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看图写作文指导
1. 三年级的看图作文怎么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人教版教材在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安排了看多幅图作文的练习。此时,学生正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经过近一学期的学习,有了一定的作文基础,但学生对作文技巧的掌握并不熟练,况且看多幅图编故事,学生刚刚接触到。
因此,教师应该采用符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有效步骤,充分发挥例文的引导作用,尽力降低坡度,将习作的要求与方法巧妙融入课堂,循序渐进,层层推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看多幅图作文的方法,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提升语文素养。面对处于作文启蒙阶段的学生,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方法完成看多幅图作文的启蒙教学任务呢?笔者经过多年实践与思考,以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一”为例,归纳出以下五点:一、研读例文,获得启示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例文就是学生获取作文方法的极好途径。苏教版习作练习都安排了例文学习部分,例文为学生的习作练习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例,其示范与引领作用不言而喻。
学生需要掌握的习作要点,在例文中都可以找到依据。教材中,例文后面往往会提出几个针对性很强的问题,暗含了本次习作要求学生掌握的写作方法。
让学生带着教材所提的问题读例文,是非常有效和必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对照图片,读一读例文”的环节,思考例文后面的问题:(1)段秋霞是怎样分段写的?(2)哪些话是画面上没有的?(3)读了这篇习作,你受到什么启发?有了例文的示范作用,加上问题的引导,学生很快找到了写作方法:(1)要想层次分明,一般一幅图写一个自然段;(2)要写好看图作文,画面上有的要写,画面上没有的,发挥合理想象也要写。
这两点正是这篇习作最重要的方法。如此一来,学生研读了例文,并从中获得了启示,了解了习作的方法,为进一步看图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观察图画,说出大意学习了例文,掌握了习作的基本方法后,我们还不能直接让学生对照方法写作,这个坡度对学生来说,依然很高,我们需要进一步降低坡度。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从习作练习提供的两组图中,任选一组,仔细观察,说出故事的大意。
学生自己说一说,同桌之间又互相说一说,学生完成这个任务并不难。学生了解图的大意后,我让学生尝试给故事加个题目。
学生纷纷发言,很快把《知错能改的孙小圣》统一为第一个故事的题目,把《亡羊补牢》作为第二个故事的题目。为了巩固成果,我还引导学生说说“亡羊”和“补牢”在故事中的意思,便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故事大意。
虽然例文后的问题没有提出“仔细观察,看懂每一幅图的意思,弄清每幅图之间的联系”这个要求,但学生显然是有必要完成的。我设计“观察图画,说出大意”这个环节,不仅降低了习作的坡度,而且也对学生进行了作文常规训练,让学生明白:看懂图的大体意思再作文是一种良好的作文习惯。
至于“重点突出,选择一两幅图重点写”这样的要求,教师此时也可以引导学生练习。我是这样教学的:师:(学生说出了图片大意)你准备写几个自然段?生:一共是三幅图,所以我准备写三个自然段,一幅图一个自然段。
师:很好。你准备把哪幅图的内容写得最多?生:我准备把中间的第二幅图多写些。
师:这样重点就突出了,这就叫“详略得当”。这个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不少作文知识,也为学生更好地完成练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方法指导,充实内容一个完整的故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学生编故事的时候,这些要素大都会具备,但学生心中没有这些要素的概念,没有故事要完整的概念。况且要想把故事写具体充实,就要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等。
教师该如何巧妙地渗透这些知识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引说”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以第一个看图编故事《知错能改的孙小圣》为例,我是这样“引说”的:师:星期天早晨,谁和谁一起去……生:星期天早晨,小熊贝贝和小猴孙小圣一起去公园玩。
(时间、地点、人物都有了。)师:一路上,孙小圣一会儿……一会儿……生:一路上,孙小圣一会儿跳到路边的大石头上,一会儿爬到大树上,可开心了。
师:你们所说的“一会儿跳到路边的大石头上,一会儿爬到大树上”就是动作描写。你们发挥的想象合理,非常符合猴子的特点。
(学生不仅运用了动作描写,还发挥了符合猴子特点的合理想象,学生在快乐中得到了方法的指导。)师:他们来到公园的一座小亭子里。
这时,贝贝觉得口渴了,说……生:孙小圣,我去买两瓶水,你在这里等我!师:这就是语言描写。师:贝贝刚走,孙小圣看到两根鲜红的柱子,他想……生:我的老祖宗孙悟空,曾在如来佛祖的手指上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八个大字,我为什么不在这柱子上写点什么留作纪念呢?师:太精彩了!这就是心理活动描写。
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如此引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写作方法,充实了写作内容,让故事变得生动有趣。四、分组活动,口述故事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
2. 如何上好看图写话课
你好,当我们翻开小学语文教材的第一、二课,可以看到都是看图学文。
以往我们在教学看图学文时,教参里提出的教学要求主要是借助图画来理解课文,教学生掌握观察方法,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来观察图画,并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我认为不同年级的看图学文应有不同要求:
一、二年级应注意培养学生按顺序看图说话的能力,在教学中要重点指导学生练习看图说话。先指导学生由整体到部分地看图,再给出提示性的问题,如:图上画的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怎样做的?然后让学生一个一个问题回答,最后把几个问题连起来回答,在看图说话的基础上来学课文,这样不仅容易理解课文,还能对照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根据图画来写的。
三年级学生开始学习写作了,所以应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按观察顺序来写作的方法,如观察时要先整体后部分;还要做到观察与想象相结合。并对照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按观察顺序来写课文的。这样,才能把学到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运用到作文中去。
高年级的看图学文,可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观察方法来看图,再通过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看图写作的,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来练习 。
3. 三年级的看图作文怎么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人教版教材在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安排了看多幅图作文的练习。此时,学生正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经过近一学期的学习,有了一定的作文基础,但学生对作文技巧的掌握并不熟练,况且看多幅图编故事,学生刚刚接触到。
因此,教师应该采用符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有效步骤,充分发挥例文的引导作用,尽力降低坡度,将习作的要求与方法巧妙融入课堂,循序渐进,层层推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看多幅图作文的方法,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提升语文素养。面对处于作文启蒙阶段的学生,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方法完成看多幅图作文的启蒙教学任务呢?笔者经过多年实践与思考,以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一”为例,归纳出以下五点:一、研读例文,获得启示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例文就是学生获取作文方法的极好途径。苏教版习作练习都安排了例文学习部分,例文为学生的习作练习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例,其示范与引领作用不言而喻。
学生需要掌握的习作要点,在例文中都可以找到依据。教材中,例文后面往往会提出几个针对性很强的问题,暗含了本次习作要求学生掌握的写作方法。
让学生带着教材所提的问题读例文,是非常有效和必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对照图片,读一读例文”的环节,思考例文后面的问题:(1)段秋霞是怎样分段写的?(2)哪些话是画面上没有的?(3)读了这篇习作,你受到什么启发?有了例文的示范作用,加上问题的引导,学生很快找到了写作方法:(1)要想层次分明,一般一幅图写一个自然段;(2)要写好看图作文,画面上有的要写,画面上没有的,发挥合理想象也要写。
这两点正是这篇习作最重要的方法。如此一来,学生研读了例文,并从中获得了启示,了解了习作的方法,为进一步看图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观察图画,说出大意学习了例文,掌握了习作的基本方法后,我们还不能直接让学生对照方法写作,这个坡度对学生来说,依然很高,我们需要进一步降低坡度。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从习作练习提供的两组图中,任选一组,仔细观察,说出故事的大意。
学生自己说一说,同桌之间又互相说一说,学生完成这个任务并不难。学生了解图的大意后,我让学生尝试给故事加个题目。
学生纷纷发言,很快把《知错能改的孙小圣》统一为第一个故事的题目,把《亡羊补牢》作为第二个故事的题目。为了巩固成果,我还引导学生说说“亡羊”和“补牢”在故事中的意思,便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故事大意。
虽然例文后的问题没有提出“仔细观察,看懂每一幅图的意思,弄清每幅图之间的联系”这个要求,但学生显然是有必要完成的。我设计“观察图画,说出大意”这个环节,不仅降低了习作的坡度,而且也对学生进行了作文常规训练,让学生明白:看懂图的大体意思再作文是一种良好的作文习惯。
至于“重点突出,选择一两幅图重点写”这样的要求,教师此时也可以引导学生练习。我是这样教学的:师:(学生说出了图片大意)你准备写几个自然段?生:一共是三幅图,所以我准备写三个自然段,一幅图一个自然段。
师:很好。你准备把哪幅图的内容写得最多?生:我准备把中间的第二幅图多写些。
师:这样重点就突出了,这就叫“详略得当”。这个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不少作文知识,也为学生更好地完成练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方法指导,充实内容一个完整的故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学生编故事的时候,这些要素大都会具备,但学生心中没有这些要素的概念,没有故事要完整的概念。况且要想把故事写具体充实,就要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等。
教师该如何巧妙地渗透这些知识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引说”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以第一个看图编故事《知错能改的孙小圣》为例,我是这样“引说”的:师:星期天早晨,谁和谁一起去……生:星期天早晨,小熊贝贝和小猴孙小圣一起去公园玩。
(时间、地点、人物都有了。)师:一路上,孙小圣一会儿……一会儿……生:一路上,孙小圣一会儿跳到路边的大石头上,一会儿爬到大树上,可开心了。
师:你们所说的“一会儿跳到路边的大石头上,一会儿爬到大树上”就是动作描写。你们发挥的想象合理,非常符合猴子的特点。
(学生不仅运用了动作描写,还发挥了符合猴子特点的合理想象,学生在快乐中得到了方法的指导。)师:他们来到公园的一座小亭子里。
这时,贝贝觉得口渴了,说……生:孙小圣,我去买两瓶水,你在这里等我!师:这就是语言描写。师:贝贝刚走,孙小圣看到两根鲜红的柱子,他想……生:我的老祖宗孙悟空,曾在如来佛祖的手指上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八个大字,我为什么不在这柱子上写点什么留作纪念呢?师:太精彩了!这就是心理活动描写。
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如此引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写作方法,充实了写作内容,让故事变得生动有趣。四、分组活动,口述故事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
4. 小学作文三年级看图技巧
小学三年级得看图作文一般比较简单,它是一二年级看图说话的继承,但是相比一二年级的看图说话来说,三年级的看图作文要求上比较严格,大都要求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写具体,同时要求把句子写通顺。
我个人认为三年级的看图作文可以按如下方式进行:1、指导孩子从整体上把握图画的内容,努力说清楚图画上都有什么东西。在这个环节一般不要求说具体。2、鼓励孩子刚才的表现,并指导孩子针对图画的每一个事物说话,让孩子逐一地把每一个事物的特点或行为说清楚。在这一个环节一般不要求要特别有顺序。3、鼓励孩子刚才的表现,并指导孩子观察刚才说到的所有事物哪一个或哪一部分特别突出,以此指导孩子就该部分说话。4、指导孩子把所有事物连起来说,此时应该指导孩子有侧重点地进行表达,一般达到把图意说清楚说具体即可。
最后,建议您对孩子刚才的表象竖起您的大拇指!
5. 如何指导小学生看图作文写作
2、第一句要明确写清: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
3、通过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能够写出每幅图“最重要的情节”,必须详细写。所谓“详细写”,就是能写出人物间的对话,图中的人物具体是怎么做的,并能够用上恰当的动词。别人一看就知道这句话写得就是这幅图的内容,而不是其他图的内容。
4、能正确使用“,”“。”“?”“!”。能写通顺的句子,不丢字,不多字。学过的字必须写字,没有学过的字可以写拼音。
以上就是我们在写话中要掌握的几个技巧,每一环节都把握好了,才能写出优秀的看图作文。
第一步、看看
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教师要在指导学生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一般地说,单幅图属情景图,应教给学生一定的观察方法。在教学《秋天到了》这幅图时,我做了如下观察指导:
1、整体观察。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在总体上先有个了解,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物,画了哪些地方的景物、人物,给你留下总的印象是什么?(总体上看,这幅图画的是郊外,景色很美,有山有水,有麦田,有花草树木,四个小朋友在郊外游玩。)
2、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引导学生先看远处的蓝天、白云、高山,再看房屋、麦田,最后看近处的树木、水池、小朋友。观察这些景物、人物有什么特点。如:麦田的颜色,小朋友在干什么等。
这样训练学生按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事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二步、想想
看图写话虽然是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但它的目的之一还在于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重视了想想这一环节。
“想想”,一是指老师提出的问题怎样回答;二是指想象,想象是重点。老师提出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支点,学生借助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观察想象,理解图画内容,启迪开拓学生的思维。如《老师说他做得对》这幅图,在引导学生观察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想象。
1、根据图上内容你觉得事情发生什么地方?(第一幅图是在教师里,第二幅图是在办公室)
2、想象:在教师里,小明看着自己卷子上的一百分会怎么想?周围的同学会有什么反应?当小明发觉自己错了一道题时,他的想法会有怎样的变化?
3、小明怎样来到办公室里?老师和小明的动作、神态会怎样?
问题提出后,学生看图仔细,发言踊跃,想象丰富,思维活跃。最后,我又让学生把看到的、想象的用完整连贯的话说出来。这时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说,畅所欲言,只要符合图意,说的越新颖越好,越有创造性越好。学生说的即使有一句话、有一个词是对的、好的、美的,老师都要给以肯定,切忌嘲笑学生。
第三步、写写
1、写完整。低年级写话是为高年级写作打基础的。因此,在一年级的写话训练中就要教学生把握住时间、地点、事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话写完整。如《扫除》这幅图,我要求学生在看看、想想的基础上写完整。有的学生写道:一天下午放学后,二组的同学在教室做值日。小明洒水,小红扫地,小山擦黑板,小刚擦玻璃,小伟擦桌子,小文倒垃圾。他们干得可积极了,一会儿就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桌椅摆得整整齐齐。最后,小红把门锁好,同学们高高兴兴地一起回家了。
2、写具体。学生到了二年级,已经具备了写完整话的能力,其观察、想象能力都有了发展提高。这时,就要在写具体上下功夫,指导学生重点写事物的主要情节,写与主要情节有关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要抓住细节判断人物可能说什么,有什么心理活动,人与人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使画面上的人物活起来。如《老师说他做得对》中第二幅图,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表演了这一情节,让画面活起来,这时再提出问题让学生想,学生就知道了应该怎样写具体。有的学生这样写:小明来到办公室门口,轻轻地敲了敲门。老师说:“请进。”小明打开门走到老师身边,小声对老师:“老师,这道题我做错了,应该得九十九分。”老师伸出大拇指,笑眯眯地对小明说:“你做得对,真是个诚实的孩子。”小明不好意思地笑了。“轻轻”、“请”、“小声”、“仔细”、“笑眯眯”等词语就把小明进办公室找老师改分这一过程具体、细致、形象地描写出来了,同时也使学生受到了讲文明、讲礼貌的教育。
事实证明,采用“三步法”进行看图写话训练,能够降低训练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只要同学们观察细致,想象合理丰富、富有创新精神,就一定能写出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感人的文章来。
6. 怎么写小学三年级看图作文
首先先看图进行一些联想,然后要看懂原图,确定要反映的问题,然后再按一般应用文体的写法去完成,要写的新奇
要求:1.观察图画。同学们在写作前首先 应该仔细地观察图上的画面,看清图上画的是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的事,画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和哪些物。人是我们观察的主要对象,所以我 们特别要注意观察人的服饰、容貌、年龄、身份、表情、动作,并给主要人物取名。
2.合理想象。画面上的景物都是静止的,我们应该通过想象,使人活起来,让他们自己说话、行动,要反映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就是要使画面内容变成活动着的电影镜头。但这种想象必须是合理的,是表现文章中心服务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必须与画面内容一致,不能另编一套。
7. 如何指导小学生看图写话
1、开头空两格。有几幅图就写几个自然段。
2、第一句要明确写清: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
3、通过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能够写出每幅图“最重要的情节”,必须详细写。所谓“详细写”,就是能写出人物间的对话,图中的人物具体是怎么做的,并能够用上恰当的动词。别人一看就知道这句话写得就是这幅图的内容,而不是其他图的内容。
4、能正确使用“,”“。”“?”“!”。能写通顺的句子,不丢字,不多字。学过的字必须写字,没有学过的字可以写拼音。
以上就是我们在写话中要掌握的几个技巧,每一环节都把握好了,才能写出优秀的看图作文。
第一步、看看
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教师要在指导学生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一般地说,单幅图属情景图,应教给学生一定的观察方法。在教学《秋天到了》这幅图时,我做了如下观察指导:
1、整体观察。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在总体上先有个了解,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物,画了哪些地方的景物、人物,给你留下总的印象是什么?(总体上看,这幅图画的是郊外,景色很美,有山有水,有麦田,有花草树木,四个小朋友在郊外游玩。)
2、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引导学生先看远处的蓝天、白云、高山,再看房屋、麦田,最后看近处的树木、水池、小朋友。观察这些景物、人物有什么特点。如:麦田的颜色,小朋友在干什么等。
这样训练学生按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事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二步、想想
看图写话虽然是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但它的目的之一还在于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重视了想想这一环节。
“想想”,一是指老师提出的问题怎样回答;二是指想象,想象是重点。老师提出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支点,学生借助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观察想象,理解图画内容,启迪开拓学生的思维。如《老师说他做得对》这幅图,在引导学生观察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想象。
1、根据图上内容你觉得事情发生什么地方?(第一幅图是在教师里,第二幅图是在办公室)
2、想象:在教师里,小明看着自己卷子上的一百分会怎么想?周围的同学会有什么反应?当小明发觉自己错了一道题时,他的想法会有怎样的变化?
3、小明怎样来到办公室里?老师和小明的动作、神态会怎样?
问题提出后,学生看图仔细,发言踊跃,想象丰富,思维活跃。最后,我又让学生把看到的、想象的用完整连贯的话说出来。这时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说,畅所欲言,只要符合图意,说的越新颖越好,越有创造性越好。学生说的即使有一句话、有一个词是对的、好的、美的,老师都要给以肯定,切忌嘲笑学生。
第三步、写写
1、写完整。低年级写话是为高年级写作打基础的。因此,在一年级的写话训练中就要教学生把握住时间、地点、事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话写完整。如《扫除》这幅图,我要求学生在看看、想想的基础上写完整。有的学生写道:一天下午放学后,二组的同学在教室做值日。小明洒水,小红扫地,小山擦黑板,小刚擦玻璃,小伟擦桌子,小文倒垃圾。他们干得可积极了,一会儿就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桌椅摆得整整齐齐。最后,小红把门锁好,同学们高高兴兴地一起回家了。
2、写具体。学生到了二年级,已经具备了写完整话的能力,其观察、想象能力都有了发展提高。这时,就要在写具体上下功夫,指导学生重点写事物的主要情节,写与主要情节有关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要抓住细节判断人物可能说什么,有什么心理活动,人与人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使画面上的人物活起来。如《老师说他做得对》中第二幅图,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表演了这一情节,让画面活起来,这时再提出问题让学生想,学生就知道了应该怎样写具体。有的学生这样写:小明来到办公室门口,轻轻地敲了敲门。老师说:“请进。”小明打开门走到老师身边,小声对老师:“老师,这道题我做错了,应该得九十九分。”老师伸出大拇指,笑眯眯地对小明说:“你做得对,真是个诚实的孩子。”小明不好意思地笑了。“轻轻”、“请”、“小声”、“仔细”、“笑眯眯”等词语就把小明进办公室找老师改分这一过程具体、细致、形象地描写出来了,同时也使学生受到了讲文明、讲礼貌的教育。
事实证明,采用“三步法”进行看图写话训练,能够降低训练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只要同学们观察细致,想象合理丰富、富有创新精神,就一定能写出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感人的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