分字义,而对于真正的清浊之分则不太敏感,对于这一点,学习法语或俄语的同学应该最为了解。
原因之二:日语并不靠送气与否来区分字义。每本日语教材上都明确地写着日语只分清音假名与浊音假名,但从来没有说过清音假名是否要送气。实际上确实是这样的,因为清音假名既可送气也可不送气。正如在大部分中国人耳中,浊音不过是一个较为低沉的音一样,在日本人听来,送气与不送气的假名的区别也不过是一个呼气多一点,另一个少一点而已。所以日本人说话时哪种方便就发哪种,习惯上是正式及语头时送气强一些,语中送气弱一些(这样省力)。但就这点小区别可逃不过咱们中国人的耳朵^_^习惯了“听气辨义”的中国同学一下子就听出来这两种情况下发音是“不同”的,然后顺着普通话的思维冒出问题:这个た发得明明是一会儿ta一会儿da,怎么会有两个不同的音?日本人则认为中国人太认真了,在一个无关紧要的吹气问题纠缠不清,他可未必知道中国人就是靠听吹气来过活的,当然要抠着点了^o^
原因之三:日语中的浊音是不送气的。如果只是有关清音吹气与否的话,仍然不构成大问题。但另一点关键的是:日语浊音如だ等是从来也不送气的。对送气敏感的中国人只注意到了它不送气的一面,于是就认为它等同于普通话的“搭”,再加上清音假名た也有不送气的情况,这样二者就易弄混。而日本人潜意识中只注意声带是否振动,所以他们能听出是だ而非不送气的た。
综合以上原因,大致如下:
汉语:---搭---|--他-
日语:-だ--|---た---
就在这一段产生混淆↑
类比:英语与日语相同,也是靠清浊分辨辅音的。想来student中第一个t到底怎么发是很多人初学时的问题吧~答案是一样的,t一般发送气音,只不过在s之后爆破时不易送气了而已,但仍然还是清辅音。
帐号已注销
2007-11-21 · TA获得超过43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2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32万
展开全部
你举例的那几个,应该分别是姉さん(ne san)、姉ちゃん(ne chan)、姉上(ane wue)。
就按照你举的例子来说吧,姉さん是比较尊敬、正式的说法,成人的亲戚之间常用;
姉ちゃん通常是小孩子称呼稍年长于他的女生时用到的,口吻比较嗲,成人就不怎么用了。ちゃん这个词是昵称,但千万不能随便用,尤其是对异性,除非你们关系非常亲密(就好比你用汉语称呼一个不太熟的女生叫“小妞”,这是非常没有礼貌的)。
姉上,有点古体的意思了,现代几乎没人用,除非是那些传统和风浓郁的世家里。

不过你举的“没关系”,标准说法只有大丈夫(だいじょうぶ dai jou bu),可能是你听错了,要么就是说话的人有口音,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也不可能按照字典上那样咬文嚼字。

如果你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日语,那些冗杂的语法语义是不可能弄明白的,有些甚至日本人自己都搞不懂为什么要这样说,为什么要那样说。日语里简体(普通体)敬体(丁宁体)的使用非常重要,在面对长辈、公司里的上级、或身处正式场合时,用简体是绝对不行的,否则会被认为没有教养。

唉,语言这东西不是一两句就能概括清楚的。对于亚洲人来说,咱们中国人学日语的词汇非常容易,韩国人学日语语法容易。如果你有兴趣,不妨系统地学习一下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panyeaung
2007-11-24 · 超过26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6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7.1万
展开全部
姉さん(ne san)和姉ちゃん(ne chan)是同样的意思。后者略显亲昵。
在生活用语中,年轻女性在说さ(sa)有时会变音为ちゃ(cha),例如:小さい(ちいさい)=ちいちゃい。滨崎步就是这么发音。
以上现象是普通的日语发音变音问题,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并不是单词不同,而是语言习惯问题。
没关系这个词只有一种发音。我想,可能是您在听的时候没听清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葛城鈴奈
2007-11-21 · TA获得超过5014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29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さんsan
ちゃんchan(jiang)
根本写法不一样嘛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