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群、亲戚群很少说话,但也不退群,多半是这几种心态
01
纳兰容若曾写道:“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意思是说,在岁月中偷闲,慢慢淡去了初见时那份灼热的感情,回首却说,故人心已易变。
当初,我们兴高采烈地加入同学群、亲戚群,仿佛失散多年的亲人又重逢。喜悦、热情用一次次聊天尽情挥洒,用一场场红包雨表白。忧伤、疑问也肆无忌惮地在群里“求安慰”、“求解决”。
一时间,同学群、亲戚群成为 情感 的宣泄地,成为生活的“小助手”,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温暖,获得了支撑,也激发了自己继续前行的斗志。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时间在流逝,感情也在变。
有些人,有些事,终究如同花开花谢,灿烂过一回,便只能归于尘土了。很多人继续留在同学群、亲戚群,却鲜有发言,但也不退群,这种默不作声,其实是一种复杂的 情感 ,多半是以下几种心态。
02
道不同不相与谋的心态。
人们总是对最纯粹的感情,有着最深切的眷恋。
一块长大的发小、亲戚,仿佛就是自己一路成长的“见证人”,总有道不尽的友情,有叙不完的旧情。
如果时光能停驻在某一刻,比如逢年过节的同学聚会、家庭聚餐等,“忆往昔”总是温情脉脉,总是激情澎湃,总是豪情满怀。
可日子终归是平凡的,每个人,都必须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辛勤劳作,挥洒汗水,才能继续,也才能不断累积新的话题。
分水岭就在于,站在同一个起点的人们,渐渐奔向了不同的赛道。人生有了不同的境遇,生活方式改变之后,认知与思维也就有了天壤之别。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中,少年闰土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两人无话不说,一起玩耍,闰土还成为鲁迅认知农村生活一个窗口。
然而,人到中年的两个人再次重逢时,闰土的一声“老爷”,不仅昭告了两个人巨大的身份地位差别,也意味着纯雀彼此的精神世界很难再相融相通。
“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海,凡夫不可以语道。”这不是一种讽刺,而是一种无奈。
终究,我们只能沿着各自的生活轨道,或相向而行,或南辕北辙,却再也不会有交集。
03
内外有别、亲疏有别的心态。
在胡适的《四十自述》里写到:“如果我学得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接人待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原因在于,胡适的母亲虽然教子甚严,却从不当众责罚他。每每胡适犯了错,母亲都要等其他人散去,把胡适带到自己的屋子里,才一一批评指正。
这种内外有别的做法,让胡适感受到了母亲的严厉和慈爱,成为他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这也告诉人们, 至亲至爱的人,都要为对方保留一份“颜面”。那么,面对同学群、亲戚群里的人,更应当多留一份“体面”。
有些话,只适合说给某一个人听的,就没必要发给所有人看;有些话题,只适合跟志同道合的人聊,就不必引发群聊;有些观点,哪怕最有见底,最为中肯,但却直抵他人的软肋,或者是让他人陷入难堪,不如就此打住吧。
越是经历了世事坎坷,越是懂得了“无声胜有声”,越是明白了“沉默是金”。除非自己有百分百的把握,能够助他人一臂之力,就赶紧私聊。
真正的朋友,总会“单线”联系,常来常往。所有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内就给予对方足够的支持。
04
事拿裤衫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人越是年纪大,越是会认同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不管是哪一类消息,对于成天疲于奔命的打工人来说,都是一种“负累”,就算是随手点个“赞”,也不得不考虑,下一次另一个人发出同样的消息,是不是也要“出手”呢?
如果涉及到具体的事情,就更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
越是踊跃发言,越是有想法、有主意,其他人一有什么事,便会在第一时间内找上门来,寻求帮助。
05
结束语:
古人云:“贫而不骄,富而不谄。”意思是说,贫穷而不巴结奉承,富有而不骄狂自大。人生境界能够通达如此,也已经很了不起了。
在人生的路途上,我们不可能脱离人群而独自生活,同学、亲戚是最自然、最熟悉的人脉关系,不必刻意远离,也不必刻意亲近。
留在同学群、亲戚群,啥也不说,更多的是一种身份的认同,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
偶尔翻看他们的聊天记录,用以对照自己的言行,也是一种反思,是一种消腔警醒,更是一种修行。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