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黄花岗起义?

 我来答
海边的鸟儿啊
高粉答主

2019-12-23 · 希望能自由的飞翔
海边的鸟儿啊
采纳数:1110 获赞数:58162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黄花岗起义是1911年4月革命党人在广州举行的起义,又称广州起义、广州三·二九之役。

1910年11月孙中山、黄兴、赵声等革命党人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开庇能会议,决定再次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黄兴担任总指挥,在越华路小东营五号设立起义总指挥部。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3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中国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

敢死队突入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走,起义军焚毁总督署后,在东辕门外与水师提督李准派来弹压起义的北洋军短兵相接。起义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不幸失败。

扩展资料

黄兴所率一部行至双门底后,与温带雄所率计划进攻水师行合的巡防营相遇。温部为入城方便,没有缠带白巾,方声洞见无记号,便开枪射击,温带雄应声倒下。对方立即发枪还击,方声洞牺牲。战至最后,只剩黄兴一人,才避入一家小店改装出城。4月30日回到香港。

广州起义先锋原定为800人,但实际随黄兴参加战斗的只有100多人。因为另三路没有发动,致使广州城中部分革命党人未能参加起义;因为在香港的300余名先锋因事起仓促,来不及赶到广州。

起义失败后,广州城内遍布烈士遗骸。革命党人潘达微与城内各家善堂协商,收敛烈士遗骨72具,葬于某善堂提供的红花岗地,后来又将这里改名为黄花岗,这就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由来。

长缨在手
高粉答主

2017-05-25 · 百度知道日报特约作者。
长缨在手
采纳数:3700 获赞数:5953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广州起义 (1911年同盟会的起义(黄花岗起义))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 其中72人的遗骸由潘达微收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潘达微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故称为“黄花岗起义”。黄花岗起义,又称第三次广州起义、辛亥广州起义、三·二九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是中国同盟会于1911年(宣统三年)在广东省广州市发起的一场起义[1]  。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

 简介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

19世纪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人开风气之先,排除顽固守旧势力的干扰,成功创办新式学校。随后清政府迫于形势压力,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于1905年末颁布新学制,

废除科举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学堂,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教育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从思想体系上动摇了满清皇权的根基,大批思想进步锐意创新的社会精英及血气方刚的年轻新锐为后来风起云涌的革命积蓄了巨大能量。

从20世纪初开始,革命就成了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革命党人不断利用会党和新军发动武装起义。1906年12月起,同盟会推动和领导了规模巨大的萍浏醴起义、潮州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河口起义。光复会也在1908年11月发动安庆新军马炮营起义。这些起义因准备不足,敌我力量悬殊而归于失败。1910年2月,同盟会员倪映典率广州新军3000人起义,又遭失败。连续的挫折,使少数革命党人对前途失去了信心,转而走上暗杀道路。

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集赵声、黄兴、胡汉民、邓泽如等中国同盟会重要骨干会议,决定集同盟会精英,在广州起义。

1911年1月,黄兴、赵声、胡汉民在香港成立起义领导机关——“统筹部”,并在当时的香港屯门青山农场策划起义,又派人到广州附近各地,联络新军、防营、会党、民军,以备响应;同时在广州设立38处秘密机关,刺探敌情,转运军火,为起义作准备。

4月8日,统筹部召集会议,会议议定起义时间为4月13日(宣统三年三月十五日),计划十路大军攻打广州:第一路由赵声率领江苏军攻打水师行台;第二路由黄兴带领南洋、福建同志攻督署(两广总督张鸣岐驻所);第三路由陈炯明领东江健儿堵截满界;第四路由朱执信领顺德队伍守截旗界;第五路由徐维扬领北江队伍进攻督练公所;第六路由黄侠毅领东莞队员打巡警道;第七路由莫纪彭领军策应徐维扬、黄侠毅两队;第八路由姚雨平率领陆军响应;第九路由洪承点派队分途攻守;第十路由刘古善领队分途攻守[1]。

因同盟会会员南洋华侨温生才4月8日同天单独行动,枪杀广州将军孚琦,以及吴镜运炸药被捕,原定起义被迫改期。

4月23日,起义组织者在两广总督署附近的越华街小东营五号设立起义总指挥部,赵声任总指挥(留守香港),黄兴任副总指挥。将原定十路进军计划改为四路:黄兴率一路攻总督衙门;姚雨平率军攻小北门;陈炯明带队攻巡警教练所;胡毅生带队守南大门。

4月27日(宣统三年三月廿九)下午5时30分,黄兴率200名敢死队员分四路攻打两广总督衙门、小北门、巡警教练所和守南大门。黄兴首先发难,连发三弹,率队攻入总督衙门,决心生擒两广总督张鸣歧。不料张鸣歧越墙逃遁。由于清朝部队人数众多,起义队伍得不到接应,各路队伍虽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彻夜相攻,但都先后失败。黄兴侥幸脱险。由于实际起义以黄兴率部为主,黄兴为实际起义领导人。赵声、胡汉民廿九日率200选锋队员出发,三十日凌晨抵达广州城外,但是大势已去,遂返回。

事后,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多方设法收殓烈士遗骸72具,合葬于城东黄花岗,后改名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1932年,查得此次死难烈士陈文友等姓名共86人。由于习惯,人们仍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这次起义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十一次革命武装斗争中的第十次。这次起义原定于4月13日(农历三月十五日)在广州发难,赵声、黄兴为革命军的正、副指挥。计划攻占广州后,由黄兴率领一支革命军出湖南,攻湖北﹔赵声率领一支革命军出江西,攻南京。事前挑选了五百名优秀的革命党人为“选锋队”(即敢死队,后来实际增至八百名),起义时由十路军进攻两广总督署、广东水师行台、警察署、军械局、炮营、电信局等,打开广州城各大门,在小北门迎接新军入城等作了较充分的准备。

由于海外的募款和购买的武器未到齐,以及临近起义前(农历三月十日)温生才刺杀了清政府在广州将军孚琦,清政府加强了戒严防范,并全城搜查革命党人,因而起义被迫延期至4月27日。赵声以及在香港和广州附近各县隐蔽待命的数百名“选锋队”,在起义前一天下午才得到了最后确定起义日期的通知,因而未能赶到广州集中,黄兴便将原计划十路进攻改为四路进攻。但发难时只有黄兴自己率领的一路参加起义,其余三路的领导人陈炯明、胡毅生和姚雨平借故逃避,致使这三路选锋队无人领导,又无法领到武器,未能参加战斗。

1911年4月27日下午五时三十分,黄兴在形势十分不利又不得不起义的情况下,毅然率领革命党选锋队一百多人,各人手臂上一律缠着作为起义标志的白布,脚穿黑色橡胶鞋,从现越华路的小东营指挥部出发,一直攻入两广总督署。在莲塘街吴公馆,同样装束的革命党选锋队三十多人在喻培伦、饶国梁等率领下同时奔袭总督署。黄兴率领队伍攻入总督署后,准备活捉两广总督张鸣歧,迫使他号令两广清军反正。但张鸣歧闻风声后躲到水师行台,革命党遂放火焚烧总督署后退出。此后黄兴和喻培伦所率领的革命党人分成几路,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当日,原来准备响应起义并作为起义军主力的清政府的部分新军和巡防营等,因起义前被清政府收缴了武器,或因联络不上而没有参加起义﹔有的因起义时没有在臂上缠上作为标志的白布而发生误楚,致使革命党人因敌我悬殊等原因而失败,但革命党人在起义中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给清政府沉重的打击,为同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瓦解清政府统治奠下了基础。

在战斗中和失败后,被残杀的革命党人,遗体血肉模糊,陈尸于街头示众,惨不忍睹。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先生冒险挺身而出,不顾满清当局禁令,以《平民日报》记者的公开身份,5月3日,组织了一百多人(收尸人),把散落并已腐烂的七十二位烈士的遗骨收殓及葬于此,使一代英烈的业绩彪炳史册,永垂不朽,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人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ha杀sha杀
推荐于2018-08-18 · TA获得超过12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8.5万
展开全部
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下午5时30分, 黄兴 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 同盟会 的第十次武装起义-- 广州起义 。
经3个月的筹划准备,黄兴于8日在香港召开统筹部发难会议,将在广州举事的时间定在13日,并拟分10路进攻。由于温生才行刺孚琦,广东当局加强了戒备,加之部分款项、枪械未到,原定计划被迫延期。
23日,黄兴潜入广州,成立起义指挥部。广东当局已风闻起义,加强了防备,并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形势变得越来越不利。26日晚,黄兴召集会议仓促间决定起事。敢死队突入总督署,总督 张鸣岐 逃走,起义军焚毁总督署后,在东辕门外与水师提督李准的大队亲随短兵相接。起义军浴血奋战,东奔西突,终因兵力严重不足而溃败。
起义失败后,黄兴负伤逃回香港,喻培伦、方声洞, 林觉民 等被捕杀,死难的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86人,其中72人的遗骸由潘达微等出面收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潘达微并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这次起义因而被称为“ 黄花岗起义 ”。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lzjjinzzz
2012-03-25 · TA获得超过14.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6万
采纳率:76%
帮助的人:1.1亿
展开全部
1911年(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前夕由同盟会发动的一次武装起义,即辛亥广州起义。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领导的西南边境的六次起义,以及1910年春的广州新军起义,先后都失败了。1910年11月,孙中山到达马来亚北部槟榔屿(即庇能),召集黄兴、赵声、胡汉民等同盟会重要骨干,以及南洋和国内东南各省代表,举行秘密会议,部署在广州再次举行起义的工作。当时革命党人,因广州新军起义失败而情绪低落,对革命前途缺乏信心。针对这种情况,孙中山鼓舞大家说:“一败何足馁”,号召“内地同志舍命,海外同志出财”,积极作好起义准备工作。因有人告密,孙中山被南洋英殖民当局勒令离境,只好再度远涉重洋,去美洲募款购置军械,把领导广州起义的重任委托给黄兴、赵声等人。1911年1月,在香港成立了起义领导机关——统筹部,黄兴、赵声分任正副部长。决定占领广州后,由黄兴率一军出湖南趋湖北;由赵声率一军出江西趋南京;长江流域各省由谭人凤、焦达峰等率兵响应。然后各军会师南京,即行北伐。随后,一面发动广州新军、防营、巡警及当地会党参加起义,一面以同盟会会员为骨干,组成一支800人的敢死队,预定4月13日起义。不料在4月8日,同盟会员温生才单独行动,枪杀了清朝署理广州将军孚琦。广州全城戒严,形势紧张,起义部署被打乱,参加起义人数大减。黄兴潜入广州,临时将原定十路进兵的计划改为四路,黄兴率一路集中力量攻打总督署,其他三路分别由姚雨平、陈炯明、胡毅生负责,并决定将起义日期推迟到4月27日(阴历三月二十九日)。起义前,黄兴、林觉民、方声洞等敢死队员写了绝命书,表示誓死疆场的革命决心。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领200人的敢死队,攻入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闻讯逃走。黄兴放火烧毁督署后,乃分兵攻袭督练公所等处,与敌人发生激烈的遭遇战,一夜之间杀死清军甚多。姚雨平、陈炯明、胡毅生起义发动后未率部响应,致使黄兴所率的队伍孤军作战,多数战死,其中著名的有林时爽、方声洞等。喻培伦、林觉民受伤被俘后,大义凛然,慷慨陈词,英勇就义。黄兴,朱执信等少数人受伤后化装逃脱。事后,广州革命志士设法收殓死难烈士遗体72具,合葬于广州城外东北郊的黄花岗,因而,这次起义又称为黄花岗起义。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毛文red
2012-03-25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5万
展开全部
气壮山河,不解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