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如何治疗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带状疱疹春秋多发,常出现在年龄较大、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的人群中。
前驱症状包括:轻度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痛觉,也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
好发部位主要为:三叉、颈、肋间、腰骶部神经分布区。
患处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丘疹,成簇分布而不融合,继而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
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区域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病程在2~4周,并发症有高热、肺炎、脑炎、脑栓塞等。
西医治疗方法
处置原则是保持病变皮肤干燥、减少不良刺激、药膏治疗。
1. 抗病毒药:无环鸟苷、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万乃洛韦等。
2. 神经营养药:Vit B1、Vit B12
3. 镇痛药:去痛片、颅痛定、布洛芬、吲哚美辛、扶他林、西乐葆等。
4.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甲强龙、地塞米松等。
5. 免疫调节剂:干扰素、聚肌胞、胸腺肽、丙种球蛋白、白介素-2等。
中医治疗方法
该病多因情志内伤、肝郁化火,以致肝胆火盛;或因饮食失调损伤脾胃,或忧思伤脾,导致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久化热,以致湿热内蕴;兼外受毒邪,则湿热火毒熏蒸皮肤而发疹。
辨证主要辨肝胆火盛和湿盛,临床以肝胆火盛型多见。皮疹大部或全部消退后,局部仍疼痛不止者,多属气滞血瘀;而老年患者疼痛日久亦有属气血虚者,应注意辨别。
治疗主要以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为宜,结合外治。初期以清热利湿为主,后期以活血通络止痛为主。其中体虚者,以扶正祛邪与通络止痛并用。
01 肝经郁热型
主症:皮损鲜红,灼热刺痛;疱壁紧张,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大便干燥或小便黄,舌质红,舌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治法:清泻肝火,解毒止痛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紫草10g,板蓝根15g,延胡索10g。
龙胆泻肝汤:龙胆草6g,栀子9g,黄芩9g,柴胡6g,生地黄9g,泽泻12g,当归3g,车前子9g,木通9g,甘草6g。水煎服,每日一剂。
02 脾虚湿蕴型
主症:皮损色淡,疼痛不显,疱壁松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淡或正常,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
治法:健脾利湿,解毒止痛
代表方:除湿胃苓汤加减
除湿胃苓汤:苍术15g,厚朴9g,陈皮9g,猪苓9g,泽泻15g,赤茯苓9g,白术9g,滑石15g,防风9g,山栀子9g,木通10g,肉桂5g,甘草5g,灯心2g。水煎液,每日一剂。
03 气滞血瘀型
主症:皮疹减轻或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放射到附近部位,痛不可忍,坐卧不安,重者可持续数月或更长时间,舌暗,苔白,脉弦细。
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止痛
代表方:桃红四物汤加制香附10g,延胡索19g,莪术10g,珍珠母20g,生牡蛎20g,磁石20g等。
桃红四物汤:熟地黄15g,当归12g,芍药10g,川芎8g,桃仁6g,红花4g。水煎服,每日一剂。
前驱症状包括:轻度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痛觉,也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
好发部位主要为:三叉、颈、肋间、腰骶部神经分布区。
患处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丘疹,成簇分布而不融合,继而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
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区域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病程在2~4周,并发症有高热、肺炎、脑炎、脑栓塞等。
西医治疗方法
处置原则是保持病变皮肤干燥、减少不良刺激、药膏治疗。
1. 抗病毒药:无环鸟苷、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万乃洛韦等。
2. 神经营养药:Vit B1、Vit B12
3. 镇痛药:去痛片、颅痛定、布洛芬、吲哚美辛、扶他林、西乐葆等。
4.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甲强龙、地塞米松等。
5. 免疫调节剂:干扰素、聚肌胞、胸腺肽、丙种球蛋白、白介素-2等。
中医治疗方法
该病多因情志内伤、肝郁化火,以致肝胆火盛;或因饮食失调损伤脾胃,或忧思伤脾,导致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久化热,以致湿热内蕴;兼外受毒邪,则湿热火毒熏蒸皮肤而发疹。
辨证主要辨肝胆火盛和湿盛,临床以肝胆火盛型多见。皮疹大部或全部消退后,局部仍疼痛不止者,多属气滞血瘀;而老年患者疼痛日久亦有属气血虚者,应注意辨别。
治疗主要以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为宜,结合外治。初期以清热利湿为主,后期以活血通络止痛为主。其中体虚者,以扶正祛邪与通络止痛并用。
01 肝经郁热型
主症:皮损鲜红,灼热刺痛;疱壁紧张,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大便干燥或小便黄,舌质红,舌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治法:清泻肝火,解毒止痛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紫草10g,板蓝根15g,延胡索10g。
龙胆泻肝汤:龙胆草6g,栀子9g,黄芩9g,柴胡6g,生地黄9g,泽泻12g,当归3g,车前子9g,木通9g,甘草6g。水煎服,每日一剂。
02 脾虚湿蕴型
主症:皮损色淡,疼痛不显,疱壁松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淡或正常,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
治法:健脾利湿,解毒止痛
代表方:除湿胃苓汤加减
除湿胃苓汤:苍术15g,厚朴9g,陈皮9g,猪苓9g,泽泻15g,赤茯苓9g,白术9g,滑石15g,防风9g,山栀子9g,木通10g,肉桂5g,甘草5g,灯心2g。水煎液,每日一剂。
03 气滞血瘀型
主症:皮疹减轻或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放射到附近部位,痛不可忍,坐卧不安,重者可持续数月或更长时间,舌暗,苔白,脉弦细。
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止痛
代表方:桃红四物汤加制香附10g,延胡索19g,莪术10g,珍珠母20g,生牡蛎20g,磁石20g等。
桃红四物汤:熟地黄15g,当归12g,芍药10g,川芎8g,桃仁6g,红花4g。水煎服,每日一剂。
展开全部
带状疱疹亦呈自限性,其治疗原则是止痛、抗病毒、消炎、缩短病程及保护局部预防继发感染。
一、药物治疗
1、镇静剂类:颅痛定、索米痛及卡马西平等,对后遗神经痛可给阿米替林睡前顿服。三环类抗抑郁药如多虑平、盐酸氯米帕明对某些患者可能有效。
2、阿昔洛韦:皮肤局部患处用含有二甲基亚砜的3%阿昔洛韦霜剂涂敷,每日5次,效果显著。对带状疱疹可用静脉滴注治疗,能迅速控制病情发展。对严重的急性期带状疱疹及有一定免疫力的患者,可用较大剂量,能明显减轻疼痛。
3、缬昔洛韦:患者对缬昔洛韦能较好耐受,缬昔洛韦对加速带状疱疹的皮疹愈合与更昔洛韦疗效相同,且服药更方便。此外,在缩短病程方面,缬昔洛韦较阿昔洛韦稍强,服药期间宜多饮水。
4、泛昔洛韦、喷昔洛韦:口服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能明显加速皮疹愈合。
5、外用药:碘苷、酞丁安等用50%~60%二甲基亚砜溶液配制,涂于患处,炎性红肿可减轻,疱疹变干,疼痛减轻。
6、免疫制剂:麻疹减毒活疫苗肌内注射有效,其他制剂包括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肌注,静脉输入新鲜血浆,皮下注射转移因子可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缩短病程。
7、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用于体健的患者预防后遗神经痛,及严重患者如出血型、坏疽型、泛发型带状疱疹的治疗,可及早用药,早用早起效。
二、手术治疗
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一、药物治疗
1、镇静剂类:颅痛定、索米痛及卡马西平等,对后遗神经痛可给阿米替林睡前顿服。三环类抗抑郁药如多虑平、盐酸氯米帕明对某些患者可能有效。
2、阿昔洛韦:皮肤局部患处用含有二甲基亚砜的3%阿昔洛韦霜剂涂敷,每日5次,效果显著。对带状疱疹可用静脉滴注治疗,能迅速控制病情发展。对严重的急性期带状疱疹及有一定免疫力的患者,可用较大剂量,能明显减轻疼痛。
3、缬昔洛韦:患者对缬昔洛韦能较好耐受,缬昔洛韦对加速带状疱疹的皮疹愈合与更昔洛韦疗效相同,且服药更方便。此外,在缩短病程方面,缬昔洛韦较阿昔洛韦稍强,服药期间宜多饮水。
4、泛昔洛韦、喷昔洛韦:口服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能明显加速皮疹愈合。
5、外用药:碘苷、酞丁安等用50%~60%二甲基亚砜溶液配制,涂于患处,炎性红肿可减轻,疱疹变干,疼痛减轻。
6、免疫制剂:麻疹减毒活疫苗肌内注射有效,其他制剂包括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肌注,静脉输入新鲜血浆,皮下注射转移因子可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缩短病程。
7、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用于体健的患者预防后遗神经痛,及严重患者如出血型、坏疽型、泛发型带状疱疹的治疗,可及早用药,早用早起效。
二、手术治疗
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