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五险一金的问题。小弟我知道五险指的是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 20
但是我有点疑惑,请懂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门回答下。不懂的麻烦别误人子弟,上面说的五险一金里除了住房公积金可以在和原单位解除合同的情况下可以到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领取自己的...
但是我有点疑惑 ,请懂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门回答下。不懂的麻烦别误人子弟,上面说的五险一金里除了住房公积金可以在和原单位解除合同的情况下可以到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领取自己的住房公积金和单位支付的住房公积金之外,五险一金里的五险是否可以也像住房公积金一样领取出来?如果有的不能有的能,请麻烦列出来,我知道养老保险每次是扣除最多的,是否可以领取出来,如果领取不出来,岂不是白交?我河南洛阳人。在江苏已经上班七年,换了大概三个单位。那怎么办?换一次以前的就白交了?请懂的朋友说下。在线等。加分的
展开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五险”指的是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这里要注意的是“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五险一金的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基数是以工资总额为基数。有的企业在发放时有基本工资,有相关一些补贴,但有的企业在缴纳时,只是基本工资,这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具体比例要向当地的劳动部门去咨询。各地缴纳比例不一样。
养老保险
目前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1%(全部划入统筹基金),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
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9%,个人2%+3元
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个人1%;
工伤保险
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5%,你自己一分钱也不用缴;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在0.5%~2%之间;
生育保险
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1%,你自己一分钱也不用缴;
住房公积金
公积金缴费比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但原则上最高缴费额不得超过职工平均工资的10%。2010年下半年起,全市统一规定所有用人单位按工资的12%办理缴纳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都是工资的12%.
五险一金的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基数是以工资总额为基数。有的企业在发放时有基本工资,有相关一些补贴,但有的企业在缴纳时,只是基本工资,这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具体比例要向当地的劳动部门去咨询。各地缴纳比例不一样。
养老保险
目前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1%(全部划入统筹基金),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
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9%,个人2%+3元
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个人1%;
工伤保险
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5%,你自己一分钱也不用缴;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在0.5%~2%之间;
生育保险
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1%,你自己一分钱也不用缴;
住房公积金
公积金缴费比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但原则上最高缴费额不得超过职工平均工资的10%。2010年下半年起,全市统一规定所有用人单位按工资的12%办理缴纳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都是工资的12%.
展开全部
五险中,只有养老和医疗保险有个人帐户,但一般情况是不能提现的,可以办理转移。如果参保人员发生死亡,个人帐户余额可以继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不能,新规定社保五险可以停止缴费,但不能退保领钱。
只有在缴足年限(养老15年=180个月),达到退休年龄,才能领取。
只有在缴足年限(养老15年=180个月),达到退休年龄,才能领取。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五险转移的问题:
1、养老保险现在是可以转移的。同地区的可能简单点,跨区域要先终止原保险后在社保局打印一个“基本养老金参保缴费凭证”,然后交给新参保地的社保局,由社保局之间交接。
2、医疗保险是不能转移的,但是如果你工作换区域了,可以将账户里面的一部分(个人部分)取现出来。
3、其余三险是不能转移,也不能动的,不过也很少了。
1、养老保险现在是可以转移的。同地区的可能简单点,跨区域要先终止原保险后在社保局打印一个“基本养老金参保缴费凭证”,然后交给新参保地的社保局,由社保局之间交接。
2、医疗保险是不能转移的,但是如果你工作换区域了,可以将账户里面的一部分(个人部分)取现出来。
3、其余三险是不能转移,也不能动的,不过也很少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是云南的,我知道的是:医疗保险只有死亡和异地调动可以支取,工伤、生育保险金不能支取。失业保险也不能支取,养老金是连续缴费15年以上才能享受退休后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五险不是全国统筹,各省政策应该不一样,你应该具体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咨询。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