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原文与赏析

 我来答
梦之缘文化
2022-11-11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32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147万
展开全部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与白居易是一对可以推心置腹的诗酒良朋。两人留下的许多诗文,生动地记载着彼此之间深厚的情谊。此诗是其中较为杰出的一篇。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是在唐宪宗元和十年(815)的八月。该年三月,元稹由黄州从事任上应诏回京,被贬为通州(治所在今四川达县)司马,于闰六月抵达任所。不久即染上瘴疾,八月病危。《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即写于身处逆境又正当病情危重难以自保之时。诗人因好友遭到贬谪而深为震惊,却完全忘了自身的不幸。

全诗一气呵成。首句作景语:诗人的病房中,油灯昏暗,灯影晃动。“影幢幢”,是说灯光照出的影子摇曳不定。表面上看来,这一句是纯客观的景物描写。不用亮灯,以免刺眼,这是病房中惯常的做法,本不致引起病人的特别注意,但“今夕何夕兮”,病人突然注意到了这一景象呢?次句即揭出原因: “此夕闻君谪九江”,原来是听到了友人被贬谪的不幸消息。所以,剥进一层看,首句虽作景语,却更是情语,是诗人在乍有所闻时的情与景会,是诗人特定心态的形象反映。第二句是正面点题之笔,“闻”字是全诗的发脉处,不仅据此而突然发现环境气氛凄恻的一面,而且由“闻”而“惊”,由“惊”而“坐起”,并再次从周围环境中发现了令人黯然神伤的景象——“暗风吹雨入寒窗”。第三句的“惊坐起”,是转瞬间完成的动作,是在听到不幸消息的刹那间从病床上反弹而起。当时诗人正处于“垂死病中”,在一般情况下是要人搀扶才能坐起身来的。出于对朋友的担心与关心,深情厚谊竟使他生出不可思议的力量。末句在句子结构上采用兼语句的句式,“雨”字兼做上一个动词“吹”字的宾语,又是下一个动词“入”字的主语,即“暗风吹雨——雨入寒窗”,恰似浪滚涛翻奔涌向前,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寄寓在景色描写中的激动难平的感情。风称“暗风”,是由于时已入夜,与上文的“残灯”、“此夕”相关合;窗称“寒窗”,因为时届阴历八月,已觉秋寒。同时,视觉上的“暗”与感觉中的“寒”,又从环境一面准确地回映出诗人当时欲哭无泪、欲诉无门的处境与心情。

情景交融是这首七绝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首句与末句都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记梅尧臣语)的好句。在构思上,善于抓住富于包孕的那一刻,以“闻”为中心展开抒情写景的笔墨。诗人感情真率,再加上成功的艺术表现,因而诗作获得了动人的力量。白居易在两年后写给元稹的一封信中说: “睹所寄闻仆左降诗(按,即指此《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云(引诗,此略)。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与元微之书》,《全唐文》卷六七四)可见此诗动人之深了。

残灯则无光焰而其影幢幢不明,夜境、病境、愁境都从此七字写出。至友左降,却在愁病无聊之夕,闻之更为分外扫兴。病而垂死,病之至也;惊而起坐,惊之甚也。元白二人,心知至友,休戚相关,其情如此。暗风吹雨,从窗而入,令人心骨俱寒,至情所激,其凄凉甚矣。(王尧衢《古唐诗合解》)

当此残灯影暗,忽惊良友之迁谪,兼感自己之多病。此时此际,殊难为情。末句另将风雨作结,读之味愈深。(黄叔灿《唐诗笺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