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的用法有几种?
展开全部
论语》十二章中虚词“而”一共出现十九次,其中用法各异,但都是作为连词来用的,下面我将做一个详细的分类。
(一)表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表示“而”所连接的前后两项是并列对等、地位相同的语法关系,没有先后主次之分,位置互换而不影响意义的表达。可以译为“又……又……”、“和”“并且”等,也可不译。书中共见2处。
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二)表顺承关系
表顺承关系的“而”连接的前后两项表示两个连续发生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两项之间表现出动作先后相继,在语义上是前后顺承,顺序不能变换。这种用法的“而”连接的经常是动词性成分,可译为“就”、“便”、“从而”、“然后”等,也可不译。书中共见6处。如:
(1)学而时习之。
(2)不义而富其贵,于我如浮云。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曲肱而枕之
(三)表转折关系
表转折关系的“而”连接的前项叙述一种动作行为,或描写行为;后项不是顺着前项的叙述或描写下去,而是转向相反、相对的方面叙述或描写。这种逆转语义类型,可译作“但”、“却”、“可是”等。书中共见5次。如: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四)表修饰关系
连接状语和谓语中心语。“而”连接的前后两项之间有主次之分,“而”后项的动作为主,在句中充当谓语;“而”前项的词语是从方式、状态、条件、时间等方面对谓语进行修饰,在句中充当状语。可以不译或译为“地”或“来”。书中共见6次。如: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
(一)表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表示“而”所连接的前后两项是并列对等、地位相同的语法关系,没有先后主次之分,位置互换而不影响意义的表达。可以译为“又……又……”、“和”“并且”等,也可不译。书中共见2处。
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二)表顺承关系
表顺承关系的“而”连接的前后两项表示两个连续发生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两项之间表现出动作先后相继,在语义上是前后顺承,顺序不能变换。这种用法的“而”连接的经常是动词性成分,可译为“就”、“便”、“从而”、“然后”等,也可不译。书中共见6处。如:
(1)学而时习之。
(2)不义而富其贵,于我如浮云。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曲肱而枕之
(三)表转折关系
表转折关系的“而”连接的前项叙述一种动作行为,或描写行为;后项不是顺着前项的叙述或描写下去,而是转向相反、相对的方面叙述或描写。这种逆转语义类型,可译作“但”、“却”、“可是”等。书中共见5次。如: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四)表修饰关系
连接状语和谓语中心语。“而”连接的前后两项之间有主次之分,“而”后项的动作为主,在句中充当谓语;“而”前项的词语是从方式、状态、条件、时间等方面对谓语进行修饰,在句中充当状语。可以不译或译为“地”或“来”。书中共见6次。如: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