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的作品有?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作家,他一生跨两个世纪,正当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趋崩溃,革命力量的不断高涨,促使歌德不断接受先进思潮的影响,从而加深自己对于社会的认识,创作出当代最优秀的作品。
歌德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在诗歌、戏剧、散文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主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未完成的诗剧《普罗米修斯》和诗剧《浮士德》的雏形《原浮士德》,此外还写了许多抒情诗和评论文章。
《葛兹·冯·伯里欣根》是德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剧。葛兹原是16世纪德国的一个没落骑士,他曾一度参加农民起义, 后来背叛了农民。葛兹作为一个骑士、作为一个垂死阶级的代表,起来反对现存制度的行动,是骑士阶级对皇帝和封建领主的悲剧性的对抗。但是,在歌德的笔下,葛兹被写成一个反对封建暴政、争取自由和统一的英雄,他深切的同情人民的苦难,斥责争取权利、祸国殃民的诸侯,因而受到人民的爱戴。剧中对于当时黑暗社会的谴责,对于自由和统一的热烈向往,对于个人反抗的英雄的歌颂,都表现了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在艺术上,剧中采用了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方法。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主人公维特是一个出身市民的青年,他向往自由、平等的生活,希望从事有益的实际工作 。但是,围绕他的社会却充满着等级的偏见和鄙陋的习气。保守腐败的官场,庸俗屈从的市民,趋势傲慢的贵族使他和周围的现实不断发生冲突,他自己又陷入毫无希望的爱情之中,最后走上了自杀的道路。维特与社会的冲突 , 具有反封建的意义 ,通过维特的`悲剧,小说揭露和批判了当时德国社会许多不合理的现实,表达了觉醒的德国青年一代的革命情绪,因此,它一发表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形成了一阵维特热,而且很快就流传到欧洲各国,成为第一部发生重大国际影响的各国文学作品。
《普罗米修斯》是歌德取材于古代希腊神话的一部诗剧,剧本虽然没有写完,但流传下来的片段已表达出歌德年轻时代的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剧中的普罗米修斯否认宙斯的权利,反对宙斯的专横跋扈,并且要创造和他一样蔑视宙斯的新的人类。维特身上所缺乏的那种坚韧的性格,在这个神话人物身上得到了体现。
歌德在魏玛的最初十年,歌德埋头事务,很少创作。到意大利后,他陆续完成了早已开始的一些作品,写出了《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亚》和《哀格蒙特》等作品,也写了《塔索》和《浮士德》部分章节。
剧本《哀格蒙特》取材于16世纪尼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的斗争历史。哀格蒙特在历史上是一个动摇不定的贵族反对派,歌德把他写成一个为民族的自由和统一而斗争的、受到人民爱戴的英雄。但是他缺乏积极的行动,主张采取温和的手段,最后被处死。剧中仍然保留着狂飙突进运动的革命情绪,但人物的反抗精神已经降低。
《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亚》取材于希腊神话,主人公伊菲格尼亚身处异国,却能以完美的品行、博爱的胸怀感动国王,改变了那里野蛮的风俗,建立人道和公正的准则。
歌德晚年的创作极其丰富 ,重要的如自传性作品 《诗与真》、《意大利游记》、长篇小说《亲和力》和《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抒情诗集《西方和东方的合集》,逝世前不久,又完成了《浮士德》第二部。这些作品表现了歌德重视实践、肯定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思想,说明他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比前一时期有所增长。
《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虽然不如《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那样引人,然而它以探求理想的社会制度为中心,认为人们只有在为集体福利而积极劳动中才能获得人生的意义,思想比较开阔、积极。歌德晚年的许多抒情诗中闪烁着唯物主义、乐观主义思想的光芒,在当时消极浪漫主义文学风行一时的德国文坛上独放异彩。《浮士德》第二部的完成尤其突出的表现了歌德晚年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新发展。
1832年3月22日,歌德病逝。歌德是德国民族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提高到全欧的先进水平,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歌德:德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
代表作品〈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歌德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在诗歌、戏剧、散文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主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未完成的诗剧《普罗米修斯》和诗剧《浮士德》的雏形《原浮士德》,此外还写了许多抒情诗和评论文章。
《葛兹·冯·伯里欣根》是德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剧。葛兹原是16世纪德国的一个没落骑士,他曾一度参加农民起义, 后来背叛了农民。葛兹作为一个骑士、作为一个垂死阶级的代表,起来反对现存制度的行动,是骑士阶级对皇帝和封建领主的悲剧性的对抗。但是,在歌德的笔下,葛兹被写成一个反对封建暴政、争取自由和统一的英雄,他深切的同情人民的苦难,斥责争取权利、祸国殃民的诸侯,因而受到人民的爱戴。剧中对于当时黑暗社会的谴责,对于自由和统一的热烈向往,对于个人反抗的英雄的歌颂,都表现了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在艺术上,剧中采用了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方法。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主人公维特是一个出身市民的青年,他向往自由、平等的生活,希望从事有益的实际工作 。但是,围绕他的社会却充满着等级的偏见和鄙陋的习气。保守腐败的官场,庸俗屈从的市民,趋势傲慢的贵族使他和周围的现实不断发生冲突,他自己又陷入毫无希望的爱情之中,最后走上了自杀的道路。维特与社会的冲突 , 具有反封建的意义 ,通过维特的`悲剧,小说揭露和批判了当时德国社会许多不合理的现实,表达了觉醒的德国青年一代的革命情绪,因此,它一发表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形成了一阵维特热,而且很快就流传到欧洲各国,成为第一部发生重大国际影响的各国文学作品。
《普罗米修斯》是歌德取材于古代希腊神话的一部诗剧,剧本虽然没有写完,但流传下来的片段已表达出歌德年轻时代的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剧中的普罗米修斯否认宙斯的权利,反对宙斯的专横跋扈,并且要创造和他一样蔑视宙斯的新的人类。维特身上所缺乏的那种坚韧的性格,在这个神话人物身上得到了体现。
歌德在魏玛的最初十年,歌德埋头事务,很少创作。到意大利后,他陆续完成了早已开始的一些作品,写出了《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亚》和《哀格蒙特》等作品,也写了《塔索》和《浮士德》部分章节。
剧本《哀格蒙特》取材于16世纪尼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的斗争历史。哀格蒙特在历史上是一个动摇不定的贵族反对派,歌德把他写成一个为民族的自由和统一而斗争的、受到人民爱戴的英雄。但是他缺乏积极的行动,主张采取温和的手段,最后被处死。剧中仍然保留着狂飙突进运动的革命情绪,但人物的反抗精神已经降低。
《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亚》取材于希腊神话,主人公伊菲格尼亚身处异国,却能以完美的品行、博爱的胸怀感动国王,改变了那里野蛮的风俗,建立人道和公正的准则。
歌德晚年的创作极其丰富 ,重要的如自传性作品 《诗与真》、《意大利游记》、长篇小说《亲和力》和《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抒情诗集《西方和东方的合集》,逝世前不久,又完成了《浮士德》第二部。这些作品表现了歌德重视实践、肯定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思想,说明他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比前一时期有所增长。
《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虽然不如《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那样引人,然而它以探求理想的社会制度为中心,认为人们只有在为集体福利而积极劳动中才能获得人生的意义,思想比较开阔、积极。歌德晚年的许多抒情诗中闪烁着唯物主义、乐观主义思想的光芒,在当时消极浪漫主义文学风行一时的德国文坛上独放异彩。《浮士德》第二部的完成尤其突出的表现了歌德晚年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新发展。
1832年3月22日,歌德病逝。歌德是德国民族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提高到全欧的先进水平,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歌德:德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
代表作品〈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