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如何相处
父母与孩子如何相处
父母与孩子如何相处。父母与孩子相处中要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孩子对这个世界懵懂无知,都是靠父母言传相教,父母的潜移默化下孩子有模有样,下面给大家分享父母与孩子如何相处。
父母与孩子如何相处1
每个孩子的心理和性格都有所区别,不同年龄的孩子也是如此,所以我们不能一直用同种模式和他们相处。
每个孩子的心理和性格都有所区别,不同年龄的孩子也是如此,所以我们不能一直用同种模式和他们相处。
如果把养孩子比作建造一座高楼大厦,那么教育就是打地基的最关键的工作,而父母如果想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的话,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和孩子相处,那么该如何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相处呢?
2岁前:建立亲密关系小时候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时期,父母要趁着这个时期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而且这种亲密关系一旦建立,就会伴随终身。有的父母因为忙工作、忙社交而顾不上孩子,结果孩子长大以后和爸爸妈妈不亲近,像是陌生人一般。因此,爸爸妈妈一定要在孩子小时候多关心和爱护孩子,让他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从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2-6岁:多去接触大自然几乎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多才多艺,文武双全,于是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辅导班,钢琴、奥数、书画……可是,但是这些的是父母的个人意愿,并不是孩子们想学的么?父母有没有想过,你们的这些行为反倒会让孩子失去兴趣?在孩子六岁以前,最好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周围的世界,去接触大自然,然后找到他们真正所感兴趣的事物。
10岁前:要允许孩子犯错很多父母看到孩子犯错就大声责骂,“你怎么又把碗给摔碎了?”、“我说过多少遍了,应该这样做,你那样做是错误的。”这些话对于那些没有耐心的父母来说,应该是经常说的吧。可是孩子做错事就这么难以接受么?难道父母在自己小的时候就一定不会犯错?所以,面对孩子犯错这件事,父母应该用一种宽容的态度去包容和原谅他的错误,让孩子知道以后避免再犯就是了,不要动辄打骂孩子。教育孩子的过程可能很辛苦,但是教育好一个孩子却是可以炫耀终身的成就,父母要用耐心和爱心和不同年龄段孩子相处,让他们在健康、有爱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父母与孩子如何相处2
熊爸爸和熊妈妈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帮助孩子学会适当的行为处事,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和习惯等等,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一套父母可以和孩子共同成长,增进亲子关系的优秀绘本!
众所周知,亲子相处的时光不光有爱,还有摩擦,(相信有孩子的家长们一定是深有体会)那贝贝熊一家是怎么处理冲突的?吃完晚饭,抱着宝贝,一起来看看熊妈熊爸和兄妹俩发生什么事吧?
【和父母相处】内容介绍
小熊哥哥拿了晚报中的几张报纸看,惹得熊爸爸怒气冲天。
小熊哥哥觉得很委屈,找熊妈妈哭诉。谁知道因为“称呼爸爸为他”反倒惹来熊妈妈的批评。客厅里,打电话的小熊妹妹也撞上了熊妈妈的枪口上,在妈妈的训斥中被迫挂了电话。
饭桌上,两个熊宝宝想对三天以来同样的饭菜发表一下意见,但是想起爸爸妈妈今天的态度,就没敢发声,吃饭过程中却自娱自乐起来,哥哥玩起了豌豆,妹妹玩起了土豆泥。熊爸熊妈被他们不好好吃饭的行为气的大发雷霆。
第二天早上,亲子冲突又爆发了。原来两个熊宝宝没有把“父母之夜”活动的事情及时告诉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的计划冲突了。
校车上,同病相怜的伙伴们讨论着自己类似的过往经历,都能感受到父母很爱他们,但是有时候,却很难相处。小熊哥哥绞尽脑汁,苦思冥想,终于相处了一个好主意,让熊爸爸和熊妈妈体会到了孩子的处境和作为孩子的难处。是什么办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原来他们灵光一现,想到的办法是:把和父母之间的事情编成短剧在晚会上表演给大家。
演出开始,报纸事件和小熊妹妹打电话事件中的感受,都被孩子们活灵活现的演绎出来了。台下的熊妈妈笑出了眼泪,熊爸爸若有所思:他们体会到了孩子的内心世界。
可是作为父母也真是特别不容易,看见“熊孩子”调皮捣蛋真的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熊爸爸熊妈妈也想让孩子们体会一下当父母的滋味:于是穿上大号的孩子们的衣服,扮演起了熊哥哥熊妹妹。从早上起床要吃花样早餐,到把玩具散落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从大力的关门到激烈的游戏跑跳。让兄妹俩感受到平时自己的行为给父母造成的困扰和父母包容的伟大。
父母和孩子之间“互相扮演”的游戏终于落幕了。看到对方眼中的自己,父母和孩子都吓了一跳,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许多不理解,苛刻的要求就变得没那么严苛了。和睦友爱的家庭关系,需要每个家庭成员都学会换位思考,用同理心去看待问题,互相多一些理解、耐心,少一些误解、埋怨。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换位思考。就是让孩子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和立场,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感受。这个品质可以让孩子们更好的体会父母的感受,更加“感恩”“体贴”父母。而且,同理心强的孩子,会拥有比较融洽的人际关系,乐于与同学合作,对人友好,积极乐观等等。
家长朋友可以借鉴角色扮演的小游戏提升孩子的同理心。
比如,利用和孩子做游戏的机会,一起扮演一些小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演绎,让孩子体会故事中角色的心情,在此基础上的引导和教育都会比单纯说教有效果。
同时父母也要做一个有同理心,愿意理解、体谅别人(包括孩子)的父母。
作为父母,难免遇上烦心事,引发暴脾气,对待孩子的调皮行为有时候确实很难一直保持耐心、平和状态。跟孩子发火后也不用过于自责,先原谅自己,然后再用放松的心情与建设性的方式,和孩子修复亲子关系:可以先和孩子真诚的道歉,解释自己发脾气的原因,请求孩子的原谅,并且告诉孩子现在已经平复了心情,而且传达给孩子你对他们的爱。
下次再遇上被孩子的行为快要激怒的时候,尽量先不要发言批评或者自己下判断,不妨对自己说“让我静静”,或者离开现场,喝杯水,给自己一个缓冲时间,整理一下情绪。
冷静之后,再去认真倾听和理解孩子的想法。
亲子相处,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也许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嘛,孩子生下来就是帮助我们不断认识自己,然后去努力改进的。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