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京!(急)
展开全部
江苏省南京市 简称:宁 人口(2004年) -总人口 --市区人口 --农业人口 --非农业人口 江苏省第5位 583.60万人 501.23万人 165.21万人 418.39万人 人口 人口增长 年 居民(万人) 自然增长率(%) 1949年 256.70 13.09 1950年 256.70 15.64 1955年 280.34 19.94 1960年 322.59 0.23 1965年 345.29 25.58 1970年 360.53 20.76 1975年 392.99 9.53 1978年 412.38 8.84 1980年 435.87 8.08 1985年 465.77 4.56 年 居民(万人) 自然增长率(%) 1990年 501.82 9.18 1995年 521.72 2.62 1996年 525.43 2.63 1997年 529.82 2.16 1998年 532.31 1.00 1999年 537.44 2.01 2000年 544.89 2.48 2001年 553.04 1.60 2002年 563.28 0.70 2003年 572.23 -0.60 2004年末户籍人口为583.60万人,其中市区501.23万人,全市户籍非农业人口418.39万人,其中市区400万。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12
351人。全市共有51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8.56%。1999年少数民族77
394人,其中 *** 64
823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3.76%,其次为满族2311人,壮族533人。南京少数民族以建邺区为最多,共有13
692人,占全区人口的9.13%。 中国百强城市 2005年列第6位 国内生产总值 - 总值 (2005年) 江苏省第3位 2413亿 民族 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混居 南京,别称金陵、江宁,位于中国长江下游,是区域中心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省会。另依据中华民国的相关法律,南京至今仍为中华民国之正式首都,台北为临时首都。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又被称为「六朝古都」甚至「十朝都会」,自古是江南地区的文化和政治中心,也是扬子江下游流域重要的商业经济中心。目前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南京是长江下游地区和华东地区的交通枢纽,拥有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公铁两用桥南京长江大桥、世界第四大斜拉桥南京长江三桥、世界第五大斜拉桥南京长江二桥、亚洲最大的内河港口南京港、禄口机场以及众多连通中国北方、南方和中西部的铁路和公路干线。南京是「山、水、城、林」一体的城市,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存。 多个皇朝的首都的原因: 1)历史 (详细内容
请到网址) 政治及重大历史事件 六个朝代定都南京,包括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太平天国。 清朝,曾国藩在江宁(南京)设立两江总督府,管辖江南省(今江苏、安徽两省及上海市)和江西省。 1842年英军在燕子矶抢滩登陆,侵犯南京。8月29日清 *** 官员在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南京在1927年,成为中华民国的首都。很多重要决策都从南京发出。 1937年12月13日,日本军队攻陷中国首都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死亡人数30万,被称为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 现在是江苏省省会。 人文历史 莫愁湖泊莫愁女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后来又成为中华民国的首都,及现在江苏省省府所在地,有着很多文化历史。很多古代著名的诗句都曾经描写过南京。 永明八年(公元409年)
魏晋南北朝时代诗人谢眺,从随王赴荆州途中奉王命写《鼓吹曲》十首,《入朝曲》是其中之一。在《入朝曲》中写下了「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诗句。本诗写金陵帝都的富丽繁华和心系功名的进取精神。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诗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 唐杜牧《泊秦淮》就有「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 花》」之著名诗句。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两岸的景象却一如既往。 三国时代的诸葛亮曾赞叹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 中国国父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赞美南京:「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 *** 也。」 散文作家朱自清就说过: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是时代的遗痕。 北宋的范仲淹曾经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著名诗句,他在21岁的时候(1010年),前往南京的应天府书院 (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就读。1015年考中进士。清朝吴敬梓定居南京秦淮河畔,又称「秦淮寓客」,在南京写下了《儒林外史》。《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是出生在南京的。直到雍正六年曹家抄没后才全家迁回北京。
参考: zh. *** /wiki/%E5%8D%97%E4%BA%AC#.E5.8E.86.E5.8F.B2
南京为江苏省省会,是中国五大文化古都之一。由一至十五世纪,皇帝曾多次在 此建都。南京居长江下游,亦接近大运河,交通便利。长江下游桥梁的修建,造 成第一往连接上海与北京的陆路和铁路。 位置 江 苏 省 位 于 中 国 东 部, 即 长 江,淮 河 下 游,黄 海 之 滨。全 省 面 积 共 10 万 多 平 方 公 里。江 苏 省 是 中 国 人 口 密 度 最 高 的 一 省。南 京 市 乃 江 苏 省 之 省 会,简 称 宁,位 于 长 江 下 游,是 一 个 历 史 名 城,清 代 太 平 天 国 革 命 政 权 曾 在 这 里 定 都,称 天 京; 且 乃 综 合 性 工 业 城 市,是 全 国 重 要 的 化 学 工 业 基 地 之 一; 为 江 苏 省 政 治、 经 济、 文 化 及 交 通 中 心。 其 工 艺 美 术 品 种 类 繁 多,尤 以 板 鸭、盐 水 鸭、云 锦、雨 花 石 驰 名 国 内 外。 自然地理 南 京 一 带 为 中 国 夏 季 炎 热 的 " 火 炉 " 之 一, 属 亚 热 带 湿 润 季 风 气 候; 一 月 平 均 温 度 为 摄 氏 1.9 度,七 月 平 均 温 度 为 摄 氏 28.2 度,而 每 年 平 均 雨 量 则 为 1026.1 毫 米。 交通 南 京 乃 中 国 重 要 河 港 之 一,沿 海 航 运 便 利。此 外,南 京 长 江 大 桥 是 一 条 双 线 双 层 的 铁 路 公 路 两 用 桥, 铁 路 桥 全 长 6700 多 米,公 路 桥 长 4500 多 米,宏 伟 非 常。航 空 方 面
南 京 更 是 江 苏 省 通 往 北 京、济 南、郑 州、武 汉 等 地 之 中 心。由 香 港 至 南 京 飞 行 时 间 约 为 两 小 时。 名胜 南 京 市 内 之 名 胜 古 迹 有 雨 花 台、中 山 陵、灵 谷 寺、明 孝 陵、玄 武 湖、鸡 鸣 寺、莫 愁 湖、燕 子 矶、栖 霞 山 等 处。 历史 南京的开发 早在六千多年前,南京市区就已有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村落,聚居著南京的初民。春秋时,南京先后被吴、越两国统治,越国大臣范蠡曾在这里建「越城」。战国时,楚国占领南京,在石头山上修筑城池,设金陵邑(自此南京又被称为「金陵」)。秦代时改称秣陵县。 六朝都城 三国时代,吴国君主孙权在南京定都,南京从秦、汉时的一个县,一跃成为吴国帝都。其后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均先后在此定都,南京开始以「六代豪华」而著称于世。而南京城之所以能迅速崛起,与其优越的地理条件,以及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南迁有莫大关系。
351人。全市共有51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8.56%。1999年少数民族77
394人,其中 *** 64
823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3.76%,其次为满族2311人,壮族533人。南京少数民族以建邺区为最多,共有13
692人,占全区人口的9.13%。 中国百强城市 2005年列第6位 国内生产总值 - 总值 (2005年) 江苏省第3位 2413亿 民族 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混居 南京,别称金陵、江宁,位于中国长江下游,是区域中心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省会。另依据中华民国的相关法律,南京至今仍为中华民国之正式首都,台北为临时首都。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又被称为「六朝古都」甚至「十朝都会」,自古是江南地区的文化和政治中心,也是扬子江下游流域重要的商业经济中心。目前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南京是长江下游地区和华东地区的交通枢纽,拥有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公铁两用桥南京长江大桥、世界第四大斜拉桥南京长江三桥、世界第五大斜拉桥南京长江二桥、亚洲最大的内河港口南京港、禄口机场以及众多连通中国北方、南方和中西部的铁路和公路干线。南京是「山、水、城、林」一体的城市,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存。 多个皇朝的首都的原因: 1)历史 (详细内容
请到网址) 政治及重大历史事件 六个朝代定都南京,包括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太平天国。 清朝,曾国藩在江宁(南京)设立两江总督府,管辖江南省(今江苏、安徽两省及上海市)和江西省。 1842年英军在燕子矶抢滩登陆,侵犯南京。8月29日清 *** 官员在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南京在1927年,成为中华民国的首都。很多重要决策都从南京发出。 1937年12月13日,日本军队攻陷中国首都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死亡人数30万,被称为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 现在是江苏省省会。 人文历史 莫愁湖泊莫愁女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后来又成为中华民国的首都,及现在江苏省省府所在地,有着很多文化历史。很多古代著名的诗句都曾经描写过南京。 永明八年(公元409年)
魏晋南北朝时代诗人谢眺,从随王赴荆州途中奉王命写《鼓吹曲》十首,《入朝曲》是其中之一。在《入朝曲》中写下了「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诗句。本诗写金陵帝都的富丽繁华和心系功名的进取精神。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诗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 唐杜牧《泊秦淮》就有「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 花》」之著名诗句。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两岸的景象却一如既往。 三国时代的诸葛亮曾赞叹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 中国国父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赞美南京:「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 *** 也。」 散文作家朱自清就说过: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是时代的遗痕。 北宋的范仲淹曾经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著名诗句,他在21岁的时候(1010年),前往南京的应天府书院 (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就读。1015年考中进士。清朝吴敬梓定居南京秦淮河畔,又称「秦淮寓客」,在南京写下了《儒林外史》。《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是出生在南京的。直到雍正六年曹家抄没后才全家迁回北京。
参考: zh. *** /wiki/%E5%8D%97%E4%BA%AC#.E5.8E.86.E5.8F.B2
南京为江苏省省会,是中国五大文化古都之一。由一至十五世纪,皇帝曾多次在 此建都。南京居长江下游,亦接近大运河,交通便利。长江下游桥梁的修建,造 成第一往连接上海与北京的陆路和铁路。 位置 江 苏 省 位 于 中 国 东 部, 即 长 江,淮 河 下 游,黄 海 之 滨。全 省 面 积 共 10 万 多 平 方 公 里。江 苏 省 是 中 国 人 口 密 度 最 高 的 一 省。南 京 市 乃 江 苏 省 之 省 会,简 称 宁,位 于 长 江 下 游,是 一 个 历 史 名 城,清 代 太 平 天 国 革 命 政 权 曾 在 这 里 定 都,称 天 京; 且 乃 综 合 性 工 业 城 市,是 全 国 重 要 的 化 学 工 业 基 地 之 一; 为 江 苏 省 政 治、 经 济、 文 化 及 交 通 中 心。 其 工 艺 美 术 品 种 类 繁 多,尤 以 板 鸭、盐 水 鸭、云 锦、雨 花 石 驰 名 国 内 外。 自然地理 南 京 一 带 为 中 国 夏 季 炎 热 的 " 火 炉 " 之 一, 属 亚 热 带 湿 润 季 风 气 候; 一 月 平 均 温 度 为 摄 氏 1.9 度,七 月 平 均 温 度 为 摄 氏 28.2 度,而 每 年 平 均 雨 量 则 为 1026.1 毫 米。 交通 南 京 乃 中 国 重 要 河 港 之 一,沿 海 航 运 便 利。此 外,南 京 长 江 大 桥 是 一 条 双 线 双 层 的 铁 路 公 路 两 用 桥, 铁 路 桥 全 长 6700 多 米,公 路 桥 长 4500 多 米,宏 伟 非 常。航 空 方 面
南 京 更 是 江 苏 省 通 往 北 京、济 南、郑 州、武 汉 等 地 之 中 心。由 香 港 至 南 京 飞 行 时 间 约 为 两 小 时。 名胜 南 京 市 内 之 名 胜 古 迹 有 雨 花 台、中 山 陵、灵 谷 寺、明 孝 陵、玄 武 湖、鸡 鸣 寺、莫 愁 湖、燕 子 矶、栖 霞 山 等 处。 历史 南京的开发 早在六千多年前,南京市区就已有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村落,聚居著南京的初民。春秋时,南京先后被吴、越两国统治,越国大臣范蠡曾在这里建「越城」。战国时,楚国占领南京,在石头山上修筑城池,设金陵邑(自此南京又被称为「金陵」)。秦代时改称秣陵县。 六朝都城 三国时代,吴国君主孙权在南京定都,南京从秦、汉时的一个县,一跃成为吴国帝都。其后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均先后在此定都,南京开始以「六代豪华」而著称于世。而南京城之所以能迅速崛起,与其优越的地理条件,以及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南迁有莫大关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